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思园小巧玲珑,景致如画。

夏明全

<p class="ql-block">  退思园位于江苏苏州吴江区的同里镇,是江南园林的代表作之一。它是清光绪年间任兰生在官场失意后,花费十万两银子请同里画家袁龙设计建造的。</p><p class="ql-block"> 退思园以水池为中心,环水一周布置各类景点,相互呼应疏密得当。园中还有许多假山、花木、石舫、亭台、桥廊等建筑,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相得益彰。</p><p class="ql-block"> 退思园的园名寓意着“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取自《左传》之言。在这座私家园林的大门前,低头顺眉的设计,仿佛在检点着园主的内心愧疚。园林的方位由纵向变为横向,为江南古镇留下了一处别具一格的景致。</p> <p class="ql-block">  荫馀堂厅,作为家族中庄重而神圣的空间,专门用于接待尊贵的宾客,以及举办庄严的祭祖典礼和喜庆或哀思的婚丧大事。其室内布置典雅,透露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家族荣耀。往东延伸,则是一座规整的四合院,院落宽敞,布局精巧,与荫馀堂厅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了这座宅邸的核心区域。</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扇坚固而古朴的砖木门,专为防火防盗而精心设计。门扇采用了厚实的砖木结构,外层是密实的砖块,经过特殊工艺处理,既耐火又难以被外力破坏;内层则选用优质的木材,既保证了门的稳固性,又增添了几分温馨与自然的气息。门边镶嵌着坚固的铁条,既增强了门的防护能力,又显得庄重大气。推开这扇砖木门,仿佛踏入了另一个世界。眼前豁然开朗,一片生机勃勃的东园映入眼帘。园内绿树成荫,花香四溢,各种奇花异草争奇斗艳,让人瞬间忘却了外界的喧嚣与纷扰。这里仿佛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让人流连忘返。而这扇砖木门,就像是守护这片净土的忠诚卫士,默默地守护着东园的一切美好与安宁。</p> <p class="ql-block">  畹芗(香)楼,坐落于厅堂之东侧,作为内宅的主体建筑,以其园主任兰生的字而命名,彰显着主人的独特韵味。此楼南北遥相呼应,各展五楼五底之姿,呈现出严谨而和谐的横向对称布局,乃是园主及其家眷颐养天年的温馨居所。</p> <p class="ql-block">  旱船是为客人停轿所用,虽似锦屏障目,但隔而不断。有头无尾的旱船似一艘刚靠岸的客船,将远道而来的客人载到热情的主人家。旱船两旁,分别种了广玉兰和白玉兰。‌旱船旁种植玉兰树的原因‌园主名字叫兰生,名字中有“兰”字,因此种植玉兰树寓意着与园主名字相呼应,不可无“兰”‌。玉兰树不仅美观,还承载着园主的名字寓意,使得整个景观更加富有文化内涵和个性化色彩。</p> <p class="ql-block">  香樟树不仅是一种景观树、风水树,还具有避邪、长寿、吉祥如意的象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在江南地区,樟树也被称为“女儿树”。根据传统,当家中有女儿出生时,父母会在家门前种植一棵樟树,这棵树被视为对女儿的祝福和期盼。樟树伴随着女儿成长,当女儿出嫁时,樟树会被砍下制成箱笼等作为陪嫁,寓意着父母对女儿的美好祝愿,希望她与丈夫百年好合、长长久久。</p> <p class="ql-block">  退思园中的岁寒居,其建筑布局面阔三间,进深达六界之深,上方覆盖着古朴的小青瓦屋面,屋脊则采用了精致的纹头脊设计,与相邻的迎宾馆巧妙相连,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雅致的园林画卷。</p> <p class="ql-block">  坐春望月楼,静谧而雅致,专为亲朋好友驻足而设。此处环境幽美,四季如春,绿意盎然,仿佛春意常驻,不随岁月流转而逝。楼外月光皎洁,与楼内温馨灯光交相辉映,共筑一幅人间美景,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攀登二层为退思园揽胜阁,它位于退思园中园春望月楼东侧末端,是一座不规则的五角形楼阁。从东园内放眼望去,揽胜阁与水香榭相邻,是退思园园内几个登高览胜之处,与“天桥”和“菰雨生凉”轩一起,被誉为退思园“三绝”。</p> <p class="ql-block">  在江南水乡,船是主要的出行工具,而退思园中的石舫“闹红一舸”更是引人注目。这艘石舫漏窗暗廊如锦屏障目,舷侧水面倒影浮动,与两侧的坐春望月楼、揽胜阁、迎宾居、岁寒居等建筑相映成趣,令人感受到小舟荡湖的情趣。</p> <p class="ql-block">1986年,美国纽约斯坦顿岛植物园以退思园为蓝本,仿建了一座面积3850平方英尺的江南庭园,取名“退思庄”。这种跨越千山万水的仿建,使得江南的园林之美能够在世界的另一端绽放。</p> <p class="ql-block">  退思园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园林,更是一段承载历史的时光长廊。每一步,都是在感受着千年文明的沉淀;每一朵花,都是在述说着主人的心情,园中的建筑和景观充满了诗情画意和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在退思园中,水香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景点,它以其独特的风光和魅力成为了游客们争相拍照留念的地方。水香榭位于退思园的东南部,是一座临水而建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  退思草堂是园中的主体建筑,风格清淡素雅,体现了“退则思过”的主题。这个堂名取自《左传》中的“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寓意着在退隐之后仍需反思和自我提升。堂前有一个石铺的宽敞露台,可以环顾内园景色,台临荷花池,既可观赏水殿风来珠翠香的幽趣,又可凭栏观鱼,体验庄子濠梁观鱼的雅韵。</p> <p class="ql-block">  退思园的设计充满了跌宕起伏的艺术感。尤其是后花园的长廊及亭台楼阁,都以水池为中心贴近水面临水而建,小巧精致、趣味横生,令游人仿佛置身于连续不断的山水画卷之中。</p> <p class="ql-block">  古时是水陆通行地,可通往京河大运河。现在用墙封了。</p> <p class="ql-block">  菰雨生凉贴水而筑,中置大镜,镜前设湘妃榻,炎夏卧榻于镜中赏景,也生凉意。</p> <p class="ql-block">  顺着水边的回廊,走出退思园的小门,转头可见门楣上额有一方砖雕,题有“留人”二字。细看“人”字,一撇一捺之间颇值玩味。近看“人”字,还会发现一捺的右端有浅淡的两点,整体看像“心”字。主人不仅想留人,更想留住来的“心”!</p> <p class="ql-block">退思园属于宅园并行,但不仅有宅和园,在其宅和园之间还有一个过渡性空间—庭,由西宅、中庭和东园三部分构成,呈现一种人工向自然的演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