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02.15. 中雨 4~10℃</p><p class="ql-block">滬上浔跡</p><p class="ql-block">上海百年建筑中的南浔记忆</p><p class="ql-block">时间:2024.12~2025.03.</p><p class="ql-block">地点:上海图书馆东馆四楼</p><p class="ql-block">主办单位: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p><p class="ql-block">湖州市归国华侨联合会、</p><p class="ql-block">中共湖州市南浔区委统战部(区侨联)</p><p class="ql-block">承办单位:上海通志馆、</p><p class="ql-block">南浔文化研究会、</p><p class="ql-block">南浔"象牛"后裔上海联谊会</p> <p class="ql-block"> 前 言</p><p class="ql-block">上海,是创新开放、海纳百川的国际都市;南浔,是敢为人先、以业兴邦的魅力水乡。百年前,南浔先辈们敢为人先、实业报国,架设起上海与南浔的经济与人文联系,在上海的历史记忆中留下了丰厚的南浔印迹。1851年伦敦首届世博会上获得金奖的南浔辑里湖丝,推动了上海与南浔频繁的商贸往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南浔頓塘水道,串起了上海与南浔紧密的人文联系。正是两地密切的合作交流,缔造了南浔近现代以"四象八牛七十二黄金狗"为代表的浔商传奇和一批名人巨匠,同时在上海留下了国际饭店、百乐门、钱业公会、湖丝栈、静安别墅等涵盖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地标性建筑和传奇人物,为丰富上海近现代人文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p><p class="ql-block">"沪上浔迹﹣﹣上海百年建筑中的南浔记忆"展览,撷取部分目前还留存在上海、与南浔人有着深厚历史渊源的百年建筑,以小见大,以微见著,试图呈现上海与南浔密不可分的文化情愫和时代烙印,传承南浔先辈敢闯敢干的创业精神,生动展现上海开放友好的包容态度。</p><p class="ql-block">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随着沪苏湖高铁即将开通,南浔与上海的连接又将进入新纪元。我们期待通过这次展览,立体地呈现上海与南浔之间那份跨越时空的深情厚谊,去探寻那些隐藏在建筑背后的生动故事,去创造两地未来发展的无限机遇与可能。</p><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p> <p class="ql-block">上海百乐门</p><p class="ql-block">地址:上海市愚园路218号</p><p class="ql-block">落成时间:1933年</p><p class="ql-block">原址用处:舞厅</p><p class="ql-block">现址用处:舞厅</p><p class="ql-block">当年产业关联人:顾联承等</p><p class="ql-block">上海百乐门位于上海市愚园路218号,全称"百乐门大饭店舞厅",是上海海派文化的重要窗口。百乐门于1931年开工建设,1933年完工,由杨锡锣建筑师设计,外观采用近代前卫的 Art - Deco 建筑风格,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乃至全世界建筑设计的新潮,号称"东方第一乐府"。</p><p class="ql-block">与南浔关联:</p><p class="ql-block">顾联承(1899年﹣-1943年),谱名"同恩",字联承,湖州南浔人,南浔"四象"之一,顾福昌之孙。他投资七十万两白银,购得静安寺地,营建 Paramount Hall ,并以谐音取名"百乐门",后与常州盛家等联手成立管理公司,共同经营百乐门。</p> <p class="ql-block">上海湖丝栈</p><p class="ql-block">地址:上海市万航渡路1384弄12号创立时间:1874年</p><p class="ql-block">原址用处:丝绸产业园区</p><p class="ql-block">现址用处:创意产业园区</p><p class="ql-block">当年产业关联人:南浔丝商群体</p><p class="ql-block">湖丝栈建于1874年,是一处由多家工商机构组成,兼具生产、仓储、贸易等功能的大型综合性丝绸产业园区,成为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30年代,上海甚至全国规模最为宏大的、中西合璧的茧丝绸缎生产贸易基地,奠定了上海民族丝绸工业发展的基础,见证了近代上海轻工业的蓬勃发展。2004年底被列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p><p class="ql-block">今人所看到的"湖丝栈",实则是百年前湖丝栈的一部分建筑遗存。三层砖木结构,机平瓦歇山顶坡屋面,墙面全由青红砖筑成。是典型的江南工场特有的大统间格局一简洁坚实而有力。历经百年风雨,湖丝栈从未进行过重大的重建和修缮,但从里到外依然保持原有的完整构架,跨度为9米和17米的横梁均为整根原木,中间没有任何拼接,顶楼更是连中间支撑都没有,这在上海的老厂房中可以说是极为罕见的手笔。</p><p class="ql-block">陈煦元</p><p class="ql-block">2021年,湖丝栈正式被百联资控接管运营。现在的"百空间湖丝栈",古老的建筑还是被狭窄的弄堂包裹着,稍有不留意就会错过,但只要进入园区,你就会被它深厚的文化底蕴、时尚的艺术品位、浓郁的创意氛围深深吸引。如今的"湖丝栈",并非只是怀旧的天地,更是创意人的乐园,同时也正在展示着源自上海的原创力量。