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山南寻觅 百年淮南

子虚

<p class="ql-block"> 简 叙</p><p class="ql-block"> 最近热播《六姊妹》,淮南为人们所渐知。吾曾在淮南学习工作生活过一段时间,调回上海之前,在淮南日报任政法记者兼多个专版编辑,奔跑是记者的生命,故而,还是比较熟悉这一块热土。近期返回第二故乡,得知不少老同学、老同事和老领导都搬住到了山南泉山湖畔,契合相约游了山南泉山湖,亦参观了《百年淮南》纪念馆,一下回到了熟悉的老环境,感慨良多。 </p><p class="ql-block"> 淮南市,古称州来、寿春、下蔡,安徽省辖地级市,Ⅱ型大城市,地处安徽中北部,长江三角洲腹地,淮河之滨,东与滁州市毗邻,东南与合肥市接壤,西南与六安市相连,西与阜阳市相接,北与亳州市、蚌埠市交界,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总面积5650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 截至2023年6月,全市辖5个区、寿县与凤台2个县。截至2023年末,淮南市常住人口301.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1万人。</p><p class="ql-block"> 1952年6月,建立省辖淮南市。淮南市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崛起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地区,是国家重要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国家园林城市、安徽省北部重要中心城市、皖北新型城镇集聚区、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城市、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p><p class="ql-block"> 淮南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宜居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首批试点智慧城市、中国最佳投资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中国成语典故之城,素有“中州咽喉,江南屏障”之称,是沿淮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历史代表文化为淮河文化,境内有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八公山、焦岗湖等景点。2024年,淮南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16.0亿元,比上年增长5.0%68。</p> <p class="ql-block"> 六姊妹等·淮南定居</p><p class="ql-block"> 《六姊妹》由中央电视台、西嘻影业、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出品,西嘻影业制作,西嘻影业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杨晓培担任艺术总监及总制片人,马骏、黄杰、李黎明任总制片人,赵倩、金日善、姜莹莹任制片人,楼健执导,伊北编剧,李京盛任剧本总顾问。梅婷、陆毅领衔主演,邬君梅、奚美娟、刘钧、吴倩特别主演,李晨特邀主演,高露、颖儿、曹斐然、李嘉琦主演,董洁、沈月、林永健、孙宁、宋伊人、高至霆友情出演,姬他、刘亭作、李健、李殿尊、崔航、郭子凡、徐梦洁、郭虹、崔奕主演的现实主义家庭情感大剧。该剧于2025年2月15日在央视一套、东方卫视播出,并在腾讯视频同步播出。</p><p class="ql-block"> 该剧根据伊北在豆瓣阅读创作的小说《六姊妹》改编,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何常胜为支持社会主义建设,举家从扬州江都迁至安徽淮南定居。此后二十年,他育有六女,但不幸因车祸离世。何家六姐妹团结一致,共同面对挑战,最终深刻领悟父亲生前强调的“家”的真谛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筆趣淮南·史料殷实(一)</p><p class="ql-block"> 夏商时期,市境属“淮夷”之地。 西周时期,市境大部为州来国所辖,南部地区分属六、蓼;春秋末期,诸侯纷争。周襄王三十年(前622年),楚灭六、蓼,市境南部入楚;周景王十六年(前529年),吴灭州来,市境属吴;随着楚国势力的扩张,位于淮河上游的蔡国被迫几度迁都,求救于吴。周敬王二十七年,(前493年),在吴国的支持下,蔡国迁都于州来,改州来为下蔡。</p><p class="ql-block"> 战国初期,周贞定王二十二年(前447年),楚惠王灭蔡,市境属楚。战国末期,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年),迁都于寿春,改寿春为郢,市境为楚国都城。楚王负刍五年(前223年),秦灭楚。</p><p class="ql-block">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市境淮河以南属九江郡(郡治寿春),凤台县及淮河以北属泗水郡。</p><p class="ql-block">淮南人文地图</p><p class="ql-block"> 汉高祖四年(前203年),刘邦封英布为淮南王,首置淮南国,都六(今六安),辖九江、庐江、衡山、豫章4郡。