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与火的缠绵---2023年冰岛行 三 (July 8~23, 2023)

似水流年

<p class="ql-block">July 10, 2023, 彩虹山(Brennisteinsalda) + Day one of Laugavegur Trail</p><p class="ql-block">昨晚近十二点才入睡,钻进睡袋时,天色依旧明亮,周围的喧哗声依旧不绝于耳。有些人刚到营地,一边搭帐篷一边交谈,我本以为在这样的环境下---天这么亮,四周如此嘈杂,我肯定会辗转难眠,没想到不久便进入梦乡,看来这些天我确实缺觉。</p><p class="ql-block">夜半醒来,见外面天光大亮,我心里一惊,想着“糟糕,睡过头了” ,以为时候不早了,抓过手机一看,才睡了不到两个小时,顿时松了口气。心里想着即将开始的温泉之路,心中充满了期待,兴奋得恨不能立刻钻出帐篷背上背包踏上征途,折腾了半天,方才沉沉睡去。</p><p class="ql-block">睡梦中仿佛听见闲人和晓莹在说话,我迷迷糊糊钻出帐篷,太阳已经高高升起,这次真的是睡过了。看看时间,其实也才不到六点,一多半人已经在拆帐篷了。</p><p class="ql-block">

昨天因为风景美(不时停下来照相),时间紧(开始跟护林员走得太慢,后来照相又花费了太多时间),错过了彩虹山环线,今天正式上路前,我们要先绕道去走彩虹山,而今天也是整条线最tough的一段,今天全程几乎都在爬升,今晚的营地是全程最高点,据说暴露感强,风大,气温低,昨晚在营地管理处查询天气,得知今天下午将变天,有可能下雨,我们都希望早点出发,赶在下雨前到达营地。搭好了帐篷,下刀子也不怕啊。</p><p class="ql-block">洗漱,吃饭,收拾帐篷,打包,再将昨晚压帐篷的石头归位,一切完成,找到起点步道标志拍照留念,七点半开始上路,出发时晴空万里,风轻云淡。</p> <p class="ql-block">沿着黑色火山熔岩走了不到十分钟,空中已乌云密布</p> <p class="ql-block">很快,乌云散去,天空又开始放晴,冰岛的天气实在是善变,难怪冰岛人常说,如果你不喜欢此刻的天气,那就等五分钟再说。</p><p class="ql-block">走过一个转角,我们眼前又是一片全新的景象,由一堆堆黑色火山灰堆积而成的小丘,已被青翠的苔原与五彩斑斓的流纹岩所取代,绿色苔藓如精灵的长发,悠悠地在水中浮动,我们就这样,一步步走入画中,走进起初神赐予摩西的应许之地,那块美善的迦南地。</p> <p class="ql-block">绿色的苔原上一朵朵白色小花吸引了我们的注意,每一株上都顶着一个小小的洁白绒球,如散落在绿色绒布上的一粒粒明亮的珍珠。</p><p class="ql-block">事实上,这些植物并不是花,而是北极棉花草(Arctic cottongrass),而那一朵朵可爱的白色绒球也并不是装饰,而是他们繁衍生息的工具,是保护种子免受严寒冻害的天然屏障,在这严酷的极地环境中,这些小小的绒球是他们生命延续的希望。</p><p class="ql-block">这些北极“雪绒花”,是北极一种独特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因为她们长的像小羊的胡子,又被称为“东方羊胡子草”。为了适应极端的气候,北极“雪绒花”选择在北极短暂而宝贵的夏季完成它们生命的轮回——在这温度稍高的时节,它们盛开、结果、将生命传承。</p><p class="ql-block">北极原住民因纽特人巧妙地利用北极棉花草,将其柔软的绒丝做成油灯的棉芯,与海豹油脂混合后,便成了蜡烛,以供他们生火、照明及取暖之需。在这片极寒之地,北极棉花草不仅是大自然的奇迹,更是几千年来因纽特人生存智慧的累积。