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的《智慧结晶》

云珍(拒绝加微信)

<p class="ql-block">美篇名云珍</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4391519</p><p class="ql-block">洪坑土楼民俗文化村位于福建龙岩永定区湖坑镇,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世界文化遗产。村内有三十多座土楼,如“土楼王子”“振成楼、袖珍圆楼、如升楼”等。土楼造型多样,与山水田园融为一体,构成美丽画卷。这里还能体验客家舞龙、山歌等民俗表演,是了解客家文化和土楼建筑艺术的绝佳之地。</p> <p class="ql-block">2008年7月,以永定客家土楼为主体的福建土楼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不仅是对永定土楼建筑价值的肯定,更是对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洪坑民俗文化村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福建土楼永定客家土楼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传统的生土民居建筑艺术和传统文化提供了特殊的见证 。</p> <p class="ql-block">听导游解说“福建土楼”是从一个故事开始的,战争时期,美国用卫星探测发现了这个地方,地图上看似一个个的堡垒,以为是发现了我国的军事秘密基地,企图派空军来炸毁,来了后发现只是当地居民居住的房屋便撤了回去,真是贻笑大方。</p><p class="ql-block">土楼建筑堪称世界最神秘的建筑之一,入选了世界文化遗产。神奇的存在了上千年,是客家人的智慧结晶。</p> <p class="ql-block">洪坑客家民俗文化村。这里有着被誉为“土楼王子”的振成楼、奎聚楼等,其中振成楼最出名,其建筑风格和布局真是让人感叹不已。它的独特结构让人叹为观止。由两个同心圆组成,仿佛“楼中楼”,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p> <p class="ql-block">景区指示牌,上面有景区地图和相关文字介绍,周边环境优美,绿树环绕,草地平整,天空晴朗,白云点缀,营造出舒适惬意的氛围,指示牌为游客游览提供了便利和指引。</p> <p class="ql-block">洪坑,一个居住着五百余户人家、二千多人的小山村,位于福建省永定县,四面群山环抱。洪川溪,清澈,活泼,小巧,蜿蜒,穿村而过</p> <p class="ql-block">站在溪桥上,看青山,如黛,连绵起伏;看两岸,土楼,雄伟古朴。如果说永定是一个没有大门的中国土楼民居博物馆,那么洪坑土楼民俗文化村俨然就是浓缩永定客家土楼的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洪坑村”村委会及相关组织名称。一栋黄墙建筑。左侧传统建筑挂着红灯笼,增添了几分喜庆氛围。背景是蓝天绿树,整体展现出古朴的乡村风貌。</p> <p class="ql-block">客家土楼的建造者林氏家族,从河南迁至福建永定,带来了深厚的客家文化。尽管河南、山东等中原地区的官话逐渐变化,但客家话因其地理位置偏僻,深受山川保护,得以完好保存至今。</p> <p class="ql-block">洪坑村的放鱼台有一座传统中式凉亭,飞檐翘角,红柱黛瓦,颇具古韵。旁边立着一块巨石,上刻“放鱼台”字样,字迹醒目。周边环境开阔,远处能看到土楼等建筑,整体展现出古朴的乡村风貌与人文景致。</p> <p class="ql-block">庆云楼位于福建龙岩永定洪坑村,是一座方形土楼。其建筑外观古朴,以夯土筑成外墙,坚固厚重。内部布局精巧,体现了客家传统建筑风格,承载着客家人聚族而居的生活模式与家族文化,是永定土楼群中颇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展现出独特的历史韵味与人文价值。</p> <p class="ql-block">一条河流穿村而过,水面平静如镜,倒映着岸边景色。