</p><p class="ql-block">与南浔关联:</p><p class="ql-block">产自南浔辑里村的辑里湖丝于1851年在伦敦世博会上获得金奖,"湖丝"由此名扬海外。恰逢上海苏州河南岸开发,一批实力雄厚的南浔丝商来此置地兴业,于1874年建起"湖丝栈"。全盛时期聘用2000多工人,并自建有发电设备。1860年成立的丝业会馆,湖丝栈主均为会员。</p><p class="ql-block">陈煦元(1821年﹣-1889年),原名熊,字竹坪。湖州南浔人,南浔"八牛"之一,为当时沪上丝业界领袖。他参与成立了上海丝业会馆,是首届董事。</p> <p class="ql-block">上海十六铺码头(金利源码头)</p><p class="ql-block">地址:上海市中山东二路531号</p><p class="ql-block">创立时间:自清同治年间起</p><p class="ql-block">原址用处:码头</p><p class="ql-block">现址用处:旅游码头</p><p class="ql-block">当年产业关联人:顾福昌</p><p class="ql-block">上海十六铺码头是上海外滩最著名的码头,拥有150年历史。曾是远东最大的码头、上海的水上门户,成为当时中国南北洋航运贸易的联结点。金利源码头在1951年归属上海港务局更名为十六铺码头。为了迎接2010年上海世博会,随着上海外滩历经近3年整体改造,这座外滩最著名的老码头成为现在的旅游码头。</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以后,南浔有一班始发于菱湖的客运航船停靠于十六铺的关桥码头,俗称"上海班"。</p><p class="ql-block">与南浔关联:</p><p class="ql-block">顾福昌(1796年﹣-1868年),字成之,号春池,湖州南浔人,是南浔"四象"之一,顾家的开创者。他家境清贫,弃学从商,经营蚕丝致富后,购下当时上海滩上唯一的外洋轮船码头﹣﹣金利源码头,推动了南浔生丝贸易的兴盛。</p> <p class="ql-block">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p><p class="ql-block">地址:上海市延安东路110号德士古大楼</p><p class="ql-block">创立时间:1920年</p><p class="ql-block">原址用处:办公大楼</p><p class="ql-block">现址用处:办公大楼</p><p class="ql-block">当年产业关联人:张静江、周佩箴等</p><p class="ql-block">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所在的德士古大楼,是由英商会德丰大楼转易美商德士古石油公司而得名。建筑为现代派风格,平面顺道路转角呈弧形立面以水平带形窗强调曲线感,外墙饰米黄色釉面砖,主入口置于建筑中心位置,是沪上著名的金融机构。1994年被评为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p><p class="ql-block">与南浔关联:</p><p class="ql-block">张静江(1877年﹣-1950年),名增澄,又名人杰,以字行,别署饮光,晚年又号卧禅,湖州南浔人,中国近代政治家,与蔡元培、吴稚晖、李石曾并称为"国民党四大元老"。他与孙中山等是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成立的九位发起人之一。</p><p class="ql-block">周佩箴(1884年﹣-1950年)字延绅,湖州南浔人。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3年加入中华革命党,1920年参与创立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并任常务董事,1927年任上海中央银行行长,后任杭州造币厂厂长,农民银行、交通银行常务董事,亚东银行董事长。</p> <p class="ql-block">上海世界社旧址及上海世界小学</p><p class="ql-block">地址:上海武康路395号/武康路280弄</p><p class="ql-block">创立时间:1932/1936年</p><p class="ql-block">原址用处:办公/学校</p><p class="ql-block">现址用处:上影演员剧团/学校</p><p class="ql-block">当年产业关联人:张静江等</p><p class="ql-block">上海世界社位于武康路395号,是一幢白色巴洛克风格花园建筑,建于1932年,是上海世界社旧址。</p><p class="ql-block">上海世界小校创办于1936年,隶属于上海世界社,1946年改名为上海市徐汇区世界小学,1956年又更名为上海市淮海中路第二小学,2008年10月18日正式恢复校名为上海市徐汇区世界小学。学校坐落在环境幽雅、人文底蕴深厚的武康路,占地面积2558平方米,建筑面积3220平方米,绿化面积355平方米。</p><p class="ql-block">与南浔关联:</p><p class="ql-block">张静江(1877年﹣-1950年),名增澄,又名人杰,字静江,别署饮光,晚年又号卧禅,湖州南浔人,南浔"四象"张家后商,与蔡元培、吴稚晖、李石曾并称为"国民党四大元老"。上海世界小校隶属于上海世界社。世界社由张静江、吴稚晖、李石曾等人于1906年在法国巴黎市区达庐街25号创办,主要为传播革命学说,后又拓展学术研究、教育文化等多项事业,成为当时中国进步人士在欧洲的活动中心。世界小学、世界书局、上海建筑世界大厦、上海世界文化协会会所等都是由世界社出资建立的。