</p> <p class="ql-block">一个小时后,我们走到了彩虹山(Brennisteinsalda)脚下,爬升开始了,五彩的山峰渐渐出现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Brennisteinsalda在冰岛语中意为“硫磺波“,这里到处流淌着色彩:红色的铁沉积物与黑色的熔岩交织在一起,宛如火与暗夜的对话;黄色的流纹岩与蓝色的火山灰交替出现,仿佛是晨曦与暮色的交汇;而那一片片绿色苔藓,如天鹅绒般优雅地点缀其间,为这幅辽阔的图景增添了一抹生动的绿意。这些色彩并非偶然,正是冰岛独特的地质活动,强烈的火山运动以及不断变化的地壳运动,孕育了如此奇特的自然景观。矿物质与火山灰的交融,赋予了这片土地无与伦比的层次感。阳光下,每一道起伏,每一处转折,都散发出迷人的光彩,令人心醉。</p> <p class="ql-block">九点半钟,我们离开彩虹山,经过这一段雪坡,走上温泉之路,步道上开始出现其他嗨客的身影。</p><p class="ql-block">刚刚在彩虹山我们没有遇到一位嗨客,大概因为时间太早,中午从雷克雅未克出发的巴士到达后,这条步道又将热闹起来。</p> <p class="ql-block">熟悉的臭鸡蛋味再次弥漫在空气中,蒸汽如云雾般飘渺升腾,氤氲的白雾缭绕在空中,地面上泉水涌动,偶尔还会发出低沉的声响,宛如大地的叹息,这些隐匿在高地间的天然地热,通常被坚硬的火山岩围绕,这里有冰岛最为原始的地貌,充满了神秘,也充满了荒凉的美与野性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走上温泉之路后,我已在心中默默地同蓝峰与彩虹山做了告别,所以,当那些五彩缤纷的山峦再次出现在我眼前时,你可以想见我心中的激动,无论你走到哪里,这些彩色流纹岩山脉都会闪闪发光——无论你见过多少次,你都像第一次看到它一样,依然在他的色彩中迷失,依然被他的美丽触动。</p> <p class="ql-block">半个多小时后,我们的好运终于用完了。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乌云再次堆积,厚重的云雾笼罩了周围的一切,彩虹色的山峦,蒸腾的地热,都自我们的视线中消失,我们眼前,只有白茫茫一片,空气中也弥漫着湿冷的气息。</p><p class="ql-block">无法观景,我们索性埋头专心赶路,此时我们距离山顶最高营地,还有4.5公里。</p> <p class="ql-block">当密集的地热再次出现时,我们距离最高山屋,只剩最后一个爬升</p> <p class="ql-block">前往山顶木屋的途中,我们经过一个玛尼堆,石块间嵌着一块铭文,上面写着“in loving memory of Ido Keinan, who passed away in a blizzard so close to the safe hut nearby yet so far at only 25 years old, June 27th, 2004”</p><p class="ql-block">这是为了纪念一位名为Ido Keinan的以色列女性,她于2004年6月在此徒步时因遭遇极端天气而不幸遇难。</p><p class="ql-block">Ido 当时年仅25岁,独自一人徒步冰岛的广袤高地,却未曾料到这片自然的美丽背后潜藏着巨大的危险。她在遭遇暴风雪,低温以及迷失方向后,受困于此,最终因失温而不幸丧命。在她遇难几天后,搜救队在此找到了她的遗体。</p><p class="ql-block">2004年六月底,冰岛已进入夏季,但是冰岛夏季的暴风雪依然带走这个25岁女人年轻的生命,而那时,她距离Hrafntinnusker山屋只有不到一公里。</p><p class="ql-block">尽管冰岛内陆高地的美丽与神秘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嗨客,但这片区域也以其险恶及不可预测的天气而闻名,尤其是在春末夏初,强风,低温和突然的暴雨常常让不熟悉环境的嗨客们搓手不及,来之前在网上看到若干由于准备不足,迷路,失温而不得不中途退出的故事。在冰岛徒步,一定要做好防寒准备,即使是在夏季,同时也要准备一个靠谱的导航工具,以防迷路。