河上石桥古朴,连接两岸。一侧是错落有致的民居,土楼尤为醒目,外墙厚重。远处山峦云雾缭绕,增添朦胧美感,整个村庄宁静祥和,尽显古朴的乡村风情,客家人的智慧结晶。</p> <p class="ql-block">洪坑村有着自然与人文交融之美。一条小河潺潺流淌,河上小瀑增添灵动。岸边立着古老水车,似在诉说岁月故事。粗壮虬曲的树枝横斜,枝叶繁茂。远处错落分布着民居,背后青山如黛,整体景色宁静祥和,散发着古朴的乡村韵味。</p> <p class="ql-block">进入洪坑村振成楼之前的一坐庙宇,庙宇前矗立着一尊高大的女神雕像,庙宇建筑具有典型的中式传统风格,灰瓦白墙,飞檐翘角,门窗等细节处有传统装饰元素。庙宇周围绿树环绕,环境清幽。导游介绍庙宇是当地村民祭祀、祈福的场所,承载着村民的信仰和精神寄托,也反映了当地的文化传统和民俗风情。</p> <p class="ql-block">庙宇内部庭院中,有茂盛的树木和绿植点缀其间,增添了几分自然气息。红色的祈福条挂满廊柱,寄托着人们的心愿。正中摆放着香炉,供人焚香祈福。台阶通向庙宇殿堂,整体氛围庄严肃穆,弥漫着古朴的宗教气息。</p> <p class="ql-block">振成楼的前方有一汪池塘,塘边铺着不规则的石块,水面如镜映着天光与周边景致。池塘中央有彩色雕塑,增添活泼氛围。远处可见土楼古朴身影,周围绿树环绕、山峦起伏,村民与游客往来,呈现出宁静又充满生活气息的乡村画面。</p> <p class="ql-block">振成楼坐落于洪坑村客家土楼民俗文化村内,有“土楼王子”“东方建筑明珠”的美誉,是永定客家土楼中按八卦图设计的典型代表。</p> <p class="ql-block">踏入振成楼大门,门厅门楣上刻“里党观型”四字,意思是“乡里邻里学习看齐的楷模”,上有当年北洋政府总统黎元洪印。黎元洪深知林家上祖积德行善,故在振成楼落成时赠匾褒奖。楼中厅堂墙上显眼处也仍可见五幅横批,都是当年黎元洪大总统的题词。</p> <p class="ql-block">振成楼由洪坑林氏 21 世林鸿超兄弟等人于 1912 年建造,费时5年。坐北朝南,占地约 5000 平方米,为两环同心圆楼组合而成的楼中楼、楼外楼格局。外环是高 4 层的土木结构,直径 57.2 米,属内通廊式,按八卦布局,前门为“巽卦”,后门为“乾卦”,外楼圈每层 48 间,每卦 6 间,每卦设一楼梯作为一单元,卦与卦之间以拱门相~通。</p> <p class="ql-block">振成楼的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局部建筑风格以及大门、内墙、祖堂、花墙等的颜色运用,采用了西方建筑美学的多样统一原则。楼内至今仍保留着孙中山、黎元洪等名流的笔墨。中厅宽敞,仿西洋建筑风格,雕梁画栋,富丽堂皇。</p> <p class="ql-block">振成楼内景色:飞檐翘角下悬挂着串串红灯笼,洋溢喜庆氛围。墙面挂有诸多书法作品,墨香四溢,增添文化韵味。下方设有摊位,摆满饮料、零食等商品,充满生活气息。阳光洒落,光影交错,古建与摊位相融,古朴中透着热闹。</p> <p class="ql-block">至今振成楼大门上仍清晰可见的门联“振纲立纪,成德达材”,将楼名“振成楼”的“振成”两字嵌入联首,以示楼主对上祖林福成、林丕振的敬重和纪念,意即不论是国是家,都要遵纲守纪,才能教化、造就有德有才之人。</p> <p class="ql-block">圆楼是永定土楼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形式之一,它们以圆形为基本形态,外高内低,环环相套,宛如地下冒出的“蘑菇”或从天而降的“飞碟”。圆楼内部布局精巧,通常设有多个楼层和房间,底层为厨房和餐房,二层为仓库,三、四层为居室。圆楼不仅具有良好的通风采光性能,还具备强大的防御功能,外墙厚实且一二层不开窗,仅有的坚固大门一关,土楼便成坚不可摧的堡垒。</p> <p class="ql-block">福兴楼是一座方型土楼。它位于福建永定洪坑土楼群,外墙由夯土筑成,古朴厚重。楼前有 “传承” 主题雕塑,展现老者与孩童形象,寓意文化传承。福兴楼与振成楼相邻,共同展现客家土楼独特建筑风格与深厚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福兴楼内木质结构层层叠叠,是典型土楼内部景致。呈现古朴质感。