高祖十一年(前196年),英布获罪伏诛,改封刘长为淮南王,都寿春(今寿县)。汉文帝六年(前174年),刘长获罪流放,死于途中。文帝改封城阳王刘喜为淮南王。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淮南国被分为淮南、衡山、庐江,分别封给刘长的3个儿子,长子刘安继任淮南王,都寿春。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刘安获罪自尽,废淮南国,复为九江郡,治寿春。元封五年(前106年),置十三州刺史部,属扬州刺史部,驻九江郡,寿春为九江郡治所。西汉时期,市境先后为淮南国、九江郡所辖,凤台县属沛郡下蔡县。</p><p class="ql-block"> 东汉时期,市境为九江郡所辖,分属寿春县、下蔡县。三国时期,曹魏设淮南郡,寿春为郡治兼扬州治所。其后,魏文帝先后封其子曹邕及其弟曹彪为淮南王,明帝青龙元年(233年),移治合肥新城。其间,市境为淮南郡所辖。</p><p class="ql-block"> 西晋初年,扬州迁治建邺,淮南郡迁治于寿春,市境为其所辖。永嘉乱起,淮河流域沦为战乱区,江淮郡县大批废弛,北人南迁。东晋咸和初年侨置淮南郡于丹阳郡于湖,市辖境则为侨置的南梁郡。孝武帝时,因避帝后郑阿春名讳,改寿春为寿阳。</p><p class="ql-block"> 南北朝期间,刘宋、南齐、萧梁沿袭东晋,侨置淮南郡于江南。市境淮河以南先后有豫州、南梁郡等侨置郡县。北魏、北齐、北周、隋时,市境淮河以南复为淮南郡所辖,淮河以北属汝阴郡下蔡县。</p><p class="ql-block"> 隋开皇八年(588年),置淮南行台尚书省,治所寿春;次年灭陈,改行台省为寿州总管府。大业三年(607年),改置淮南郡,寿春为郡治所。</p><p class="ql-block"> 唐,置淮南道,市境淮河以南属淮南道寿州所辖。天复二年(902年),唐封淮南节度使杨行密为吴王,都扬州,寿州为吴国地。淮河以北属河南道颍州下蔡县。</p><p class="ql-block"> 五代初,吴王天祐四年(907年),置寿州忠正军节度使。吴天祚三年(937年),南唐代吴,以寿州置清淮军节度使。后周显德四年(957年),世宗拔寿州,置忠正军节度使,徙军治、州治于下蔡(今凤台),称北寿春,寿州称南寿春。</p><p class="ql-block"> 北宋,置淮南路,市境属淮南路寿州(治下蔡)所辖。熙宁五年(1072年),分淮南路为东西两路,市境为淮南西路寿州所辖。徽宗政和六年(1116年),升寿州为寿春府,府治在北寿春(下蔡)。</p><p class="ql-block"> 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金和议,以淮河、大散关为界,市境淮河以北属金国,淮河以南为宋地。金以下蔡为寿州,置防御使,隶汴京路(后改称南京路);宋置安丰军,治安丰县,寿春隶安丰军;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复置寿春府,隶淮南西路,寿春为府治,兼制安丰军。</p><p class="ql-block"> 元代,市境属河南江北行中书省安丰路,分属寿春、下蔡两县所辖。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建怀远县,今市区东部属怀远县辖地。明代,市境属南京凤阳府辖地,分属寿州(包括今凤台县)、怀远县。 </p> <p class="ql-block"> 筆趣淮南·史料殷实(二)</p><p class="ql-block"> 清初,市境属江南行省凤阳府,分属寿州、怀远县所辖。顺治十八年(1661年),置江南省左、右承宣布政使司,凤阳府隶属左司。康熙六年(1667年),江南省左布政使司改称安徽布政使司。雍正十一年(1733年),从寿州分置出凤台县,辖故下蔡县地,同城分治。同治三年(1864年),凤台县迁治于下蔡县故地(今城关)。同治四年(1865年),安徽置3道,市境隶属凤颍六泗道(后改为皖北道)凤阳府。</p><p class="ql-block"> 民国元年(1912年),废道府,市境分属寿县、凤台、怀远县。民国三年(1914年),市境属安徽省淮泗道(治凤阳县)。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市境隶属安徽省第四行政督察区,专员驻寿县;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改属第三区,专员先后驻立煌(今金寨)、六安;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第三区改为第二区。其中有“淮南三镇”之称的田家庵、大通、九龙岗均属怀远县所辖。</p><p class="ql-block"> 1949年1月18日,淮南解放。市境分属淮南矿区、寿县、凤台县;3月,中共中央华东局决定在淮南三镇的基础上设立淮南煤矿特别行政区;4月,淮南煤矿特别行政区改设为淮南矿区。</p><p class="ql-block"> 1950年9月,建县级淮南市。1952年6月,建立省辖淮南市。1977年1月,凤台县由阜阳专区划入。1999年11月,毛集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批准成立。2004年7月,孔店乡、三和乡、曹庵镇、史院乡、孤堆乡、杨公镇、孙庙乡由长丰县、寿县分别划入淮南市大通区、田家庵区、谢家集区。2015年12月3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六安市寿县划归淮南市管辖。2016年1月,寿县正式划归淮南市。</p> <p class="ql-block">附注:部分图片拍摄于游历当下,部分图文来自网络综合,添页观世察史究性,纯粹学习交流,虔诚开心度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