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文史:鄱阳莲湖瓦屑坝文化

唐戟歌德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2025年正月初四下午,江西瓦屑坝根亲文化研究会假鄱阳美华哒宾馆会议厅召集相关单位会员,举办新春座谈会,与会人员热情参与,踊跃发言,研究会资深人士肖建国,胡金浩,张来傲,李春华等畅谈了瓦屑坝移民历史,分析考证相关移民事实,有理有据,体现出专业人士的执着,奉献精神。数位莲湖本土优秀成功人士程彬,胡荣全,张坚华,胡万五结合自己的创业经历,重点谈出了建设瓦屑坝遗址的蓝图,目标具体,接地气,有操作性,归结在“建”字做文章,既有情怀更兼商业意识,令在座有识之士热血沸腾,热情高涨,纷纷表示具体推进建设进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最后,胡仁才常务会长作全面总结,肯定几届会员的共同努力,尤其是抢救性建议获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开发建设势不可挡。#瓦屑坝#移民文化#明朝#鄱阳县#湖城文史#饶州府#上饶文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打捞饶州府的文化记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宁宏翎</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饶州文化已经像人的血液一样渗透进赣鄱大地了,饶州文化也已经像一棵参天大树开枝散叶繁荣茂盛了。在我的故乡古县渡镇的亲人们出门时,至今仍然是说“上镇下府”:上镇就是去景德镇市,下府就是到鄱阳县城。县城的人瞧不起乡镇的人,说乡镇的人是“乡巴佬”,而“乡巴佬”则称县城的人是“饶州鬼子”。</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饶州是一个历史深处的地名,因“山有林麓之利,泽有蒲鱼之饶”而得州名。春秋时为楚番邑;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番县;西汉改名番阳县;东汉改鄱阳县;隋开皇九年(589)废郡置饶州;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复为饶州;其后几经更易,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改饶州路为鄱阳府;明洪武二年(1369年),又改为饶州府。清末下辖七县:即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余干(今江西省余干县)、乐平(今江西省乐平市)、浮梁(今江西省浮梁县)、德兴(今江西省德兴市)、安仁(县治在今江西省余江县锦江镇)、万年(县治在现江西省万年县城厢镇),民间俗称“一府管七县”。</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我曾经在十多年前以丁羽的笔名写过一篇题为“趣谈饶州县名联”的文章,叙述了古饶州府所辖地之广袤、物产之丰富,文化底蕴之深厚。记得外公生前曾对我口述了一副上联:“初到鄱阳,安仁请坐,举起浮梁碗盏,斟满乐平谷酒,一口余干,德兴洋洋,安享万年。”作者不详,但年代通过读史对上年号了,是明正德年期间。安仁指的是现今的余江县。这副上联概括了古饶州一府管辖七县的历史。嵌地名作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令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艺术,而嵌名对联更是将紧扣地方特色的、广泛流传的艺术形式。本文叙述的一副没有下联的上联,将古饶州的一府辖七县的嵌名联,写得特色纷呈。尽管这一上联已距我们近五百年了,但在今天读来仍具有强烈的艺术生命力。中国湖城?鄱阳,沉淀下来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这一上联只是二千多年历史艺术浪花里的一小朵而已。饶州历史的悠久,就像那碧波荡漾的鄱阳湖水,永不枯竭;鄱阳湖文化,更是像一片绿洲,吸引了无数文人雅士如候鸟莅临。珠湖乡有一文学青年姜盛武,因为看到了我写的这篇文章后,激起了他的写作热情,激发了他对饶州文化的热爱。并从此走上了业余文学创作之路。所写文章任人评说优劣,一篇小文能启发他人,其实就已经足够了。让人喷饭,也算是博人一笑。饶州府渐行渐远了,又似乎还在身边。饶州画院、饶州中学、饶州街道、饶州饭店、饶州酒业等这些有关饶州的符号,就像是饶州的灵魂在游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饶州博物馆,饶州博物馆坐落于江西省鄱阳县三庙前乡大朋山村,是我国首家以江南名郡古饶州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馆内分为“赣绣”、“饶玉”、“木雕”、“古瓷”、“红木木艺”、“古字画”等展区,展出不同时代的文物精品累计达一万余件。以实物形式,直观地再现了饶州文化的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演绎了饶州文化历史的发展脉络。饶州博物馆于2018年9月正式开馆。以“保护”、“研究”、“创新”、“交流”为宗旨,传承饶州灿烂文化,续写饶州千年荣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创始人牧子先生,江西省青年书画家,积二十多年精力,致力于饶州文化的研究。其敢为天下先创办饶州博物馆之壮举,必将唤起更多有识之士一起为继承发扬饶州文化精神而努力,必能使饶州文化重放异彩、光昭未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翻阅县志,县志中记载“1949年4月18日,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五兵团渡江南下的冀鲁豫南下干部支队第八大队,在安徽桐城组建中共鄱阳地委会和鄱阳专员公署,鄱阳地委决定由八大队第六中队负责接管鄱阳县。同时,组建中共鄱阳市委、市人民政府。”“9月3日,鄱阳市撤销,改设城关区,隶属于县。县人民政府由老屋董村迁城关村。”1949年4月至9月,虽然仅仅存在了短短几个月,但“鄱阳市”真的曾经存在过。饶州府的灵魂根植在鄱阳大地,九条巷也始终伸展手臂秀着历史的肌肉。饶州人的府所在地,府管县,市管县的情结,那种优越,那种骨子里的贵族血脉,总在生活的浪花中闪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2017年2月18日,景德镇市作家协会来鄱阳采风,先后对“饶州府文化遗址”即文庙博物馆、东门口老码头、明初移民集散地莲湖乡瓦屑坝、双港镇长山岛古窑址及湖区生态等地进行了考察。采风团的成员纷纷表示,通过实地考察活动感受到了饶州文化的浓厚,为日后进行历史文学创作获得了大量的素材。他们说来鄱阳是走亲戚,因为他们心中也有饶州府情结。不久前,万年县也组团来鄱阳参观访问,说是回娘家走一走。在鄱阳成功举办了“回望历史,回访老家”的“梦回鄱阳”的系列活动。万年与鄱阳共同携手思发展,议发展,谋合作,共绘经济发展蓝图。饶州府,仿佛真的以新的鄱阳湖市面孔重现当代风采。</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