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在我国北方冬季的室外,天寒地冻,万物凋零。但却有两种植物会悄然绽放,这就是蜡梅和梅花。尽管它们花型并不娇艳,也没有绿叶的衬托,但它们这种迎风傲雪、不惧严寒的性格,却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赞赏。我也非常喜欢这两种花,但同时也总有一种疑惑,这两种花无论从花瓣的质感和花期上都有所不同,但为什么人们都称它们为“腊梅”呢?查阅有关资料,才搞清楚了它们各自的“身世”和其中的缘由。蜡梅不是梅花,“腊梅”是蜡梅和梅花的统称。</b></p><p class="ql-block"><b> 首先,蜡梅和梅花在植物学分类上完全属于两种不同的植物,它们既不同科也不同属。蜡梅属于蜡梅科蜡梅属的落叶灌木,而梅花则属于蔷薇科杏属的小乔木。</b></p><p class="ql-block"><b> 其次,蜡梅和梅花的花期不同,在室外自然环境下,蜡梅的花期一般比梅花早1~3个月,且花期较长(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方温差较大,花期也存在较大差异)。蜡梅通常在初冬开放,而梅花则通常在冬末初春开放。依本人观察 ,北京地区的室外,蜡梅花期一般在11月下旬到次年3月,梅花花期一般在当年的2月到3~4月。</b></p><p class="ql-block"><b> 再则, 蜡梅和梅花的香气和花色、花型不同。蜡梅花色多为多为黄色,香味较为浓郁,花瓣的“蜡”质感很强,比较硬;而梅花的花色有粉红色、红色、白色等颜色,还有花萼为绿色的绿梅,梅花香味较为淡雅,花瓣的“纸”质感很强,比较软。</b></p><p class="ql-block"><b> 由于蜡梅和梅花的花期有一段时间重叠,且正处于寒冬腊月、春寒料峭的深冬和初春时节,人们(尤其是一些文人墨客的诗文中)将它们都称之为“腊梅”、“寒梅”,因此,“腊梅”实际上应是蜡梅和梅花的统称。</b></p><p class="ql-block"><b> 蜡梅和梅花有着不同的应用和象征意义,在文化和园艺中都有重要的地位。蜡梅常用于冬季的观赏,其浓郁的香味和俏丽的花朵为冬日增添生机;梅花则以其坚韧不拔的精神象征着高洁和坚强,常与松、竹并称“岁寒三友”。</b></p><p class="ql-block"><b> 在我们小区的绿化带中,枝杈交错地生长着一株蜡梅和一株梅花,目前,蜡梅已经基本全部开放(从去年12月份开始陆续开花),梅花目前则仍处于含苞待放阶段。等到梅花也盛开之时,“二梅同框”应该更有一种上佳的观感和意境。(本篇中选取的几张“二梅同框”的照片为去年春节过后所拍)</b></p><p class="ql-block"><b>……………………………………………</b></p><p class="ql-block"><b> 也许是巧合,今天(2月17日)是我五十四年前上山下乡出发的日子。务农十年,青春年华;酷暑严寒,斗地战天;没有怨悔,只有回忆。借此拙文拙照,纪念一下。</b></p> <p class="ql-block"><b>以下为去年春节后拍的“二梅同框”。</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