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助力孩子成为时间主人,摆脱手机沉迷的方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核心要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让孩子摆脱沉迷手机,关键在于改善亲子关系,运用“感受、共情、协商、训练、鼓励”五步法,引导孩子学会管理手机时间,成为时间的主人。</p><p class="ql-block">这五步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同时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方法有效实施的基础保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二、具体方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看见感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与孩子沟通时,家长要摒弃只表达自身想法和期望的习惯,将重点放在说出孩子的感受上。例如,当孩子因玩手机被家长批评后,家长可以说“宝贝,妈妈注意到,因为玩手机的事情被爸爸吼、被妈妈骂,你感到很委屈” 。像“委屈”“无奈”这类感受的表达,能让孩子瞬间觉得被理解,从而打开心扉,接纳家长后续的沟通内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二)学会共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家长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理解孩子既想玩手机又想写作业的矛盾心理。可以这样和孩子共情:“孩子沉迷手机,这不是你的错。你喜欢玩儿手机,妈也喜欢玩儿,孩子能进去,代表你有好奇心,能出来,代表你有自律性。孩子啊,二者具备我的孩子必成大器”。这种表达既说出了孩子的感受,又给予了积极的心理暗示,增强孩子的自信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三)合理协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与孩子协商手机时间时,要让孩子做决定,因为孩子只会为自己的决定负责。协商有特定标准流程,对于上过小学一年级及以上的孩子,遵循周一到周五不准玩、周六周日双倍玩的原则。比如孩子提出周六想玩1小时手机,家长不仅要同意,还要双倍给,即给2小时。这是因为周一到周五孩子玩手机易养成敷衍作业、缺乏内在驱动力和专注力差的问题,而周末双倍玩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孩子需求,同时引导其合理安排时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四)有效训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当和孩子约定好玩手机时长(如2小时)后,家长要在提前5分钟时给孩子做心理预设,告知时间即将结束。时间一到,要给予孩子选择权,问孩子“是你自己来关还是妈妈来关” 。如果孩子遵守约定主动交出手机,家长要进入下一步——及时鼓励;若孩子提出再玩10分钟,家长要同意并“守着他”,在这10分钟结束且孩子当前玩的一局游戏或活动结束时,再次给予选择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五)及时鼓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孩子按约定主动交出手机时,家长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例如对孩子说“天呐,宝贝。你是怎么做到的?很多大哥哥大姐姐都做不到,你居然就做到了,孩子,你真是一个自律的孩子”。若孩子提出延长时间并在延长时间结束后交出手机,家长同样要鼓励,如“感谢你遵守我们的约定,别的父母都说他家孩子沉迷手机,我就经常跟你爸说,我儿子咋就不存在这问题呢?你说爸爸妈妈上辈子是修了几十年的福气,这辈子碰到了一个这么自律的孩子,儿子就冲着你这么自律,妈告诉你,你长大以后必成大器”。通过这样的鼓励,强化孩子的自律行为,多次之后孩子会变得越来越自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三、特殊情况处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对于重度网络成瘾、抗拒交出手机的5%的孩子,家长要秉持和善、坚定的态度。可以用充满爱的语言表明原则,如“宝贝爸爸妈妈很爱你,同时不能够答应你” 。对于10岁以下的孩子,若孩子让抱,家长可以边抱孩子边安抚,从上到下捋背,重复上述话语;对于10岁以上不让抱的孩子,家长可以拍拍孩子的肩膀,用和善而坚定的眼神和他肩并肩坐着沟通,强调“考得好是爸爸妈妈的孩子,考得不好也是爸爸妈妈的孩子,考好考坏,爸爸在家等你吃饭。今天说好的玩俩小时,是你自己做的决定,爸爸妈妈给了你,又说玩十分钟,爸爸妈妈也给了。孩子,你是这个宇宙送给爸爸妈妈最珍贵的礼物,正是因为爸爸妈妈爱你,孩子同时爸爸妈妈才不允许你不为自己的话负责,孩子爸爸妈妈爱你,同时不能够答应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四、注意事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亲子关系是五步法生效的基础。如果亲子关系不好,家长与孩子沟通就如同对牛弹琴,任何育儿技巧都难以发挥作用,所以家长需先修复亲子关系。同时,引导孩子管理手机,并非完全禁止孩子使用手机,因为完全禁止可能导致孩子在未来如大学时期出现报复性反弹。家长应让孩子学会有节制地管理手机,成为时间的主人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