</p> <p class="ql-block">风夹杂着雾气呼啸着穿过我们的头顶,从四面八方向我们逼近,仿佛要将一切吞噬。呼号的大风抹去了周围所有的景象——无论是苍茫的天际,还是遥远的地平线,甚至包括时间本身。视线所及之处,唯有几米远的空间,而其他一切都被风与雾吞噬,变得模糊不清,仿佛置身于一个超越现实的迷雾中。</p><p class="ql-block">冰岛的气候因墨西哥湾暖流与来自北极的寒流交汇而极为多变,带来了常年不断的暴风雪和雨水。天气的多变,让这片土地充满了无常与挑战。风,是冰岛的特产,是这里的生命与脉动。它时而温柔,时而猛烈,永远在不经意间改变着你的方向与心境。</p><p class="ql-block">在这个人均诗人最多的国度里,风与自然景观不仅塑造了人们独特的生活方式,也锻造了人们刚硬却富有诗意的生命力。冰岛的高山、海洋与大风共同构成了生存的挑战,正是这些磨砺,才让这里的人们在风雨与波涛中找到坚韧与优雅。正如那句古老的诗句所言,“风暴中有诗,寒冷中有美”。在这片荒凉与苍茫的土地上,冰岛的风造就了冰岛人粗犷而诗意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十二点半钟,我们爬上山顶,远远看见不远处的山坳间那几间红色木屋,那一抹红色在茫茫白雾中尤其显眼,这就是温泉之路途径的第一个山屋Hrafntinnusker, 冰岛语意为“黑曜石的碎片”(由“hrafntinna”黑曜石和“sker”碎片两个词组成),因附近丰富的火山岩及黑曜石而得名。Hranfntinnusker 山屋是整条线路上海拔最高的山屋。</p><p class="ql-block">山屋的规模并不大,设施也比较简陋,因为不通车,垃圾必须随身带走,以保持营地的整洁。</p><p class="ql-block">山屋附近有一片比较平整的砂石地,嗨客们以当地特产“黑曜石“围成了一个个小小的营盘,以抵御风沙的侵袭,有些营盘两两相连,甚至三四个连在一起,我们忍不住笑称,这里是豪宅,有四间卧室,正好能容下我们四人。</p><p class="ql-block">刚刚中午,已经有人在此搭建帐篷了。离营地不远处有两个景点,一个是冰洞,另一个是一座一千多米高的小山,距离营地只有一,两英里路程。我们原本的计划是今晚住在这里,如果有时间的话,去这两个景点看看。可是,看看眼前的天气,即使我们走过去,可能也无法看到太多景色。</p><p class="ql-block">营地的布告牌上显示这里今晚将有雨,大风大雨,又是路线最高营地,可想而知今晚我们在这里会有多艰难。</p><p class="ql-block">如果我们留在这里,接下来几个小时该如何打发?阳思建议我们继续往前走,走到下一个营地,位于湖边的Alftavatn营地,距离这里12公里,那个营地地势较低,或许风会小一些?(事实证明这个假设很不靠谱)。雁子赶紧接腔,这个主意好,这样我们可以提前出山,早点回去看火山。</p><p class="ql-block">晓莹和闲人都有些犹豫,晓莹膝盖不好,想着接下来的下坡路,心中有些忐忑,闲人只想赶紧钻进帐篷里去睡觉,在我们讨论去留之际,她已经趴在桌上打起盹来。不过在喝完几口热汤面后,大家又都打起了精神,意识到今晚山顶的天气将会极其恶劣---大风,大雨,低温,我们决定遵从阳思的建议,去山下湖边碰碰运气。</p><p class="ql-block">回来后得知有一对来自台湾的年轻人晚上在这里扎营因为保暖衣物带的不够,差点冻死,庆幸我们选择了继续前行。</p> <p class="ql-block">吃完午餐,稍作休息,一个多小时后,我们打起背包,继续南行。</p> <p class="ql-block">下午两点多钟,我们再次经过一座石头堆成的玛尼堆,中间依然镶嵌着一块纪念碑,以纪念一位在此遇难的男人,来自冰岛的男人。</p><p class="ql-block">Svavar S Tomasson是另一位在冰岛高地徒步时不幸遇难的嗨客。