</p> <p class="ql-block">中国大戏院</p><p class="ql-block">地址:上海市牛庄路704号</p><p class="ql-block">创立时间:1930年</p><p class="ql-block">原址用处:京剧戏院</p><p class="ql-block">现址用处:演出场所</p><p class="ql-block">当年产业关联人:庞元济等</p><p class="ql-block">中国大戏院位于上海市牛庄路704号,毗邻浙江中路、广西北路、芝罘路,于1930年建成开业,占地面积1340平方米,与文明大舞台、天蟾舞台、共舞台一起被并称为"上海四大京剧舞台",当年是近代上海的文化地标,是海派京剧的象征,镌刻着中国京剧史的辉煌篇章。</p><p class="ql-block">与南浔关联:</p><p class="ql-block">庞元济(1864年﹣-1949年),字莱臣,别号虚斋,南浔"四象"之一庞云錯次子,是近代最大的书画收藏家兼实业家。上海牛庄路中国大戏院地块原为庞元济旧宅所在地,经营大世界游乐场的浙商黄楚九租下后建成中国大戏院。</p> <p class="ql-block">上海静安别墅</p><p class="ql-block">地址:上海市南京西路1025弄</p><p class="ql-block">建成时间:1932年</p><p class="ql-block">原址用处:住宅</p><p class="ql-block">现址用处:住宅</p><p class="ql-block">当年产业关联人:南浔张氏家族</p><p class="ql-block">静安别墅位于上海市南京西路1025弄,于1928年开始建造,1932年建成,是上海最大的仿欧洲风格的新式里弄住宅群,有183幢老式红砖房,居住着900多户居民。20世纪30--40年代,蔡元培、于右任、孔祥熙等诸多名门望族和社会名流曾居于此处。2005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南京西路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核心级区域中的保护建筑。</p><p class="ql-block">与南浔关联:</p><p class="ql-block">张澹如(1882年﹣-1960年),湖州南浔人,张静江三弟,近代金融巨子,我国围棋馆创始人之一,20世纪30年代创办上海围棋研究会。1928年南浔张氏家族东号与南号共同投资建造静安别墅,张澹如作为主理人具体操作开发建设。</p> <p class="ql-block"> 上海明复图书馆</p><p class="ql-block">地址:上海市陕西南路235号</p><p class="ql-block">创立时间:1929年</p><p class="ql-block">原址用处:图书馆</p><p class="ql-block">现址用处:图书馆</p><p class="ql-block">当年产业关联人:任鸿隽</p><p class="ql-block">明复图书馆为国家一级图书馆,由明复楼、会心楼及乐乐楼三栋建筑组成,是名载史册的全国第一座公共科技图书馆。图书馆的主体建筑建造于1929年。其中的会心楼是中国民主促进会的诞生地。</p><p class="ql-block">与南浔关联:</p><p class="ql-block">任鸿隽(1886年﹣-1961年),字叔永,祖籍湖州南浔(菱湖),出生于四川省垫江县(现属重庆市)。他是著名学者、科学家、教育家和思想家,是杰出的科学事业的组织领导者之一,中国近代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为促进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创办《科学》月刊,组织成立了中国最早的综合性科学团体﹣﹣中国科学社,并出任首任社长。明复图书馆就是由中国科学社在上海建造的。新中国成立后,任鸿隽担任上海图书馆馆长。</p> <p class="ql-block"> 张叔驯旧居</p><p class="ql-block">地址:上海市湖南路105号</p><p class="ql-block">始建时间:1931年</p><p class="ql-block">原址用处:私人住宅</p><p class="ql-block">现址用处:上海交响乐团</p><p class="ql-block">当年产业关联人:张叔驯</p><p class="ql-block">张叔驯旧居位于上海市湖南路105号,建于1931年,由著名设计公司公和洋行设计,是现代派风格的花园住宅,占地550平方米。现为上海交响乐团所在地。</p><p class="ql-block">与南浔关联:</p><p class="ql-block">张叔驯(1899年﹣-1948年),名乃骥,字齐斋,湖州南浔人,南浔"四象"之一张石铭第三子,房地产巨商,古钱币收藏家,著名藏书家。其收藏的宋靖康钱成为当时民间集藏之冠。</p> <p class="ql-block">章荣初旧居</p><p class="ql-block">地址:上海市绍兴路54号</p><p class="ql-block">购入时间:1940年</p><p class="ql-block">原址用处:住宅</p><p class="ql-block">现址用处:文保单位</p><p class="ql-block">当年产业关联人:章荣初</p><p class="ql-block">章荣初旧居位于上海市绍兴路54号,原为美国领事馆兴建的侨民俱乐部,是一幢中西混合式的三层建筑,水泥外墙面,木质门窗,檐口却采用西班牙式建筑常用的花纹装饰,屋顶还设置了一座玻璃天棚。主入口的门廊很高,两侧各有一对壁柱支撑。</p><p class="ql-block">与南浔关联:</p><p class="ql-block">章荣初(1901年﹣1972年),又名增骅,湖州南浔(和孚)人,出生于菱湖,中国近代民族资本家。他创建了上海纺织印染厂、菱湖化学厂等,在抗日战争期间变卖家产捐献抗战,并致力于家乡的经济、文化建设。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参加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任上海市棉纺业分会董事,上海市政协委员等职。章荣初旧居是他在1940年购得,现为文保单位。