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烽火岁月,永恒的记忆</b></p><p class="ql-block">文/罗山星星</p><p class="ql-block"><b>烽火当年岁月悠,青春壮志赴边州。</b></p><p class="ql-block"><b>枪林弹雨心无惧,铁血深情梦里浮。</b></p><p class="ql-block"> 46 年前的今天,1979 年 2 月 17 日,那是一个让历史铭记的日子,中国人民解放军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战火燃起。而对于我来说,这更是一段刻骨铭心、永生难忘的经历。</p> <p class="ql-block">视频来源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 那时候,我们正值青春年华,怀揣着满腔的热血和报国之志,毅然投身军旅。还记得我们换上崭新军装的那一刻,从罗山出发的大巴车上,坐着二十多名充满朝气与憧憬的新兵。我们尤店公社来自不同的大队,管塘大队有我张新,还有沈家立、张克俭;尤店公社双楼大队有王清营、李荣约;田塘大队有刘道顺、李玉升;罗塘大队有徐玉成,潘竹林;李店大队有顾友恩;顾寨有王春、顾振刚、徐德宏。还有东卜乡的张胜献,县城的张家立、王传意、龚林、戚建强、赵国胜,以及通过各种关系一同入伍的信阳许向党、郭庆明、韩新强、甘一红,郑州的张登锋。</p><p class="ql-block"> 前来接兵的是我们七六八医院的管理员赵先哲,我第一次见到接兵首长走来,那可爱可亲的面容,威严神圣的表情,令人肃然起敬。笔挺的军装,英姿飒爽,让人羡慕不已。每一步都透着坚定,每一瞥都充满力量,后来到了部队才知道,赵管理员在医院战友们都叫他赵哈哈,因他不笑不说话,多才多艺,他是个开心快乐之人,他骑着三轮摩托车,背着手风琴在医院也不知迷倒多少人。</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一班二十三人同车前往鲁山县大山里某仓库训练,新兵训练的日子紧张而又新鲜。对于多数战友来说,一切都是那么艰难,但我因为在民兵训练过,正步、打靶都表现出色。想起在乡里,大队民兵营长汪元国带回的子弹让我们尽情打靶,(那时部队子弹管理的不严),比赛用的也都是实弹,甚至比在部队里打的实弹还多。那段日子,虽苦却充满快乐。</p><p class="ql-block"> 然而,训练才进行了 20 多天,我们就接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七六八 野战医院首长的紧急通知,命令我们结束训练,立即返回部队。因为我们 七六八 野战医院接到了中央军委的命令:一级战备。</p> <p class="ql-block"> 当我们这些新兵踏入野战医院时,看到的是全院没有了住院病人,各科室都在紧张地整理医疗器械并打包。我们也迅速投入到了紧张的战前训练中,外科内科都在争分夺秒地练习战地急救知识,炊事班在苦练如何打灶、如何散烟。我和张家立、张跃武、潘竹林,赵国胜,被分配到了医院警卫班,当时的班长是唐玉平,副班长黄志红。那时候,站岗都配带着真手枪,医院的多种医疗器械都整装待命,战友们夜不脱衣,合衣而睡,军大衣就当作被子。因被子也打包了,随时准备出发。</p> <p class="ql-block">警卫班当年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在那些紧张的日子里,医院和南阳地方关系融洽,天天没事就一起看电影。大礼堂里的战前动员,激动人心,让人心潮澎湃,但作为新兵的我们,内心也难免会有紧张。毕竟,前方炮声隆隆,战争的硝烟弥漫。</p><p class="ql-block"> 然而,我们没有退缩,我们勇敢地参战,积极救护伤员,投身于血与火的考验。在枪林弹雨中,我们见证了战友间的生死相依,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多少年轻的生命,在战场上绽放出最后的光芒,永远地长眠于那片土地。</p><p class="ql-block"> 对越自卫反击战胜利的庆功大会上,激动的场面至今仍在心中永存。那一张张充满喜悦与自豪的脸庞,那胜利的欢呼与泪水,是对英勇无畏的战士们最好的褒奖。</p> <p class="ql-block"> 时光穿梭,快如电掣,一晃 46 年过去了。但那段烽火岁月,那些并肩作战的战友,那份为了国家和人民的无畏奉献,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那些为了国家安宁、人民幸福而付出生命的战友。他们的牺牲,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繁荣;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铭记这段历史,缅怀那些逝去的战友,珍惜当下的和平,为了更加美好的明天,继续努力,奋勇向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