</p><p class="ql-block">2014年8月,Svavar与他的朋友们一起前往兰德曼纳劳卡高地进行一次为期数天的徒步,他们在这里遭遇了极端天气,风暴遮蔽了原本清晰的路径,他和朋友们失去了方向,Svavar在寻找山屋时迷失,最终因失温和疲劳不幸遇难。</p><p class="ql-block">冰岛内陆高地的天气变化是如此无常,在短短几分钟内就会发生极大的变化,从温暖的阳光转变为强烈的风暴,暴雨和低温也常常会毫无预警地来袭,即使生长在此的冰岛本地人,也难逃其魔爪。</p> <p class="ql-block">这次出来,不幸犯了新手常犯的错误,我脚上穿的,是一双新鞋,走之前几周刚买的La Sportive防水徒步靴。虽然之前穿过他家的越野跑鞋,觉得挺不错的,但这是我第一次尝试他的徒步鞋。由于时间紧迫,我并没有充分“break-in”,行前只是简单地走了几条短的步道而已。</p><p class="ql-block">上午大多数路段都是爬升,我并没有感到任何不适,而从山顶黑曜石山屋走到山脚下湖边山屋,全程下坡,有些路段还颇为陡峭,因为鞋头太窄,下坡时整个脚掌往前冲,导致鞋头不断挤压脚趾,不断摩擦,大脚趾被磨破,每走一步都疼得钻心,先是左脚,接着是右脚,只能以创口贴暂时缓解疼痛。</p><p class="ql-block">好在接下来两天的路都比较平坦,虽然说一马平川有些夸张,但至少没有这样陡峭的下坡,偶尔有些短下坡,我便一路小跑,以减轻对脚趾的摩擦。教训就是,以后走长线,一定要保证一双合脚的鞋,尤其不能随便尝试新鞋。</p> <p class="ql-block">从Hranfntinnusker山屋走到Alftavatn, 12公里一路下坡,途径冰岛众多自然景观,火山与冰川纠结缠绵,地热,温泉,湖泊点缀其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Kaldaklofsjokull冰川,冰岛语意为“冷峭的冰川”,他属于冰岛最大的冰川,瓦特纳冰川(Vatnajokull)的一部分,以及冰岛第四大冰川,也是冰岛最活跃的火山之一----Katla火山的冰盖,Myrdalsjokull冰川,Myrdalsjokull的冰河和冰裂缝极为壮观,你能看到不断从冰川底部流出的水流,带着冰雪融水的清凉感,冰瀑布从陡峭的悬崖边垂直而下,呈现出一种原始的美感。</p><p class="ql-block">接近湖边营地时,地热活动愈发活跃,温泉水喷发出的雾气及汩汩冒泡的蒸汽孔,时常出现在眼前。高温,酸性蒸汽和富含各种矿物质的温泉水在岩石与土壤表层形成缤纷的色彩:雄黄的蜜糖橙、硫化汞的莓果红、硫磺、二氧化硅和铁元素带来的香槟黄、奶油白和胭脂红,各种颜色纷繁复杂,一次次冲击着你的视觉,挑战着你的审美。</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气喘吁吁地爬上另一座山头,我们都停下脚步,喘着粗气,惊讶地望着下方,那里,翠绿的群山起伏,我们仿佛来到了另一个世界,青翠的山谷间,嵌着一块湛蓝色璞玉,那便是我们今晚的营地。</p><p class="ql-block">风越来越大,天也越来越冷,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气味。几点水滴打在脸上,我疑惑地抬起头,天上浓云密布,雨,终于还是下来了,且越下越大,在我们尚未到达营地时。</p><p class="ql-block">我们手忙脚乱地放下背包,从包里取出雨衣雨裤,大风,低温,潮湿,失温的三大要素俱全,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尽可能保证自己不被雨水淋湿,在自然面前,人是如此的脆弱渺小,不堪一击。</p> <p class="ql-block">一个小时后,我们走到了河边,这是我们在温泉之路上遇到的第一条河---Grashagakvisl 河,冰岛语意为“灰色草地上的河流”,它源自内陆高地雪山融水,随着季节的变换,河水的温度与流速亦不断变化。春夏两季,由于积雪融化的影响,河水的水位也因此大幅波动。