</p> <p class="ql-block">上海新世界</p><p class="ql-block">地址:上海南京西路西藏中路口</p><p class="ql-block">始建时间:1914年</p><p class="ql-block">原址用处:大型游艺所</p><p class="ql-block">现址用处:大型百货公司</p><p class="ql-block">当年产业关联人:邱竹<span style="font-size:18px;">筠</span></p><p class="ql-block">新世界位于上海南京西路西藏中路口,是上海滩最为著名的娱乐场所之一,堪称上海娱乐业的一面旗帜,始建于1914年,于1915年落成开业,举办过中国最早的电影博览会。2005年新世界城经过改建后重新亮相,成为南京路上著名的大型商场。</p><p class="ql-block">与南浔关联:</p><p class="ql-block">邱竹筠(1881年﹣-1941年),南"八牛"之一邱仙槎的七子。1918年出巨资盘下"新世界",成为其所有者。他们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举措,使新世界重获生机,开创了上海现代城市游乐园的新型经营模式。</p> <p class="ql-block">上海市市北中学(上海市北公学)</p><p class="ql-block">地址:上海市永兴路310号</p><p class="ql-block">创立时间:1915年</p><p class="ql-block">原址用处:学校</p><p class="ql-block">现址用处:学校</p><p class="ql-block">当年产业关联人:唐乃康</p><p class="ql-block">上海市市北中学位于静安区永兴路310号,占地面积22644平方米,建筑面积28876平方米。</p><p class="ql-block">与南浔关联:</p><p class="ql-block">唐乃康(1988年﹣-1949年),字伯耆,湖州南浔(菱湖)人。他胸怀反帝爱国和教育救国抱负,千方百计筹办"国人自设之学校",于1915年个人出资创办上海市北公学(小学部),任首任校长。学校设初中部、高中部,1954年被确定为上海市重点中学之一。</p> <p class="ql-block">上海恒丰路和恒丰路桥</p><p class="ql-block">地址:上海市苏州河上(南接石门二路、北连恒丰路)</p><p class="ql-block">初建时间:1903年</p><p class="ql-block">原址用处:道路和桥</p><p class="ql-block">现址用处:道路和桥</p><p class="ql-block">当年产业关联人:沈联芳</p><p class="ql-block">恒丰路桥位于上海市市区苏州河上,南接石门二路,北连恒丰路,为木桁架结构,名汇通桥,俗称新大桥。它不是苏州河上建成年代最早的,建筑结构也不是最具特色,但它的存在却是一个纪念、一座丰碑,它是闸北华界抵御租界侵蚀,仿照西方市政管理模式建成的第一座建筑物。</p><p class="ql-block">与南浔关联:</p><p class="ql-block">沈联芳(1870年﹣-1947年),名镛,字联芳,湖州南浔(菱湖)人,著名实业家,曾任上海总商会副会长,苏、浙、皖丝厂茧业公所总经理。在任上海闸北市政厅长期间,发起在闸北修筑恒丰路和恒丰路桥,阻止了帝国主义以越界筑路手段扩充租界的阴谋。恒丰路和恒丰路桥即沿用了他创办的厂名"恒丰"两字,以此纪念这位南浔爱国商人的功绩。</p> <p class="ql-block">上海钱业公会</p><p class="ql-block">地址:上海市宁波路276号</p><p class="ql-block">始建时间:1917年</p><p class="ql-block">原址用处:办公大楼</p><p class="ql-block">现址用处:办公大楼</p><p class="ql-block">当年产业关联人:钱业公会</p><p class="ql-block">上海钱业公会大楼位于上海市宁波路276号,于1917年起建,钢筋混凝土结构,简化的古典主义风格。立面构图严整,中央开间的入口和屋顶为设计重点。</p><p class="ql-block">与南浔关联:</p><p class="ql-block">朱五楼(1861年﹣1920年),又名方淦,湖州南浔(和孚获港)人。上海钱业公会首任会长,上海金融协会会长,陈果夫之岳父。20世纪20--30年代,宁波路有"中国华尔街"之称,钱庄、银行多达90余家。上海钱业公会作为上海规范钱庄的第一个同业组织,具有行业协会的性质,改变了上海当时南北钱业分峙的状态,还在几次金融风潮危机中发挥了维护市场稳定和行业利益的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上海国际饭店</p><p class="ql-block">地址:上海市南京西路170号</p><p class="ql-block">创立时间:1934年</p><p class="ql-block">原址用处:酒店</p><p class="ql-block">现址用处:酒店</p><p class="ql-block">当年产业关联人:四行储蓄会</p><p class="ql-block">上海国际饭店地处上海市南京西路170号,1934年落成,是上海年代最久的饭店之一,是当时亚洲最高的建筑物,并在上海一直保持高度的最高纪录达半个世纪。2016年9月,上海国际饭店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与南浔关联:</p><p class="ql-block">吴鼎昌(1884年﹣-1950年),字达铨,笔名前溪,原籍湖州南浔(菱湖镇),1884年生于四川华阳县。清末秀才,曾任民国后《大公报》总办,著名实业家。吴鼎昌担任上海四行储蓄会总经理期间,推动四行储蓄会出资建造了国际饭店。