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维萨德:塞尔维亚的雅典

万里行

<p class="ql-block">诺维萨德是塞尔维亚北部城市,同时也是塞尔维亚第二大城市,仅次于贝尔格莱德。伏伊伏丁那自治省首府与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南巴奇卡地区的行政中心。2019年被《孤独星球》评选为“全球最佳旅行地”。2021年获得“欧洲文化之都”的称号。</p> <p class="ql-block">该地区距今6000余年前即有人类活动遗迹。公元1世纪纳入罗马帝国版图,5世纪拜占庭帝国在此建立城堡。</p> <p class="ql-block">19世纪的诺维萨德是塞尔维亚文化的中心,获得了塞尔维亚雅典的称号,那时,几乎每个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塞尔维亚诗人、小说家 、法学家和政论家都在诺维萨德生活和工作过。</p> <p class="ql-block">诺维萨德城市中遍布着各种风格的建筑,有古老的教堂、宏伟的宫殿,也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佩特罗瓦拉丁城堡是诺维萨德的标志性建筑,屹立在多瑙河畔,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p> <p class="ql-block">耸立于城市广场的彼得国王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泽麦·约维努大街尽头的东正主教宫,也称东正大教堂。东正教是塞尔维亚主要的宗教信仰,诺维萨德大部分居民都信仰东正教。</p> <p class="ql-block">(网络照片)主教宫前耸立着出生于诺维萨德的诗人约万诺维奇的铜像。</p> <p class="ql-block">自由广场位于诺维萨德老城的中心,从十八世纪以来一直是集会和举行庆典的场所,并且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名字,奥匈帝国统治时期以茜茜公主的丈夫弗兰茨•约瑟夫命名,一战后更名为革命广场,二战后才改称自由广场。</p> <p class="ql-block">自由广场上的天主教玛丽大教堂是老城的地标。这座教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1739年土耳其占领贝尔格莱德之后一大批富有的天主教徒迁到了诺维萨德,天主教大主教于1742年修建了这座教堂的前身。后来教堂在1849年的战乱中遭到严重破坏,钟楼完全被摧毁,于是推倒重建。玛丽大教堂高72米,长52米,宽25米,屋顶的最大高度22米。教堂的主入口是一个巨大的双翼门,其顶部是一个浮雕徽章,题字“Crux Amore”,意思是爱的十字架。天主教玛丽大教堂为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高高耸立在广场北部,72米高的钟楼上黄金十字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是东南欧地区结构和装饰保存最好的一座教堂。</p> <p class="ql-block">位于自由广场上的市政厅,是伏伊伏丁那自治州议会的所在地。这座建筑是19世纪末新文艺复兴样式,其前身是诺维萨德法院,也是诺维萨德的城市名片。大楼顶部四个角起了圆拱,墙上16个人物雕塑都出自雕塑家Julije Anika之手,顶部的圣佛罗莱恩钟楼是以火灾守护圣人佛罗莱恩的名字命名的。广场中央竖立的铜像,就在市政厅前面。那是为两度担任诺维萨德市长的斯韦托扎尔米莱迪克所塑的纪念雕塑。这是一位哈布斯堡王朝时期最有影响力的塞族政治家,崇尚民族自由与独立;还是律师,记者和作家。1871年成为塞族地区的总统。也曾两次被匈牙利当局投入监狱,受尽折磨,于1901年去世。塑像从1939年竖起,80多年了,仍有人前来献花,可见人们对他的尊崇与爱戴。</p> <p class="ql-block">诺维萨德犹太教堂建于1909年,由于音响效果好,经常在此举行音乐会。</p> <p class="ql-block">诺维萨德犹太教堂还是该市许多文化活动的举办地。