每层屋檐下悬挂着红灯笼,洋溢着喜庆氛围。楼内空间开阔,可看到木质围栏与门窗。背景是郁郁葱葱的山林,与土楼相映成趣,展现出宁静祥和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方楼是永定土楼中数量最多的一种类型,它们以长方形或正方形为基本形态,结构紧凑,布局合理。方楼内部通常设有多个院落和房间,以满足大家族聚居的需要。方楼的墙体厚实坚固,具有良好的防御性能,同时内部设施一应俱全,包括水井、厨房、仓储等,充分体现了客家人自给自足的生活理念。</p> <p class="ql-block">客家家训馆。其外观建筑为传统中式风格,灰砖墙古朴厚重,上方有飞檐翘角,增添灵动感。正中牌匾刻有“客家家训馆”字样,字体苍劲有力,落款为“吴伯雄”。周边环境清幽,绿树环绕,整体氛围庄严肃穆,彰显着客家文化的深厚底蕴。</p> <p class="ql-block">洪坑村的环兴楼。环兴楼是福建土楼中的典型建筑之一,具有浓厚的客家文化特色。我们可以看到其夯土外墙,古朴厚重,墙上有小窗。楼前有“天涯明月刀·环兴楼”的标牌,旁边还标注了“客家香叙” ,土楼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不仅是居住建筑,更承载着客家人的历史、民俗等丰富内涵,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体验。</p> <p class="ql-block">洪坑村的永源大院,其外墙由石块垒砌而成,墙体上有醒目的“永源大院”四个大字。大院后方是典型的土楼建筑,<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我们晚餐地。</span>顶呈弧形。小路旁有一些游客正在向土楼走去。土楼旁有山峦和天空,天空中云层较厚,整体氛围宁静,展现出洪坑村的乡村风貌和土楼特色。</p> <p class="ql-block">土楼旁一条水泥路延伸向远方,路旁生长着茂密的植被,绿意盎然。远处是大片开阔的田野,田野间分布着蜿蜒的河流,水面在光影下泛着微光。更远处,连绵的山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天空中云层厚重,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丰富的色彩层次,整个场景给人一种宁静、自然的美感。</p> <p class="ql-block">土楼旁一座颇具特色的小屋。小屋墙体下部由石块垒砌,上部为土黄色墙面,屋顶覆盖着茅草。墙面上有“我❤️土楼 在这里遇见更好的你”的文字,还配有英文“Nice to meet you” ,表达了对土楼的喜爱和对游客的欢迎。小屋周围有绿植点缀,背景能看到山峦和天空,整体氛围清新自然。</p> <p class="ql-block">黄昏的土楼,天空中布满形态各异的云彩,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下,云层染上暖黄与橙红的色调,与暗沉的远山形成鲜明对比。山脚下隐约可见一些建筑与田垄,整个场景宁静而美好,弥漫着乡村黄昏特有的静谧责一一氛围。</p> <p class="ql-block">颇具特色的土楼晚餐。圆形拼盘,里面分区盛放着多样菜肴,色彩丰富,有蔬菜、肉类、炸物等。中间是客家一大锅特色浓汤,旁边还有一大锅米饭。桌子上放着餐具,布置整齐,等着我们享用。背景墙面挂着竹制帘子、竹编容器,以及一个写有“茶”字的红色装饰,整体氛围充满乡土气息和客家风情。</p> <p class="ql-block">团友从土楼二楼拍摄篝火晚会</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土楼前的空地上篝火熊熊燃烧。身着传统服饰的客家人率先登场,带来欢快的歌舞,民俗表演精彩纷呈,展示着独特的客家文化。随后,游客们被热情邀请加入。大家手拉手,围着篝火载歌载舞,脸上洋溢着喜悦。孩子们兴奋地穿梭其中,笑声不断。火光映照着人们的脸庞,也照亮了土楼的夜晚,欢乐的氛围在四周弥漫,成为土楼里难忘的美好时刻。</p> <p class="ql-block">团友拍摄篝火晚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