</p> <p class="ql-block">上海大世界</p><p class="ql-block">地址:上海市西藏南路延安东路口始建时间:1917年</p><p class="ql-block">原址用处:游乐场</p><p class="ql-block">现址用处:游乐场</p><p class="ql-block">当年产业关联人:张石铭家族</p><p class="ql-block">上海大世界位于西藏南路、延安东路交叉口,土地原为南浔"四象"之一张家南号桂太夫人所购,上海娱乐大王黄楚九于1917年租地建设。大世界建成以后,以游艺杂耍和南北戏曲、曲艺为特色,是当时上海的地标性建筑,成为上海市民游乐文化的象征。从2008年起,为了修缮,大世界闭门谢客。2017年是上海大世界的建成100周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决定于2016年11月26日重新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与南浔关联:</p><p class="ql-block">张葱玉(1914年﹣-1963年),名珩,字葱玉,号希逸,湖州南浔人,南浔"四象"张家后代,是解放后我国第一代书画鉴定大师、中国传统鉴定书画方法的集大成者、中国当代书画鉴定界泰斗。大世界所在土地原为南浔"四象"之一张石铭家族资产,继承人是张石铭之孙张葱玉。</p><p class="ql-block">张葱玉</p><p class="ql-block">张善琨(1907年﹣-1957年),湖州南浔人,著名电影人。1930年任大世界游乐场总经理。后接办共舞台,任总经理。1934年创办新华影业公司,1937年任上海市电影制片业同业公会主席团主席。他作为中国早期电影事业家,从影20余年,摄制影片近三百部,被誉为上海电影大王。</p> <p class="ql-block">上海懿德公寓</p><p class="ql-block">地址:上海市乌鲁木齐北路99弄1-5号</p><p class="ql-block">创立时间:1933年</p><p class="ql-block">原址用处:私人住宅</p><p class="ql-block">现址用处:私人住宅</p><p class="ql-block">当年产业关联人:南浔张氏家族</p><p class="ql-block">懿德公寓位于上海市乌鲁木齐北路99弄,紧临百乐门,1933年由当时著名的新瑞和洋行进行设计,采用南浔张石铭故居懿德堂堂号,称为懿德公寓。公寓有电梯、供暖设备和独立车库,每户都有又大又漂亮的圆弧阳台,与近处同期建造的张爱玲曾居住过的常德公寓很像,被人称为姐妹楼。</p><p class="ql-block">与南浔关联:</p><p class="ql-block">张芹伯(1891年﹣-1945年),名乃熊,湖州南浔人,南浔"四象"张家后裔张石铭的长子。他在上海创办了东南信托公司、江海银行和大康银行等3家银行并担任董事长。他与弟弟张叔驯于1935年投资建造了懿德公寓。</p><p class="ql-block">张芹伯</p><p class="ql-block">张叔驯(1899年﹣-1949年),名乃骥,字齐斋,湖州南浔人,南浔"四象"张家后裔张石铭的七子,古钱收藏家,著名藏书家。其侄张葱玉(中国当代书画鉴定界泰斗)与顾湄新婚时也住在懿德公寓。</p> <p class="ql-block">丁香花园</p><p class="ql-block">地址:上海市华山路849号</p><p class="ql-block">创立时间:1862年</p><p class="ql-block">原址用处:住宅</p><p class="ql-block">现址用处:上海市委老干部活动室、申粤轩酒家</p><p class="ql-block">当年产业关联人:张芹伯、张善琨</p><p class="ql-block">丁香花园位于上海市华山路849号,属于上海花园洋房之极品。20世纪30年代初,张芹伯买下李鸿章幼子李经迈的丁香花园,抗战爆发后转卖给上海颜料大王奚鹤年。1938张善琨租下整个丁香花园,作为中华电影联合股份有限公司的拍摄基地,并把杭州西湖全部景点植入,改造成吸引整个上海观众眼球的微缩西湖,创办了一个观光版的西湖博览会。</p><p class="ql-block">张芹伯</p><p class="ql-block">与南浔关联:</p><p class="ql-block">张芹伯(1891年﹣-1945年),名乃熊,湖州南浔人,南浔"四象"张家后裔张石铭的长子。他在上海创办了东南信托公司、江海银行和大康银行等3家银行并担任董事长。</p><p class="ql-block">张善琨(1907年﹣-1957年),湖州南浔人,著名电影人。1930年任大世界游乐场总经理。后接办共舞台,任总经理。1934年创办新华影业公司,1937年任上海市电影制片业同业公会主席团主席。他作为中国早期电影事业家,从影20余年,摄制影片近三百部,被誉为上海电影大王。</p> <p class="ql-block">上海圆明讲堂</p><p class="ql-block">地址:上海市延安西路镇宁路路口创立时间:1934年</p><p class="ql-block">原址用处:宗教场所</p><p class="ql-block">现址用处:宗教场所</p><p class="ql-block">当年产业关联人:顾联承、邢景贤夫妇</p><p class="ql-block">圆明讲堂位于上海市延安西路434号,是顾福昌之孙顾联承用自家地皮造讲堂,为现代名僧圆瑛法师的道场,1983年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建筑五层楼,高24米,屋顶为钟楼,飞檐翘角、宏伟庄严。</p><p class="ql-block">与南浔关联:</p><p class="ql-block">顾联承(1899年﹣-1943年),谱名"同恩",字联承,湖州南浔人,是南浔"四象"之一顾福昌的孙子。</p><p class="ql-block">邢景贤(1900年﹣-1971年),法名明心,顾联承妻子。</p><p class="ql-block">顾联承</p><p class="ql-block">1933年顾联承、邢景贤夫妇二人捐献祖产﹣延安西路私人花园用地,为近代高僧圆瑛法师建造殿堂房舍,命名为上海圆明讲堂,作为弘法的道场。