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元宵节后,冷空气也吹过去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2.13那天,</span>艳阳高照,气温5—10度。一早<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span>就出发去植物园的灵峰山探梅。</p><p class="ql-block"> 新年伊始,“金蛇献瑞,梅满灵峰”灵峰探梅花事活动在杭州植物园拉开了帷幕,灵峰探梅相传已久,与孤山、西溪并称为西湖三大赏梅胜地之一。</p><p class="ql-block"> 一年一度的“灵峰探梅”是杭城人早春的一大盛事,从“一枝独秀报春来”到“红粉绿萼遍地开”,梅花把我们一步步带入春天。当灵峰的梅花云蒸霞蔚,竞芳争艳时,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百亩梅园,秀枝横逸,百态千姿,“入山无处不花枝”的景观,漫步其中,暗香浮动,别有一番情趣。</p><p class="ql-block"> 植物园是专业培育花树的基地,园内有5000多株梅花,包括百余个不同的梅花品种。这些梅花主要分布在灵峰景区周边,如蜡梅园、品梅苑、笼月楼、掬月亭等地。</p><p class="ql-block"> 植物园宫沙红、绿萼、白、粉色的梅花按照花期分块排列、栽培,有的地方已绽放80%,有的地块只有花蕾,甚至还有5-6份开放的异种稀有梅花,这样布局可确保很长一段时间内均有花可赏,看来确实是术有专攻了!</p> <p class="ql-block">🔽“金蛇献瑞,梅满灵峰”是这次赏梅节主题</p> <p class="ql-block">🔽灵峰探梅路线简图。我这次探梅路线是采取先远后近的方法,即先去灵峰,后去品梅苑,然后从青芝坞出来,乘车回家。</p> <p class="ql-block">🔽植物园内指路标志。</p> <p class="ql-block">🔽“香自幽谷”回廊靠近植物园西北入口,是一个供游客休息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植物园西北入口处的亭子的是掬月亭。道光年间,浙江有个地方官固庆主持了灵峰的首次种梅。这次盛大的活动,现在能在灵峰掬月亭的石碑上看到记载,于是固庆成了“灵峰补梅”第一人。</p><p class="ql-block"> 此亭为1987年新建,意在保护亭内道光年间所刻“重修西湖北山灵峰寺碑记”石碑,以及其右下之“庚岭老友”古梅,同时因其处于掬月泉旁故名“掬月”。亭前可见 “一树梅花一树诗” 的盛景。</p><p class="ql-block"> 亭中有两组楹联,其中一组集名句曰:“莫对青山谈世事,此间风物属诗人”。清隐散逸之感沁人心脾。</p> <p class="ql-block">🔽“庾岭老友”古梅树栽在花盆中,四字由著名左书书法家费新我题写,老梅树干中间已空,却依旧花开如故,精神劲儿十足!</p> <p class="ql-block">🔽笼月楼是一栋二层的清末民初的仿古建筑,<span style="font-size:18px;">东侧挂“笼月楼”匾额,</span>朝南匾额挂“眠云堂”三字。</p> <p class="ql-block">🔽灵峰探梅。</p><p class="ql-block"> 灵峰是先有寺庙,再有梅花的。北宋以前,它还不叫灵峰,而叫“鹫峰”。晋开运年间,吴越王在此建了一座“鹫峰禅院”,宋治平二年改名“灵峰寺”。传言苏东坡来打过卡:“灵峰山下宝陀寺,白发东坡又到来。”</p> <p class="ql-block">🔽品梅苑是景区里唯一用围墙围起来的院子,是灵峰精品梅花聚集之地,这里的梅花历史悠久,树形古老,造型奇特。大绿萼、垂枝梅、龙游梅、杏梅等稀有的梅花品种汇聚于此。</p> <p class="ql-block">🔽香雪亭。</p> <p class="ql-block">🔽品梅苑赞梅轩内有一个有关各种梅花品种、食用价值、历史文化等科普知识介绍,现取三幅供有兴趣的美友看看。