走访太谷凤凰山

泰可

在山西太谷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有一座山名为凤凰山,以其雄伟的身姿屹立于此。其山顶的三座古塔,宛如夜空中璀璨的星辰,静静地诉说着千年的故事。它们历经风雨的洗礼,却依旧屹立不倒,闪耀着历史的光芒。这三塔不仅见证了太谷的变迁,更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这片土地上难以磨灭的历史印记。2025年2月13日上午,我随丽华携程旅游团来到了凤凰山。 传说很久以前,在凤凰山上无水无草无木,荒秃萧条。忽然一天,从南边飞来一只美丽的凤凰,它绕着山顶来回盘旋,最后落在山顶,停了下来,谁也没有看见它做了什么。但没过多久,这座山变成了青山绿水,翠树环绕。因凤凰在此短暂的停留,后人便将此山起名为凤凰山。凤凰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其上的酎泉寺建筑群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唐代时,庙宇曾被毁于火,后由“白将军”修建了白氏家祠,宋代时又在白氏家祠基础上重建了隆道观,金皇统元年扩建并改名为隆道宫,经过多次修葺形成了现今的规模‌。 凤凰山自然风光秀美,山峦起伏,林木葱郁,适合休闲观光。游客可以沿着山道漫步,欣赏凤凰山的秀美风光。山顶的风云雨塔巍峨入云,雄壮秀美。 太谷凤凰山的三塔,称为风云雨塔,因三座塔大致呈东西向一字排列,似雁飞阵势而亦称“雁行三塔”,民间俗称“凤山三塔”。风云雨塔原在山顶福缘寺内,该寺始建于唐代,重建于明弘治年间(1488-1505),今只存遗址及三座古塔。日军侵华,原有的寺庙与三塔中间的一座塔毁于日军炮火, 2007年,重建中间那座塔,使“三塔雁行”景观得以恢复。时光荏苒,如今的寺庙已只剩遗址,唯有这三座古塔依旧屹立,默默地诠释着往日的辉煌。 日军侵华时期,福缘寺与三塔中的一座塔在炮火中不幸被毁,这段历史充满了黑暗与沉重。这不仅是对建筑本身的破坏,更是对深厚历史文化的一次无情践踏。昔日完整的“三塔雁行”景观因此残缺,只剩下两座塔相依为命,静静地守望着这片古老的土地。然而,在1965年,这三座古塔被太谷县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们终于受到了应有的珍视与保护。时至2007年,太谷县决定重建中间那座塔,经过多年的努力,“三塔雁行”的壮丽景观终于得以重现,这一举措不仅是对历史文化传承的有力捍卫,更让无数后人得以再次领略这一独特景观的非凡魅力。 三座塔均为八角楼阁式实心砖塔,其层数却众说纷纭,有人坚持五层说,也有人认为是六层。目前,东塔的高度为24米,而西塔则高达26米,两者的形制一致,塔基平面均为八边形,高1.5米,周长12米。塔身各层出檐,檐下精心雕刻的仿木构砖雕斗拱、椽飞、勾滴瓦垄,无不透露出古代工匠们的精湛技艺与无穷智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斗拱采用了独特的五踩双翘形式,而塔刹则以仰莲刹座承托宝瓶式塔刹,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卓越成就。 细心观察,三座塔在构造上展现出了独特的细部差异。其中,西塔的构造与装饰尤为引人注目,其方形塔基上仅巧妙地砌出两层青砖塔座,这种简约而不失大气的设计令人赞叹。在五层出檐处,均精心装设了仿木构铺作,转角上部的倚柱隐约可见两层,柱头与普柏枋的交相辉映,更是点睛之笔。檐下的斗拱采用五铺作制,正面补间与转角处巧妙地出斜拱,而转角处的斜拱则单下昂砌出,撩檐枋也精致地相交出头。每一处雕刻都堪称精细入微,生动逼真,仿佛将石头雕活了般栩栩如生。 东塔则呈现出别具一格的风格,其八角形塔基上巧妙地砌筑起约1米高的砖石塔座,收分设计显著。在东塔的四个正面中,仅有南向的正面第二、四层设有真门,其余位置则装砌了仿木构的假门窗,虽不似西塔那般华丽非凡,却也别有一番韵味。底层正面的右侧,原本镶嵌着一块塔铭,尽管它已不复存在,但那份庄重之感仍依稀可感。中塔在设计上与西塔颇为相似,其基座采用石砌造,塔身五级的收分设计得较为紧凑,而刹座则显得细长高挑,流露出一种独特的美学价值。