</p><p class="ql-block">刚刚在路上遇到几位同我们反向而行的嗨客,彼此探询前方的路况,很快,话题落到了这条河上,</p><p class="ql-block">水深吗?我们的第一个问题</p><p class="ql-block">还好啦,不是很深,刚到膝盖,他们回答道,语气轻松</p><p class="ql-block">我看了看他们高大的身形,脑补河水漫过我膝盖的画面,心中暗想,我的腿可没有你们那么长</p><p class="ql-block">水冷吗?我们的第二个问题</p><p class="ql-block">啊呀,你看这里到处都是地热,温泉,这里的河水怎么会冷?他们笑着说,见我们满脸疑惑,又赶紧补充,开个玩笑啦</p><p class="ql-block">不过,即使水再冷,我们也不怕,因为我们有秘密武器。</p><p class="ql-block">来之前听说温泉之路总共需要过五条河,河水冰冷刺骨,我们为此特意去亚马逊上采购了及膝防水袜,加上涉水鞋,雨裤这两件防水利器,再深再冷的河水我们也不怕。</p><p class="ql-block">当下伙伴们再无多言,从背包里取出防水装备,开始换装,我买的水袜只到膝盖,担心水过深弄湿裤子,我便在徒步裤外面套上雨裤,再将裤腿塞进水袜里,这样,再深的水也不怕了。</p><p class="ql-block">闲人动作最快,很快换好水鞋水袜,轻松走过河去,紧接着晓莹也顺利过河。我将徒步鞋绑在背包上,穿着水鞋水袜与雨裤,慢慢踏入冰冷的河水。河中疏疏落落地散布着一些不规则的石头,水浅的时候,或许可以踩着这些石头过河,由于河水较深,在这些石头附近形成些许小小的落差,水流也因此变得更加湍急,我小心翼翼寻到石头上游河面较宽的地方,撑着登山杖,一步一步,慢慢走到了河对面。</p><p class="ql-block">转头只见阳思正大步流星地朝我们走过来,吓得我们大叫“慢一点,慢一点走”,话音未落,她的水鞋已经被湍急的河水冲走。她下意识地弯腰想捡回鞋子,我们赶紧叫住了她,以防她被河水冲走,毕竟,鞋子丢了可以再买,人身安全才是最重要的。</p> <p class="ql-block">近七点钟,我们终于在风雨交加中抵达湖边的Alftavatn营地。Alftavatn, 这个名字在冰岛语中意为“天鹅湖”(Alfta是“天鹅”,vatn为“湖”),因湖区曾是天鹅栖息之地而得名。</p><p class="ql-block">营地很大,很美,周围群山环绕,并伴有大片的平原与起伏的丘陵。只可惜天气不好,远处的雪山与近处的湖泊都被笼罩在一层迷雾中,看不真切。</p><p class="ql-block">我们到的太晚,湖边草地上已经立起了 数十顶帐篷。好在营地够大,我们无需担心找不到地方扎营。</p> <p class="ql-block">营地的布告栏上,黑色,红色和绿色的签字笔字迹密密麻麻,写满了各种信息,既有关于天气的,也有关于河流的:</p><p class="ql-block">天气预报显示明天一天风都很大,但无雨,“Windy but dry”, 下面还有一行警示,下雨时,河水水位会增高,过河时需格外小心。</p><p class="ql-block">随之而来的是冰岛人一贯的乐观情怀,“Hope for the best, prepare for the worst”(抱最好的希望,做最坏的打算)</p><p class="ql-block">接着,布告栏上列出了过河的注意事项:过河时,请选择河流最宽处,使用登山杖和水鞋,过河前请解开背包扣带(Always choose the widest part of the river, use poles and sandals, remember to unclip the backpack.) </p><p class="ql-block">明天前往Emstrur营地的途中将会经过两条河,第一条河水及膝深,第二条河水深及大腿中部 (To Emstrur: 2 rivers to cross, first one knee deep, second one mid thigh deep)</p> <p class="ql-block">18年第一次背包徒步,五年过去了,这五年之中,每年总会有几次野外背包徒步,或长或短,短则一两天,长则一周,最怕的,就是在雨中,尤其是大雨中搭帐篷。