</p> <p class="ql-block">🔽梅名:</p><p class="ql-block"> 梅花又名“五福花”,是象征着快乐、幸福、长寿、顺利、和平的化身。人们喜欢用有“梅”字样的名称。据考“梅”姓从殷商时代就有了。其它:如气功有“梅花桩”;棋类有“梅花谱”;曲艺有“梅花大鼓”、福建南曲“梅花操”、安徽安庆地区戏曲“黄梅戏”;古占法有“梅花数”等。</p><p class="ql-block"> 具“梅”字的地名、河流名、官名、石名、酒名也不在少数,如梅州、梅县、梅山、梅里、梅城、梅岭、梅溪、梅禄(回纥官名)、梅花江、梅花碑、梅醞(酒名)等。此外,人名、书斋、商标、企业等等。用“梅”字命名的,就更多了。如宋代诗人王十朋,号梅溪画家朱屺瞻建“梅花草堂”;齐白石有“百梅书屋”等。当前一些企业,纷纷挂出“香雪海冰箱”、“红梅味精”、“梅花实业公司”、“梅花电子集团公司”等牌子。在文艺界,还设有“梅花奖”等等。</p> <p class="ql-block">🔽梅曲和梅戏(略,有兴趣的美友可放大观看)。</p> <p class="ql-block">🔽梅花与园林:</p><p class="ql-block"> 梅花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曾长期独领风骚,在现代园林造景中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应用形式之一是建立梅花专类园,梅花生性怕涝,故梅花专类园应建立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灌溉便利的小丘岗地。梅花为长寿花木,以古朴苍劲见胜,因此建园时应移植一批大梅和几株百年以上的古梅以奠定基础。梅花品种多色彩丰富,宜将相近品种和花色者成片种植,以形成鲜明对比。</p><p class="ql-block"> 梅花还可以与其它植物组景,最有名的是有“岁寒三友”之称的松、竹、梅和“四君子”之称的梅、兰、竹、菊。配置“岁寒三友”时,以苍松作背景,以修竹为客景,把梅花这一主景衬托得分外精神。配置“四君子”时,以竹为背景,兰花、寒菊作为地被植物衬托梅花,冬景分外清丽。</p><p class="ql-block"> 梅花还可配奇石,朴素简洁,亦别有一番韵味。奇峰怪石因梅而活,铁骨梅花则借石更艳。梅花配草坪则是近年来流行起来的新的配置方式,在平阔的草坪中配置高大的梅树,可以打破草坪的单调。还可选树形古朴枝干苍劲的大梅树孤植于草坪,衬以蓝天、白云草地,孤梅的姿色韵尽显无遗。</p> <p class="ql-block">🔽以苍松作背景,梅松相配照别有一番韵味。</p> <p class="ql-block">🔽以修竹为客景,把梅花这一主景衬托得分外精神。</p> <p class="ql-block">🔽“百梅图”有一百位历史名人题写的“梅”字,其中有毛泽东、乾隆、柳公权、颜正卿、王羲之、齐白石、郑板桥、吴昌硕等名家书法。</p> <p class="ql-block">🔽植物园北侧有一个叫“瑶台”的亭子,因为地处偏僻且地势陡峭,平时很少过去,这是个绝佳的赏梅点,“瑶台”得名于李白的诗句:“若非群玉山头现,会向瑶台月下逢”。瑶台上还有楹联两副,其中一副是:雪骨冰魂,贯耳笛声追李白;暗香疏影,抒怀诗梦念林逋。“贯耳笛声”出自李白的诗句:“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以下照片3张)。</p> <p class="ql-block">🔽去最高点掬月亭途中有“曲水流春”石。</p> <p class="ql-block">🔽已有百余年树龄的七星古梅和梅花花期有部分重合,产生了“二梅争艳”的奇观。这也是灵峰探梅的一大特色。</p> <p class="ql-block">🔽在灵峰山附近,人山人海,都是赏梅的人群,长枪短炮,都是摄影爱好者。我们一边拍摄一边闻着阵阵扑鼻梅香,真是满载而归,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熙熙攘攘的赏梅、拍梅游客云集(以下4张照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