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观礼台上观社火</b></p><p class="ql-block"><b> 武江波</b></p><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郑重地将中华民族的春节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对中华民族伟大文化创造的认可。2025年的春节因而更加隆重热烈。在这过大年的喜庆氛围中,正月十五元宵节的红火是最热闹的高潮。元宵节,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节日,总是以它独有的方式,将喜庆与祥和播撒在每一寸土地上。</p><p class="ql-block"> 我儿时看红火,是挤在人群中,在街头观看,没想到如今到了晚年,有了坐上观礼台,从半高处看红火的机会,视野更加宽广。2025年的元宵节社火,被命名为“中国社火之乡,晋中社火汇演活动”,晋中各县(市、区)的社火队伍入榆次街头闹红火,这是十几年来未见,空前热闹的事情,有着更加丰富的内容,能看到各县市红火中的非遗精粹等特色表演。</p><p class="ql-block"> 开场是榆次区的表演,由郭家堡镇的大型锣鼓队伍为“序曲,然后是以“榆次慢游”“数字产业”“乡村振兴”为内容的表演,那些头戴草帽的姑娘们如潮水一般涌入广场,展现了农村庆祝丰收的欢乐场景。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传统的非遗项目“抬铁棍:十几个壮汉抬着阁子,阁上有八九个小姑娘在上面甩袖子。下面的抬者雄壮有力,上面的舞者清秀灵巧。下面抬者能将阁子“颠起来”,上面的舞者就会更自然地将长袖甩起来。下面抬者们需喊着号子,同心协力向前,而且是用榆次话喊号子,很有地方风味。比如,有指挥者喊“改革开放好不好?”众抬者就会呼应“实在好!”有五六座大型铁棍并排在观礼台前,中间还夹有“背棍”,一个人背着架子,上面有一个甚至两个小姑娘,同样是跟着号子迈步。那鲜艳的传统演出服,宏阔、热闹的场面,使红火的喜庆气氛达到了高潮。</p><p class="ql-block"> 晋中的南同蒲各县,介休、灵石、祁县、太谷均为历史文化名县,他们带来了武术和扭秧歌等传统表演节目。特别是他们的龙狮舞,威严、威风、威武,狮由前后两人协调共舞,龙则由十几人联合舞动,由举龙头者引领,举龙身者协调共舞,同时伴随着低沉有力的号角声,给观众惊心动魄、活泼灵动的体验。</p><p class="ql-block"> 平遥县是晋商故里,古城墙是世界物质文化遗产。闻名天下的日升昌票号从这里诞生。因此平遥的社火队伍着明清服饰起舞,讲述着晋商精彩的文化故事。</p><p class="ql-block"> 寿阳县是群众文化先进县,是著名的文化之乡。他们给大家带来的“傩舞”,舞者均头戴古代的峥嵘面具,还有大王在高处指挥,是借助傩戏形式在演绎“轩辕大战蚩尤”的传说,反映了远古时代人们的傩神崇拜和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精神,是难得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寿阳县的“竹马戏”俗称“竹马马”,是踩着高跷、骑着马的热闹戏,西游记、三国、水浒、白蛇传的故事都可以入戏,这次也参加了社火演出,只见人立在高跷上,还骑着马,好似风尘仆仆赶来参加聚会似的。</p><p class="ql-block"> 左权县是民歌和小花戏的故乡,那太行开花调《桃花红、杏花白》已唱响在祖国大江南北,他们的小花戏是用扇子舞,几乎男女老少,都能拿起来就舞,舞姿清新动人,韵味浓浓。</p><p class="ql-block"> 和顺县的自古风尚是“天和地顺,男和女顺,和和顺顺”,其十五闹红火的代表节目是“跑莲灯”,内容是穿绿白相间服装的少女们扮作遍地开放的莲花,一对青春男女在莲间奔跑嬉戏,呈现着大型歌舞和个人表演之美。我当年在和顺下乡时曾看到过,如今在榆次再赏,更觉亲切非常。</p><p class="ql-block"> 榆社县是马上皇帝石勒的故乡,崇文尚武是其风俗。今年他们进榆次的节目就是“霸王鞭拜年”。当年战争年代的功夫,已演变成纯艺术的,好看的舞蹈。</p><p class="ql-block"> 昔阳县的拉话是其独有的一种民间舞蹈,为晋中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通过群体舞蹈形式,表现一定故事情节的民间表演艺术。今年他们上演的内容是冰雪的精彩。</p><p class="ql-block"> 除非遗之外,还有随时代而行的现代舞蹈。太谷县400多位响应国家号召返乡的大学生,也编排了引人注目的舞蹈。他们在城市化的浪潮中毕业返乡,用自己的青春点亮着振兴乡村的火炬,他们的激情随他们青春的身影洒满广场,让人格外感动。</p><p class="ql-block"> 驻地高校的节目则彰显着现代风尚,还有许多的外国留学生也加入了表演,有黑人还有白人,他们带来的节目是“街舞”,那随心所欲、自由洒脱、热情奔放的舞蹈,名为“舞动青春”。本地大学生则献上了动人的民歌,演绎的是“人说山西好风光”的精彩。</p><p class="ql-block"> 坐在观礼台上,我深深地被这场社火表演所震撼。它不仅仅是一场视觉上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这里,我看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传承,感受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正如朋友崔富春先生发过来的诗句:纵使霜风侵骨冷,观来热意满胸生 。</p><p class="ql-block"> 社火汇演节目结束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但元宵节的快乐还在延续着。到了傍晚时分,</span>榆次城区四处街灯通明、彩灯齐放、火树银花、流光溢彩,好一幅花灯迎春景象。榆次老城内,更是人潮涌动,热闹非凡。真正进入了宋代大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的境界:</p><p class="ql-block">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p><p class="ql-block">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p><p class="ql-block"> 元宵节观社火,让我领略到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更让我对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充满了深深的敬意与热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5年2月13日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