曾经向徒步AT半年之久的狐哥请教雨中搭建帐篷的诀窍,狐哥的答复很简单,无他,唯手熟尔。</p><p class="ql-block">雨中搭建帐篷的要诀就是一个字, 快。</p><p class="ql-block">好在这么多年过去了,都幸运地未曾遇到过大雨。</p><p class="ql-block">没想到,第一次在雨中搭建帐篷,竟然是在冰岛。</p><p class="ql-block">冰岛內陆高地徒步第一晚,原定住在山顶营地。</p><p class="ql-block">不知是因第一天大家的体力和精力都很充沛,还是潜意识里都想赶路,为火山腾出一天空闲,今天到达山顶营地时,刚刚过了中午。</p><p class="ql-block">这么早就扎营,好像有点说不过去。加之山顶营地风大天冷,停下来只能躲在帐篷里无谓地消磨时光,营地的信息栏内预告今晚八点有雨,四个女人互相对望了一眼,彼此心照不宣,背起背包继续往山下走,或许山下的湖边营地不下雨呢?</p><p class="ql-block">然而雨终究还是下了,七点多到达湖边营地时,雨下得正欢。</p><p class="ql-block">心里想着狐哥的一字秘诀,盘算着要如何快,才能保证内帐不湿?</p><p class="ql-block">那边闲人发话了,两人一组,一人搭帐篷,一人撑着外账帮忙遮雨。</p><p class="ql-block">话未说完,她和晓莹已经开始合作搭建帐篷了。</p><p class="ql-block">阳思也冲过来,说雁子我们一起搭。</p><p class="ql-block">说完便撑着外账等我铺地布,拉支架,挂内帐。</p><p class="ql-block">等我手忙脚乱地勉强将帐篷支好,雨已经下得越来越大了。</p><p class="ql-block">赶紧将背包等物扔进帐篷里,将睡垫打好气。 </p><p class="ql-block">外面雨依然下得很大,打在外账上,发出阵阵沉闷的声音。与起点营地不同,这里并没有宽敞的遮雨棚,供人烧煮晚餐。刚刚去厕所时,看见不少和我们一样住帐篷的人,聚集在山屋屋檐下避雨,顺便在那里煮晚饭,山屋门口特意挂了一块告示牌,言明只有山屋住客方能进入。</p><p class="ql-block">我坐在帐篷里,听着外面越来越大的雨声,实在没有勇气钻出帐篷,冲进雨中,索性大着胆子学狐哥,试试在帐篷里做晚饭。好在这次带的是Jetboil, 我在心里想好了操作步骤---先在炉头上放上锅再点火,用锅底压住火势,以防火头窜起点燃内帐,只要小心不要将热水打翻即可。没想到,竟然一次性试验成功。</p><p class="ql-block">捧着热乎乎的山屋,坐在帐篷里吃晚餐时,心中颇有几分得意,今天,我竟然创造了两个人生第一,第一次在大雨中搭建帐篷,第一次在帐篷里开火煮晚餐。</p><p class="ql-block">吃完晚餐,已近九点,夏天的冰岛,天是不会黑的,雨依然在下,风也越来越大。外账被风吹得呼呼地响,不时敲打在内帐上。</p><p class="ql-block">心里隐隐担忧,怕雨水透过外账渗进内帐,我坐在帐篷里,下了几次决心,终于鼓足勇气,冒着大雨跑出帐篷,将几个松了的账钉打紧了,又在附近找了几块石头压住(也幸亏这几块石头,第二天起床后,发现帐篷已经被一夜大风吹翻,却未被吹走)。</p><p class="ql-block">阳思也在帐篷外忙活着,忙着搬石头将帐篷压牢,以防被风吹走。她后来告诉我,由于她和闲人的帐篷相似,一开始她弄错了,搬了很多石头去压闲人的帐篷,等到最终她将自己的帐篷用石头固定好,一个多小时已经过去了,而她也浑身湿透,不得不去冲个热水澡。没想到阳思突发奇想的一个热水澡,竟带给我一份意外的“救赎”。</p><p class="ql-block">再次回到帐篷里,我心满意足地取出睡袋,打算睡觉时,才发现睡垫的一角被雨水打湿了。</p><p class="ql-block">帐篷漏雨?我心里不禁一紧。