</p> <p class="ql-block">上海求恕斋</p><p class="ql-block">地址:上海市胶州路450号</p><p class="ql-block">创立时间:1928年</p><p class="ql-block">原址用处:私人住宅</p><p class="ql-block">现址用处:上海市优秀历史保护建筑</p><p class="ql-block">当年产业关联人:刘承斡</p><p class="ql-block">上海求恕斋位于胶州路450号,是刘承幹的个人书斋,用于放置其藏书,所藏善本珍籍多来自著名藏书家。刘承幹还整理刊刻了《求恕斋丛书》等,为保存传统典籍作出了积极贡献。</p><p class="ql-block">与南浔关联:</p><p class="ql-block">刘承幹(1882年﹣-1963年),字贞一,号翰怡、求恕居士,晚号"嘉业老人",湖州南浔人,南浔"四象"之首刘镛之孙,上海求恕斋主人。他一生痴爱藏书,自清末始,肆力搜寻古籍,历时20余年。藏书最丰时有宋元明清各种古籍16万册,60万卷,其中可称"海内秘籍"的珍本就有62种,成为当时江南藏书巨擎。其在南浔也建有闻名全国的私家藏书楼﹣嘉业堂藏书楼,并捐赠给浙江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四象八牛</p><p class="ql-block">简介</p><p class="ql-block">近代上海开埠后,南浔商人将获得1851年世博会金奖的"辑里湖丝"运往上海,再销往欧洲,从而积累了巨额财富,在晚清出现了一个因丝业而发家的中国近代最大的丝商群体。人们以三种动物的形体大小来标明他们财产的多少,所以有"四象八牛七十二只金黄狗"来指代这批丝商的说法(财产在一百万两白银以上的称"象",五十万两到一百万两之间的称"牛",三十万两至五十万两的称"狗")。被称为"象"的有刘墉、张颂贤、庞云曾、顾福昌等四家,被称为"牛"的有邢庚星、周昌大、邱仙槎、陈煦元、金桐、张佩绅、梅鸿吉、邵易森等八家。</p> <p class="ql-block">刘氏家族在上海的住宅群</p><p class="ql-block">尊德里鸿仁里会乐里来德坊等</p><p class="ql-block">地址:上海市厦门路136弄、南京东路、福州路、淮海中路899号原址用处:私人住宅</p><p class="ql-block">现址用处:私人住宅</p><p class="ql-block">当年产业关联人:刘氏家族</p><p class="ql-block">南浔"四象"之首刘镛家族自晚清开始在上海购置住宅,包括上海厦门路上的尊德里(前为厦门路,后通苏州河,东临浙江路,今仍在)、南京东路上的鸿仁里、福州路上的会乐里,以及淮海路上的来德坊。</p><p class="ql-block">与南浔关联:</p><p class="ql-block">刘镛(1826年﹣-1899年),名介康,字冠军,一字贯经,湖州南浔人,是南浔"四象"之首刘家的开创者。</p><p class="ql-block">刘晴</p><p class="ql-block">刘锦藻(1862年﹣-1934年),原名安江,字澄如,南浔"四象"刘镛次子,著有《清朝续文献通考》400卷,为《十通》之一,在中国文献学上占有重要地位。</p><p class="ql-block">刘湖涵(1891年﹣-1974年),南浔"四象"刘墉四子,原名文薄,字和盏,号湖涵,民族资本家。1983年其子刘承桓以他的名义出资100万元设立"刘湖涵教育基金会",2019年其子刘承桓再捐100万元设立"刘承桓慈善教育基金",助力南浔教育事业发展。</p><p class="ql-block">刘旭沧(1913年﹣-1966年),湖州南浔人,中国著名摄影家,中国摄影家协会常务理事。</p> <p class="ql-block">莫觞清、蔡声白故居</p><p class="ql-block">始建时间:1922年</p><p class="ql-block">原址用处:私人住宅</p><p class="ql-block">现址用处:家族纪念室</p><p class="ql-block">当年产业关联人:莫觞清</p><p class="ql-block">地址:上海市武康路2号和4号</p><p class="ql-block">莫觞清故居位于武康路2号和4号,建于1922年,建筑为假三层砖混结构,主体立面对称,中部阳台为半圆形平面,入口立两根塔司干式柱,红瓦坡顶,出檐较浅,开老虎窗,有三个白色烟囱突出屋面,房前有大花园。2005年评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现故居由其曾外孙女、蔡声白外孙女出资回购,改建成家族纪念室。</p><p class="ql-block">与南浔关联:</p><p class="ql-block">莫觞清(1871年﹣-1932年),湖州南浔(双林)人,投资开设或任经理的丝厂曾达10余家,成为上海缫丝业最大的资本家之一。其独资开办的美亚织绸厂有丝织机1200台,为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丝织厂。1926年莫觞清入住武康路,后4号分给女儿莫怀珠和女婿蔡声白居住。</p><p class="ql-block">莫筋清</p><p class="ql-block">蔡声白(1894年﹣-1977年),名雄,以字行,湖州南浔(双林)人,清华学校派遣赴美留学,回国后任美亚织绸厂总经理。他采用现代企业管理法,推动电机丝织业发展,成为上海丝织工业界的领袖人物,并在当时国货运动中扮演重要角色。</p> <p class="ql-block">张乃燕旧居</p><p class="ql-block">地址:上海市延安西路399号</p><p class="ql-block">创立时间:不详</p><p class="ql-block">原址用处:住宅</p><p class="ql-block">现址用处:功能用房</p><p class="ql-block">当年产业关联人:张乃燕</p><p class="ql-block">张乃燕旧居位于淮海西路1487弄49号,此地为其在1938年年至1945年期间的住所。