</p> <p class="ql-block">维京游轮在犹太教堂安排了一场音乐会,这是音乐会的节目单。</p> <p class="ql-block">圣坛上有乐队的固定座位。</p> <p class="ql-block">维京游轮请的当地中文导游,在介绍教堂及音乐会的情况。</p> <p class="ql-block">音乐会很简单,三位表演者,其中:两位乐手,一位歌手。20分钟结束,皆大欢喜。</p> <p class="ql-block">小提琴手在演奏犹太教的音乐。</p> <p class="ql-block">犹太教堂是一座宏伟的新艺术主义建筑。教堂墙上陈列了诺维萨德本地犹太人的一些照片,讲述了二战时期一段让人不堪回首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1861年,塞尔维亚国家大剧院在诺维萨德成立,这也是南部斯拉夫人历史最悠久的剧院。塞尔维亚国家剧院是诺维萨德的文化瑰宝,自1861年诞生以来,它一直是塞尔维亚戏剧和音乐艺术的最高殿堂。剧院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历史与现代的风格;内部设施一流,为观众提供了极致的观剧体验。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世界级的戏剧和音乐表演,感受到塞尔维亚文化的深厚底蕴。这里是第一次用塞尔维亚语演出的剧院。</p> <p class="ql-block">(网络照片)歌剧院门口有一条百多米长的“铜牌路”,是诺维萨德历史的大事记。记载了从史前开始有人类居住,直至2022年的历史,前面部分跨度大一些,近二三百年则有较详细的记录。</p> <p class="ql-block">该城是水路的交通要道,被称为“多瑙河上的直布罗陀”,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走在桥上,车水马龙,人潮汹涌,熙熙攘攘。而桥下的多瑙河不急不缓,静静地流淌着,一幅岁月静好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1999年科索沃战争期间,诺维萨德遭到北约飞机的轰炸,炼油厂被炸,造成一定的生态污染。1999年4月1日,北约飞机在对南联盟发动的第八天空袭中,用集束炸弹,将横跨多瑙河,通往城区的瓦拉丁桥炸成了几段。</p> <p class="ql-block">诺维萨德公认的地标性建筑是佩特罗瓦拉丁城堡,它耸立在多瑙河畔,是该市的保护神和俯瞰城市风光的最佳平台。</p> <p class="ql-block">(网络照片)佩特罗瓦拉丁城堡俯瞰图。</p> <p class="ql-block">佩特罗瓦拉丁城堡是前南斯拉夫著名的古城堡,也是全欧洲30多座较大的古城堡中最大的一座。</p> <p class="ql-block">古堡修筑于1692年至1780年,是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为了对抗奥斯曼土耳其军队,在40多米高的火山岩上修筑的一组军事防御工事。从空中俯瞰,古堡像三朵盛开的莲花,错落有致地俯卧在多瑙河畔;更像是一双张开的臂膀,拱卫着河对岸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顺着山脚下的石阶而上,穿过多个拱门,各种吊桥、碉堡、瞭望台将古堡打造成了一个森严密布的巨大堡垒。与我们印象中的古代欧洲城堡不同,它更像是一座近现代的兵营。</p> <p class="ql-block">城堡里的钟塔已有百年历史,模样跟欧洲的很多大钟一样,时针也是比分针长。“长时针”是为照顾多瑙河上的船家和水兵,能在远处看到钟点,而分钟不重要。</p> <p class="ql-block">在城堡半山的平台,可以远眺多瑙河及大桥,山脚的建筑大多是黄墙红屋顶,十分醒目精致。</p> <p class="ql-block">佩特罗瓦拉丁城堡,建于一块40米高的火山岩石上,面积120 公顷,堆山高300米。居高临下,易守难攻,曾是多瑙河上坚不可摧的要塞,一直以来是列强必争之地,凯尔特人、罗马人、匈奴、阿瓦尔人、拜占庭、匈牙利人和土耳其人先后染指。由于地理位置险要,被称为“多瑙河上的直布罗陀”。土耳其和奥地利之间著名的“瓦拉丁战役”就发生于此。