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过完年又长一岁,岁月不饶人,趁着腿脚还行,去想去的地方,看想看的风景。春二月去广州,开启广东行。</p> <p class="ql-block">首先去了广州地标建筑——广州塔,又称广州新电视塔。塔体总高度600米,整个塔身是镂空的钢结构,近距离接触感受它的美,它获得过中国建筑结构金奖。</p> <p class="ql-block">塔上不仅能观光,还有时尚餐饮(旋转餐厅)和高空游乐(户外摄影观景平台、摩天轮、极速云霄等),我买了一张普通观光票,登上108层433米俯瞰广州城景,珠江、猎德大桥、珠江新城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观景后回到一楼大厅,厅中间有台漂亮的钢琴,看说明知悉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上郎朗弹的钢琴。它是由广州珠江钢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制造,以“GZ”(广州)为造型设计,高端精致。</p> <p class="ql-block">走出广州塔,沿珠江边走走看看,从猎德大桥走到海心桥。猎德大桥是广州市一座连接天河区与海珠区的过江通道,也是我国最大的独塔双索面自锚式悬索塔桥;财富码头下午四点开启夜游珠江;江对岸珠江新城高楼林立。</p> <p class="ql-block">海心桥是广州首座跨珠江人行景观桥,2021年6月25日正式开通,上桥要进行安检。广州塔因其独特设计造型,昵称小蛮腰,站在海心桥上,能尽情的欣赏小蛮腰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越秀公园是广州市最大的综合性公园,这里有些古迹,清晨我来此走走看看。因广州在此举办迎春灯会,园区正门进行封闭管理,我只能从西门进入。</p> <p class="ql-block">五羊石像建于1959年,被视为广州的标志。在广州众多别名中,“羊城”“穗城”最广为人知,这两个别名源于五仙乘羊赠穗的美丽神话。</p> <p class="ql-block">公园里有一段明代城墙,它是广州现存的最古老的城墙而且是唯一的一段。</p> <p class="ql-block">镇海楼被誉为岭南第一胜景,此楼建于1380年,高五层28米,初名“望海楼”,后题名为“镇海楼”,有雄镇海疆之意。<span style="font-size:18px;">1956年改为广州博物馆,我来的太早,博物馆还未开门。</span></p> <p class="ql-block">中山纪念碑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建的,它位于公园里观音山顶上,建于1929年,由著名建筑师吕彦直设计。碑身正面刻有《总理遗嘱》,碑座平台四周望柱雕刻有26个羊头石雕,象征羊城广州。</p> <p class="ql-block">公园里有座越秀山水塔,建于1931年,1999年停用。广州解放前建有四座著名的水塔,是当时广州标志性建筑,这是仅存的一座,塔顶距山脚地面50米,可容水1000多立方米。</p> <p class="ql-block">全球有四大全石结构哥特式教堂,它们分别是广州的石室圣心大教堂、米兰大教堂、巴黎圣母院和科隆大教堂,今天我就去看看广州石室圣心大教堂。教堂于1863年6月28日,耶稣圣心瞻礼日举行奠基仪式,到1888年建成历时25年。全部是花岗岩石砌成,看到就为高耸的塔楼,精美精细的做工而惊叹!由于还在节日中暂停开放,有点小遗憾,只能隔门远观了。</p> <p class="ql-block">陈家祠堂,又称“陈氏书院”,它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的明珠”。它是清末广东各地陈氏宗族共同捐资兴建,总体结构是三轴、三进,共有九座厅堂和六个院落。几乎全部堂、院、廊、厅、屋脊、架梁等都有雕塑、彩绘,造型生动,色彩丰富,值得欣赏。1988年,它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参观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它原是番禺学宫(孔庙),始建于1370年,从南至北由棂星门、泮池、拱桥、大成门、大成殿、崇圣殿和两侧的两廊、两庑、明伦堂等组成。棂星门门额上悬挂着周恩来总理手书的“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横匾,我边看建筑边看史料展。</p> <p class="ql-block">农讲所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为适应农民运动发展需要,由共产党人倡议,以国民党名义开办的。从1924年7月至1926年9月,在广州共举办了六届农讲所,前后培养了800名学员,其中第六届由毛泽东任所长,招的学员也最多,为党培养了大批的农民运动的骨干,这些学员在后来的革命斗争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还有《毛泽东在安源》专题展,参观感受青年毛泽东在安源的印记,缅怀伟人功绩,汲取奋进力量。参观完岀来,旁边就是少儿图书馆,门前广场是鲁迅和许广平雕像。</p> <p class="ql-block">永庆坊历史文化街区,这里有广州保存最为完整的骑楼建筑群和中西合璧风格的民国建筑,是老广州文化风貌最典型的代表街区,范围很大,我有选择的主要参观了两处:詹天佑故居和李小龙祖居。</p> <p class="ql-block">詹天佑故居纪念馆,位于荔湾区恩宁路十二甫西街芽菜巷42号,是一座保留着青砖、木趟栊和满洲窗的西关大屋。纪念馆收藏了大量詹天佑遗物,并通过史料图片展示了詹天佑的生平事迹和对我国铁路事业的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特别是他修筑了完全由中国人勘测、设计、施工、管理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增强了民族自信心,振奋了民族精神。</p> <p class="ql-block">李小龙祖居,位于荔湾区恩宁路永庆一巷13号,是一座典型的西关大屋建筑。它始建于民国时期,内有雕花大梁、雕花屏风。中国功夫因李小龙被世界认知,通过介绍他的家族史,了解他的成长历程,知悉他的精神源头。李小龙父亲李海泉是一位著名的丑角粤剧演员,他是李小龙功夫的启蒙老师。室内还融合了更多的现代科技手段来提升年轻游客的观感体验,甚至能通过全息投影,与李小龙来一次“隔空交流”。斯人离去,武术精神永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