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潭原名长潭,南朝梁时始有人居住。老街形成于南宋,石板路据传为宋末宰相王爚所建,下设排水沟渠。澄潭老街连接着大佛寺和穿岩十九峰,是浙东唐诗之路的组成部分。 现今的澄潭古街为清至民国时期形成,南北走向,长约千余米。老街入口处有文昌阁和关帝庙。 文昌阁又名文昌楼、魁星楼,建于乾隆年间,重建于民国时期,过街楼的样式可以为过客避风挡雨。 关帝庙 关帝庙内的戏台 走入老街,两旁屋舍基本上是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耀眼的白墙黑瓦,雕花的高阁长窗,剥落的油漆木门,高耸的防火马头墙,门前装饰着精巧的斗拱雀替。 澄潭老街 澄潭老街 澄潭老街 澄潭老街 澄潭老街,木雕 澄潭老街,木雕 澄潭老街 澄潭老街 澄潭老街,老屋上遗留的几十年前的标语。 澄潭老街 澄潭老街,飞檐翘角 陈家巷,老屋保留的砖雕。 陈家巷,门梁彩绘 陈家巷,门梁彩绘 澄潭老街 澄潭老街 澄潭老街 返回,走了一条与老街平行的徐家巷,发现有许多小巷通往老街。 徐家巷 徐家巷 徐家巷,通向老街的小巷 徐家巷 徐家巷,通向老街的小巷 走出澄潭古镇,特地在横跨澄潭江的桥上走了走,看一看澄潭江。要知道,这条澄潭江,就是大名鼎鼎的剡溪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