</p> <p class="ql-block">由于诺维萨德市地理位置险要,又是前南斯拉夫的北大门,因此历史上就是屯兵的重地。南斯拉夫人民为了抵御土耳其和奥匈帝国的侵略,从1692年起,就开始在此兴建城堡。此后,虽几经改朝换代,但工程从未停止过。城堡于1786 年才全部完工,共经历了94 年漫长的岁月。整个佩特罗瓦拉丁城堡占地面积为120 公顷,堆山高300 米。四周布满了鳞次栉比的土丘,黑压压地护住了山脚,城堡顶部还驮着几十个红色的石楼,高低参差,雄视四周,这是城堡的观望台。</p> <p class="ql-block">城堡地下还有纵横交错的走廊式地道(参观收费),象一片蜘蛛网,有上百条,长16 公里,宽1米多,分3 层,层高2米。</p> <p class="ql-block">两层之间有梯阶相连,遇急情,可从通井里用吊杆坠下。每一层地道盘绕迂回,有的地方设有5 个通道口,但只有一个是通道,4个是陷阱。地道里有供士兵睡觉、吃饭和开会的地方,有水井和蓄水池。</p> <p class="ql-block">地道的建造有着浓厚的巴尔干风格,特别是那地道内部的水井和蓄水池,式样别致而又坚固。城堡内每一处都还保留着历史上各个著名战役的遗址。</p> <p class="ql-block">刀削斧刻的古城墙绵延数里,城墙之上驮着几座淡黄色墙体的楼房,里面各种防御工事、采光设备、乃至生活设施应有尽有。其中一个巨大的储水池就深达14米,据说足够守卫古堡的士兵半年之用。地道里的枪眼,既可观察、瞄准和射击,也可伸出长矛突袭敌人,共有1.2万个射击孔。</p> <p class="ql-block">因为城堡是个上下四层、五角网状的立体防御系统,顶部还驮着几十个红色的石楼观望台,高低参差,格局复杂,就像到了一个小城市。无论建筑工艺还是军事功能都堪称经典,是18世纪下半叶世界上最坚固的军事要塞之一。</p> <p class="ql-block">城堡上部呈多角形,每个角落都摆着一尊尊铁铸的大炮,还有一些刀枪和盾牌之类的古代兵械。现在代替战士“操纵”这些兵器的,是用铜铁浇铸成的一个个巨大的野兽,有铜狮、铜鹿、铁虎、铁豹。中间是一匹青铜奔马,马上坐着14 世纪抗击土耳其侵略的民族英雄卡拉乔耶维奇,飞起的飘带和翎毛像从背上长出的两只翅膀,左手持盾,右手提枪,双头鹰在马前飞旋。</p> <p class="ql-block">诺维萨德市在彼特罗瓦拉丁城堡建起了博物馆,它是南斯拉夫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古堡的顶部有古老的钟楼,在城顶可以鸟瞰多瑙河和诺维萨德市全景。</p> <p class="ql-block">夕阳西下,站在城堡上远眺河畔的城市建筑,朦朦胧胧的,别有一番韵味。</p> <p class="ql-block">城堡的位置十分重要,可以无遮挡的控制多瑙河的水路和岸上的公路,战争时期肯定是兵家必争之地。</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要塞,除了城墙,还有博物馆、纪念碑、咖啡馆、餐厅和商店,当地人喜欢到城堡拍婚纱照。</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古堡还是艺术中心,经常举办各种风格的画展、音乐会和艺术节。</p> <p class="ql-block">富有创意的画廊、工作室一个接一个。过去的兵营和弹药房成了各式艺术家安营扎寨的地方,据说工作室多达90 家,成为世界各地画家、歌手的天堂。</p> <p class="ql-block">站在城堡的围墙边,沐浴着秋天暖洋洋的阳光,俯瞰着多瑙河的风光及城市美景,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城堡的围墙上爬满了藤蔓,在萧瑟的秋风中呈现出枯黄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山脚下有多条小道,不知道通向何方。肯定的是,上不到城堡的顶部,只能绕山而行。城堡的设计是费了心思的,虚虚实实,真真假假。</p> <p class="ql-block">一群海鸥在多瑙河上翱翔,像一群快乐的小精灵。</p> <p class="ql-block">又见“蓝色多瑙河”。金秋送爽的季节,蓝天白云,蓝色多瑙河在静静的流淌,一幅唯美的风景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