遗憾的是,三座塔的塔尖在五十年代左右似乎神秘消失了,至于具体原因,至今仍是个未解之谜。 长见识了,绕塔还有正确方法和好处哩。‌绕塔的方向‌:无论是绕佛、绕塔还是绕寺,都应该以顺时针方向进行。这是因为顺时针方向在佛教中被视为吉祥的象征。‌‌绕塔的次数‌:绕塔的次数没有硬性规定,常见的有绕三圈、七圈或更多圈数,全凭个人的诚意和功力。‌绕塔时的注意事项‌:‌低头视地‌:绕塔时应低头视地,不要东张西望。‌‌不得蹈虫‌:注意不要踩到地上的小虫,培养慈悲心。‌不左右顾视‌:绕塔时应专心用功,不要左右顾视。‌不唾地‌:不要随地吐痰、吐口水。‌不与人语‌:绕塔时应专心用功,避免与人交谈。‌右绕佛塔的功德‌:右绕佛塔代表随顺如来教诲,随顺法性,具有诸多功德,如得端正美形、音声清妙、生天等。‌绕塔的好处有:‌积累善业‌,‌祈愿祈福‌,‌净化业障‌,‌远离灾难‌,‌改善相貌‌,‌获得福报‌。‌ 站在凤凰山顶远眺四周,‌可以俯瞰到阡陌纵横的村庄和农田,视野开阔,山峦起伏,远处的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仙境‌,令人心旷神怡。‌ 站在凤凰山的巅峰,四周的壮阔景致尽收眼底,引发无尽的思绪。整座山脉宛如一只朝北展翅的凤凰,而此山顶恰似凤凰的头部,其上的三座塔宛如凤冠般熠熠生辉。元朝大诗人元好问曾在此地留下多首诗篇,他以诗意的语言描绘了此处的景致,抒发了内心的情感。而清朝赵铁山所题的“听山水之清音”,更是将此处的静谧与美好完美地呈现出来。此处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游客们登高远眺的绝佳之地。当你踏入这片土地,一步步征服山顶,仿佛能穿越时空,与历史进行一场深邃的交流。 太谷民间流传着众多关于这三座塔的传说与解读,这些故事为它们披上了一层又一层神秘的面纱。其中,有人坚信这三座塔如同祭拜仰天卧佛的三炷香,每一座都承载着宗教的庄严与神圣;也有人认为,凤凰山作为县镇之山,三塔便成为了风水塔,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期待;还有人将三塔比作凤凰山凤凰头上的翎状羽毛,寓意着吉祥如意。这些传说与解读,尽管有些可能并非事实,但它们无疑都深深根植于当地人民的心中,使得这三座塔在人们眼中变得更加神圣而不可侵犯。 太谷凤凰山的三座古塔,如同历史的守护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们目睹了无数朝代的兴衰,承受了战火的洗礼,却依旧屹立不倒,向世人诉说着中国古代建筑的辉煌与民族的智慧。 太谷古城历史上被称凤凰城,明代以前古城内建筑和宅院规模还不是很大和豪华。经屡次改造,受高人指点,在南门口开了一个外门,朝东南方向的凤凰山,作为凤凰的脖颈。南门外为凤凰的头,把东门和西门连起来,成为凤凰的翅膀。北门外的水秀村做为凤凰的尾巴。另外,在城内正中盖了一座鼓楼,楼下正中打一眼井,作为凤凰的心脏。南关正街修了一座桥曰永济桥(已毁)是凤凰的鼻梁。桥左右两边各打一眼井就是凤凰的双目。城池建成后,在城墙的四周栽了不少枣树,作为凤凰身上的羽毛,枣成熟后,绿里透红,这只凤凰显得更加美丽可爱,后人称太谷为“金太谷”,太谷自然就成为“金凤凰”。后来又取孔子有3000弟子72贤人之说,太谷城墙上修了3000个城垛,筑了72个角楼。相传每到夜深人静时,城楼上便有忽明忽暗的灯光和隐隐朗朗读书声.... 凤凰山的三塔,犹如夜空中璀璨的星辰,静静地诉说着千年的故事。它们历经风雨的洗礼,却依旧屹立不倒,闪耀着历史的光芒。这三座古塔不仅见证了太谷的变迁,更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这片土地上难以磨灭的历史印记‌‌,‌这三座塔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太谷人民的守护神‌。它们保佑着太谷的平安与繁荣,成为了当地人心中的圣地。我们相信,‌凤凰山的灵气将保佑太谷人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家家户户乐享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