其之前居住于延安西路399号,是一座1931年建成的三层花园洋房,目前在原址建起孙克仁福利院</p><p class="ql-block">与南浔关联:</p><p class="ql-block">张乃燕(1894年﹣-1958年),湖州南浔人,南浔"四之一张家长房长孙,张静江兄长张弁群之子。曾任国立中学首任校长,1933--1935年为驻比利时国特命全权公使</p><p class="ql-block">张乃燕</p><p class="ql-block">改造前的延安西路399号张乃燕旧居</p><p class="ql-block">淮海西路1487弄49号(现上海新村)张乃燕旧居</p><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的延安西路399号张宅房产证</p><p class="ql-block">改造后的张乃燕旧居,现为静安区老年福利院</p> <p class="ql-block">周庆云旧居</p><p class="ql-block">上海市新昌路313号(后划为北京西路318弄)</p><p class="ql-block">建成时间:清末</p><p class="ql-block">原址用处:私人住宅</p><p class="ql-block">现址用处:私人住宅</p><p class="ql-block">当年产业关联人:周庆云</p><p class="ql-block">周庆云旧居位于上海市新昌路313号(原为梅白格路)道达里晨风庐,周庆云于1911年11月19日携家眷迁入。</p><p class="ql-block">1913年他在杭州开办天章丝织厂,1925年为抵制日盐进口,在上海浦东设立五和精盐公司,又投资兴办吴兴、长兴煤矿。</p><p class="ql-block">与南浔的关联:</p><p class="ql-block">周庆云(1864年﹣-1933年),字景星,号湘般,别号梦坡,湖州南浔人,南浔"八牛"之一周家后裔。十七岁中秀才,年轻时经营丝、盐、矿等业,是一代儒商,热心办学,爱好书诗、书画、文物、藏书,一生著作颇丰。他所组织创办的"晨风庐琴会"对中国近代古琴文化艺术的复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上海承德坊</p><p class="ql-block">地址:上海市北京西路340弄</p><p class="ql-block">创立时间:民国初年</p><p class="ql-block">原址用处:私人住宅</p><p class="ql-block">现址用处:住宅</p><p class="ql-block">当年产业关联人:南浔金氏家族</p><p class="ql-block">承德坊位于上海市北京西路340弄5号,内有石库门式洋房住宅4栋和市房10幢。金西厘到上海以后就居住于此。</p><p class="ql-block">与南浔关联:</p><p class="ql-block">金西厘(1890年﹣-1979年),名绍坊,字季言,以号行,湖州南浔人,南浔"八牛"之一金家后代,是我国近现代竹刻艺术史上一位继往开来的著名大师。其撰写了有史以来第一部对竹刻的历史与工艺进行全面论述的著作《刻竹小言》,奠定了今天研究竹刻艺术与历史的学科基础。2019年上海博物馆举办"金石筼筜﹣﹣金西厘竹刻艺术特展",以纪念这位在中国竹刻艺术史上集大成型的人物。承德坊是金家开发的产业。</p> <p class="ql-block">沈尹默故居</p><p class="ql-block">地址:上海市海伦路504号</p><p class="ql-block">入住时间:1946年</p><p class="ql-block">原址用处:住宅</p><p class="ql-block">现址用处:社会科学类名人专题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当年产业关联人:沈尹默</p><p class="ql-block">沈尹默故居位于上海市虹口区海伦路504号,是一座北朝南三层楼房,清水外墙,黑色的门旁悬挂着沙孟海题写的"沈尹默故居"木雕直匾,门厅上方挂着赵朴初先生书写的横额"沈尹默先生故居"。</p><p class="ql-block">与南浔关联:</p><p class="ql-block">沈尹默(1883年﹣-1971年),字中、秋明,号君墨,别号鬼谷子。祖籍湖州南浔(菱湖),1883年生于陕西兴安汉阴,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教育家。他是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历届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1949年后相继担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并参加上海市政协、市博物馆等工作,亲自创建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书法组织﹣﹣上海市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为祖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尤其对中国书法艺术和理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张静江旧居</p><p class="ql-block">地址:上海市思南路70号</p><p class="ql-block">创立时间:1915年</p><p class="ql-block">原址用处:私人住宅</p><p class="ql-block">现址用处:精品公寓</p><p class="ql-block">当年产业关联人:张静江</p><p class="ql-block">张静江故居位于上海市思南路70号。