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皇家寺庙一万寿寺

沙中金

<p class="ql-block">拍摄 沙中金</p><p class="ql-block">时间 2025年2月4日</p><p class="ql-block">手机 华为pura70rpo+</p><p class="ql-block">篇号 75932243</p> <p class="ql-block">  万寿寺,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皇家寺院,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万寿寺1号。它始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历经岁月沧桑,至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得以重修。1985年,这里被辟为北京艺术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向世人展示其独特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万寿寺整体布局分为中、东、西三路,中路为主体建筑,东路为方丈院,西路为行宫。它占地31800平方米,中路建筑依次为山门、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万寿阁、大禅堂、观音殿、无量寿佛殿、万佛楼。东路建筑为方丈院,西路建筑为行宫院,有大门、寿茶房、寿膳房、前正殿、正殿、梳妆楼、大悲堂等。万寿寺不仅是古代建筑园林艺术的瑰宝,更是研究古代园林建筑历史价值的重要依据。</p> <p class="ql-block">  万寿寺作为一座皇家寺院,其山门面阔三间,歇山顶,筒瓦屋面,门上悬挂着清顺治二年(1645年)御赐的石匾,上书“敕建护国万寿寺”。这石匾出自顺治皇帝之手,据说满人入关时,许多明代寺院都更换了牌匾,以示顺应时局,迎合新朝廷,这块匾便是当时挂上去的。</p> <p class="ql-block">  一进院天王殿面阔三间,歇山顶,简瓦屋面,殿内原供奉着弥勒佛、护法神及四大天王神像,庄严肃穆,令人敬畏。</p> <p class="ql-block">  钟楼、鼓楼位于山门后,天王殿前东西两侧,重檐歇山顶,筒瓦屋面,曾放置“永乐大钟”(后移至觉生寺),钟鼓之声回荡在万寿寺的上空,仿佛诉说着往昔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  走过天王殿,便来到了二进院,万寿寺的主体建筑大雄宝殿,也称慧日长辉殿。殿面阔五间,庑殿顶,琉璃瓦屋面,檐下饰有斗拱及彩画,殿内供奉毗卢佛及三世佛,东西配殿各三间,歇山顶,筒瓦屋面,东曰“祝延万寿”,西曰“安心镜”。这里香烟缭绕,佛音袅袅,是信徒们祈福许愿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  在大雄宝殿月台两侧有两块乾隆碑,同时立于乾隆十六年。当时碑上没有文字,碑文分别在乾隆五十二年和五十六年刻上去的。两块石碑同时树立,题字却相隔四年,这一谜团至今无人能解,为万寿寺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  东侧是祝延万寿殿,殿内设有寺史展,游客可以在此了解万寿寺的历史变迁。</p> <p class="ql-block">  西侧是安心竟殿,与东侧的祝延万寿殿遥相呼应。</p> <p class="ql-block">  大雄宝殿供奉的三世佛,佛像庄严肃穆,令人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  毗卢佛端坐于大雄宝殿之中,佛光普照,庇佑着众生。</p> <p class="ql-block">  万寿寺大雄宝殿供奉的三世佛背后,有一尊慈眉善目的观世音菩萨塑像,由于面北而坐,所以称为“倒坐观音”。</p><p class="ql-block"> 当年慈禧太后上颐和园,以万寿寺为行宫,在此休息。大太监李莲英为了讨好慈禧太后,设计了这座观音像,放在三世佛后面,预示着慈禧垂帘听政。并借此塑像把慈禧比成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而倒坐观音又取意“观音到了”。</p><p class="ql-block"> 慈禧太后至此那日,僧众山呼“太后老佛爷”,当李莲英把她领到大殿的三世佛后,见到慈眉善目的观音倒坐于此时。