想起了早上“下刀子也不怕”的豪言壮语,果然说大话要遭报应。</p><p class="ql-block">经过仔细查看,我发现外账靠睡垫脚头那一端被风吹得粘在了内帐上,雨水就是从那里一点一点渗进来的。</p><p class="ql-block">我赶紧将睡垫移到帐篷的另一边,心里想着,实在不行,就将一个水瓶放在那里接水,剩下的,就只能祈祷了,祈祷明早醒来时,不要上演水漫金山的悲剧。</p><p class="ql-block">正胡思乱想着,听到帐篷外面传来阳思的声音,雁子,山屋里有空床位,你要不要去?</p><p class="ql-block">我想都没想,冲口而出,要。其实刚刚手忙脚乱地挪移睡垫时,心中就闪过这个念头,如果今晚能睡山屋就好了,没想到真能如愿。</p><p class="ql-block">事后得知,阳思因淋了雨,担心着凉感冒,想去洗个热水澡去去寒气。去山屋买洗澡票时(是的,山屋的热水澡不是免费的,每五分钟五百冰岛克朗),顺口问工作人员山屋是否还有空床位,心中其实没抱太大的希望。这里的山屋一位难求,需提前一年预定。</p><p class="ql-block">然而,答案却大大出乎意料,山屋不仅有空位,而且竟然有不止一个空位,因为大雨,原本计划到达的一个十几人的徒步团没有按时到达,留下了十几间空房。</p><p class="ql-block">阳思进去询问时,离山屋工作人员下班只差两分钟,早一点,他们不确定那个团队是否会到达,不会将空山屋卖给我们,晚一点,他们下班了,即使有空的山屋,我们也只能望洋兴叹。</p><p class="ql-block">不早不晚,她恰恰在这个时间进去了,感恩上苍眷顾,令我在这个大风大雨的夜晚,可以睡一个安稳觉,免于水漫金山之忧。</p> <p class="ql-block">今天从兰德曼纳劳卡出发,徒步十一个半小时,行程16英里,爬升3284尺,下降3425尺,夜宿Alftavatn(天鹅湖)营地</p><p class="ql-block">附录一,营地</p><p class="ql-block">途中经过Hrafntinnusker营地,Hrafntinnusker冰岛语意为“黑曜石山”,源自营地周围独特的黑色岩石景观,这些岩石由火山活动和冰川侵蚀而成。</p><p class="ql-block">Hrafntinnusker营地是温泉之路(Laugavegur)全程最高的营地,营地海拔约在一千米左右,因而风大,气温较低。</p><p class="ql-block">营地不大,设施简陋,有厕所(包括厕纸),提供饮用水,没有热食,也不能洗热水澡(有冷水),营地不能丢垃圾</p><p class="ql-block">今晚夜宿湖边Alftavatn(冰岛语意为“天鹅湖”)营地。</p><p class="ql-block">这个营地很大,营地在湖边,景色很美,也因此风比较大。</p><p class="ql-block">营地提供饮用水和热食(Chillis, soup, sandwiches等,只卖到晚上十点),有热水澡(五分钟五百冰岛克朗),厕所, 可以丢垃圾</p><p class="ql-block">山屋办公时间是早上八点到晚上十点,如果临时想住山屋询问空床位要在晚上十点护林员下班前</p><p class="ql-block">山屋里面有厨房,可以自己做饭,厨房仅供山屋住客使用</p><p class="ql-block">附录二,营地附近的岔道</p><p class="ql-block">这一路几乎每个营地附近都有一两条观景短线,如果到达营地时间早,体力许可,天气也不错的话,可以考虑去走</p><p class="ql-block">Hrafntinnusker营地附近有一个Ice cave, 距离营地不到1.5英里,相反方向还有一座海拔3714尺的小山头Stothull, 营地过去0.6英里(单程),四百尺爬升。</p><p class="ql-block">Alftavatn营地在湖边,有时间可以绕湖走半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