1915年,张静江被孙中山任命为中华革命党财政部长,开始住上海南京路为孙中山筹款,后经辗转多次搬到思南路70号的花园洋房才安定下来。此房离孙中山故居很近,在"周公馆"马路对面。</p><p class="ql-block">与南浔关联:</p><p class="ql-block">张静江(1877年﹣-1950年),名增澄,又名人杰,字静江,别署饮光,晚年又号卧禅,湖州南浔人,南浔"四象"张家后裔,与蔡元培、吴稚晖、李石曾并称为"国民党四大元老"。</p> <p class="ql-block">接轨大上海 唱响"双城"记</p><p class="ql-block">合作的空间,美好的未来</p><p class="ql-block">湖州接轨上海创新合作区</p><p class="ql-block">"上合区"核心范围包括南浔经济开发区、高新区和旧馆街道的部分区域,在功能上分为六大板块,分别是:战略新兴产业区、未来产业区、中央商务区、古镇度假区、品质生活区和旧馆产业新区,已经成为未来产业的成长地,引流复兴的新高地。</p><p class="ql-block">未来产业区和中央商务区总区块面积3.12万亩,区块内分布着南浔高铁站、南浔中心、大象酒店及会展中心、32万方物业的新江南青创部落等一批标志性建筑,目前重点围绕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青创科创等赛道同时对接复旦,哈工大、赛迪、浙大、东华大学等重点院校平台资源,积蓄产业硬实力,牵引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p> <p class="ql-block">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承载着历史的变迁。此次"沪上浔迹﹣﹣上海百年建筑中的南浔记忆"展览涉及的百年建筑,见证了南浔与上海深厚的历史渊源,呈现了百年前上海在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城市建设等现代化进程的缩影,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憧憬。</p><p class="ql-block">近年来,湖州市南浔区委、区政府聚焦接轨上海首位战略,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时代背景下,正致力打造30分钟到达上海的"轨道上的南浔"。以湖州市委市政府批复同意南浔设立湖州接轨上海创新合作区为新契机,我们正努力构建与上海更高等级、更深层次、更广维度的区域协作新格局,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南浔精彩篇章新局面。</p><p class="ql-block">过去的南浔底蕴深厚、富可敌国。拥有大运河和桑基鱼塘系统两大世界级文化遗产,是中国丝绸文化、蚕桑文化、渔文化、湖笔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南浔古镇被誉为"江南六大古镇的封面",是国家5A级景区。南浔名人辈出,早在明代就有"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之称,近代更是涌现了民国奇人张静江、两弹一星元勋屠守锷、中国导弹驱逐舰之父潘镜芙、共和国飞机设计之父徐舜寿等80多位名人巨匠。</p><p class="ql-block">现在的南浔凝心聚力、奋力赶超。改革开放以后,南浔人办市场、做家电、造电梯,创造了很多个全国第一,诞生了我国第一台国产洗衣机(春蕾牌)以及中国第一批家用抽油烟机(铁马牌);南浔被称为"没有森林的木业王国""没有钢铁的电梯之乡"。南浔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被誉为"中国电梯之乡""中国木地板之都""中国湖笔之都""中国淡水鱼之都"。</p><p class="ql-block">未来的南浔优势叠加、潜力无限。南浔是湖州接轨上海的桥头堡,聚力打造湖州接轨上海创新合作区,与省级开发区万亩千亿大平台、省级高新区、省级旅游度假区、长三角泛半导体新材料产业园、三个长三角乡村产业平台等高能级平台形成共振,正在加速集聚形成光电显示、半导体材料、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南浔积极推进沪苏湖高铁等轨道交通建设,形成与上海、苏州、杭州的半小时同轨同城效应,将不断放大"低成本创业、高品质生活"的城市价值。</p><p class="ql-block">我们期待上海与南浔再续前缘,再谱华章!</p><p class="ql-block">此次展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此致以衷心的感谢!由于时间、能力有限,展览中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p> <p class="ql-block">感谢你的到访,关注和点赞!</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agvksl1" target="_blank">寻“蛇”</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afsp3vc" target="_blank">蛇——生肖艺术大展</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al1ues4" target="_blank">上海图书馆馆藏精品馆</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amt6nkp" target="_blank">与时麒鸣</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65frdza" target="_blank">法老的国度——古埃及之二</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