<span style="font-size:18px;">慈禧顿时高兴得笑不拢嘴,被哄得心花怒放,乐不可支。“</span>万寿寺双佛显圣”的故事从此越传越神,“太后老佛爷”这个称呼也就从此叫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  穿过慧日长辉殿,便来到了三进院万寿阁,即原来的藏经阁。这里古木参天,绿树成荫,环境清幽。</p> <p class="ql-block">  殿阁前的石供台,承载着无数信徒的祈愿。</p> <p class="ql-block">  东侧广大圆满殿,殿内供奉着佛像,香烟缭绕,佛音袅袅。</p> <p class="ql-block">  西侧普渡群生殿,与东侧的广大圆满殿遥相呼应,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  四进院有三殿,大禅堂,小禅堂和影堂。大禅堂是僧人们修行的场所,小禅堂则是僧人们静修的地方,影堂则用于供奉先辈的牌位。</p> <p class="ql-block">  大禅堂内,僧人们在此诵经修行,佛音袅袅,香烟缭绕。</p> <p class="ql-block">  西侧小禅堂,是僧人们静修的地方,这里环境清幽,远离尘世喧嚣。</p> <p class="ql-block">  东侧影堂,供奉着先辈的牌位,缅怀先人,传承文化。</p> <p class="ql-block">  老百姓常说:“无事不登三宝殿。”这“三宝殿”是指佛教寺院中的佛、法、僧三个主要的活动场所大雄宝殿、藏经楼和禅房。万寿寺的大雄宝殿、藏经楼和禅房,便是这“三宝殿”的具体体现。</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便来到了假山及三大士殿。这一组假山在万寿寺中起着划分朝代的作用,假山以前的建筑都是明代的,而假山以后的建筑则是清代的。</p> <p class="ql-block">  假山后面的清代建筑,分别是碑亭,无量寿佛殿,三座菩萨庙,西洋门及万佛楼。碑亭里的石碑是乾隆御制,碑文用满、蒙、汉、藏四种文字记载了2年间修葺万寿寺的经过。</p><p class="ql-block"> 碑亭是乾隆皇帝下旨修建的,所以全部采用明黄琉璃瓦,区别于建筑的灰瓦。监造这座碑亭的,就是人们所熟悉的宰相刘罗锅刘墉。</p> <p class="ql-block">  在碑亭前面,是三座菩萨庙,它们分别代表着三大菩萨,东边是文殊菩萨,中间是观世音菩萨,西面是普贤菩萨。三座庙宇所对应的三座假山,象征三大佛教名山,分别是观音菩萨所在的普陀山,文殊菩萨所在的五台山和普贤菩萨所在的峨眉山。</p> <p class="ql-block">  东配殿锦绣坊,这里供奉着佛像,香烟缭绕,佛音袅袅。</p> <p class="ql-block">  西配殿斫木堂,这里环境清幽,是僧人们静修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亭后面的无量寿佛殿,无量寿佛是为崇庆皇太后祈福而建的。万寿寺无量寿佛殿建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殿内现置渗金多宝铜佛塔,该塔为明代天启年间所铸,铸造工艺精湛,塔身有佛、菩萨、罗汉、诸天等四百余尊雕像。</p> <p class="ql-block">  殿内原来的佛像已不知所踪,现在供奉的是明代渗金多宝铜佛塔,做工及其精美,佛塔庄严肃穆,令人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  在无量寿佛殿的东西两侧,各有一座造型奇特的门,它融会了法国的巴洛克和中式建筑两种风格,所以叫中西合璧门。</p><p class="ql-block"> 门是乾隆修完圆明园之后,顺便在这儿建的。这样的西洋门在北京恭王府还有一座,说是和砷建的。中西合璧门在万寿寺的传统建筑群中非常惹眼,正是这个与大环境不太协调的景观,为万寿寺增添了些许异国的情调。</p> <p class="ql-block">  东侧门,门上雕刻精美,工艺精湛。</p> <p class="ql-block">  西侧门,与东侧门遥相呼应,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p><p class="ql-block"> 西洋门后是七进院万佛楼,和西路的行宫还沒有开放。</p> <p class="ql-block">  东路是一片苗圃和寺庙的方丈院,这里环境清幽,是寺主持居住和修行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