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记忆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景致如同璀璨的明珠,散发着迷人的光彩,昌化江畔的木棉花便是其中一颗。2017年正月初三,如同往昔的约定,我再次踏上了前往海南昌江的采风之旅。</p><p class="ql-block">当昌化江畔木棉红这七个大字镌刻的石头映入眼帘时,一场视觉的盛宴就此拉开帷幕。江两岸那一片片红彤彤的木棉花,像是天边燃烧的云霞坠落在人间,它们肆意地挥洒着热情,将昌江以及周边的山川装点得宛如仙境。昌化江,这条海南岛的第二大河流,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它的名字源于古时隋代,当时昌化县治在今河口北,岁月悠悠,它从历史的深处蜿蜒而来。它发源于海南岛五指山山脉北麓空示岭,仿若一个不羁的行者,横贯海南岛中西部。它从琼中五指山自东北向西南流过,在乐东转向西北,再经东方穿过昌化县西流入南海,全长232公里。这昌化江畔木棉红几个大字,不仅仅是一种标识,更代表着黎族乡的风情,令无数游人沉醉。</p><p class="ql-block">我们漫步在木棉花观景之誉尼下村,来到昌江码头。站在观景台上极目远眺,那一瞬间,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目光所及之处,昌江就像一位慈祥的母亲,静静流淌。当她从源头涌出第一缕清泉,便开始了她的征程。她穿过蜿蜒曲折的河道,如同灵动的蛇儿在大地游走;她穿越重重山脉,汇集各方支流,一路上浅唱低吟,水流飞溅如珠玉散落,奏响一曲曲悠扬的乐章,最终迂回到我眼前这条壮阔的大河。再看那两岸青山,它们相互掩映,恰似一条曲折的玉带,江水波光潋滟。江似千溪汇聚,婉约轻柔之处如江南水乡的女子,低眉浅笑;浩荡雄浑之时又如壮士出征,激昂澎湃。它穿山绕岭,高歌猛进,勇往直前。</p><p class="ql-block">那是一幅多么迷人的画卷啊,依山傍水之间,风景美到极致。连绵的山脉层次分明,山、水、雾相互交融,而那火红的木棉在其中如明星般闪耀。两岸簇拥着层层木棉,繁花似锦,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巨大的山水画卷之中。江面上澄澈透明,恰似一面巨大的镜子。游船穿梭于薄雾之中,时隐时现,如同仙境中的精灵。有的游船从晴空万里的江面上驶来,快艇则从岸边木棉花丛中呼啸而出,它们就像在进行一场盛大的龙舟比赛,在平静如镜的江面上荡起层层水波涟漪,那涟漪扩散十几米远,驶过的湛蓝江面久久不能恢复平静,恰似一颗石子投入心湖,泛起无尽的波澜。此情此景,让我忍不住高呼:“真是泛舟游江,两岸巍巍青山,宛在画中游。”人、船、山、江完美融合,构成了江上独一无二的景致。</p><p class="ql-block">忽然,一首山歌打破了这江上的宁静。那歌声飘扬在黎乡的上空,回荡在大江之上,萦绕于青山之间。它唱出了黎乡人民的幸福生活,唱出了黎族人民的心声,也唱出了对远方游人的欢迎。紧接着,木棉花开的歌声传来,我的思绪被打断,目光再次被那可爱的木棉花吸引。有人说木棉花最好的风景在昌化江边,有人认为在半山腰观景台,还有人觉得在水稻梯田的田埂上。的确,无论在哪,它们都是亮丽的风景线。但我独爱昌江的木棉花。</p><p class="ql-block">昌江的木棉花是奇特的。从观景台到码头,一棵棵高大的木棉树挺拔而立,满树盛开着火红火红的花朵。每一朵花都像是一个热情的使者,向游人们展示着欢迎的微笑。江岸水边的木棉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微风轻轻拂过,它们便摇曳生姿,像是在向游船挥手致意。偶尔有几朵木棉花从树上飘落,落在江面上,如同点点红星,随着船后的水波纹缓缓飘荡,那是木棉花的真诚与可爱在流动。远处,岸两边那一片片木棉花,红得醒目,红得耀眼。它们有的成片聚集,像是团结的大家庭;有的分散开来,却也将整个青山和昌江两岸点缀得五彩斑斓。在阳光的照耀下,木棉花的红色倒映在江面上,江面上仿佛也绽放出一朵朵鲜红的木棉花,为江面上的山色添上了画龙点睛之笔,令人眼前一亮。</p><p class="ql-block">昌江水如诗如画,两岸青山巍峨耸立,木棉花热情似火,这一切都让人流连忘返。我又一次回到那块刻着“昌化江畔木棉红”的大石头前,那七个大字再次映入眼帘,心中满是不舍。我忍不住拍下一张照片,想要将这一刻永远定格。最后,我轻声说道:“再见了,昌化江;再见了,木棉花;再见了,昌化江畔木棉红。我会永远记住你的。”</p><p class="ql-block">昌化江畔的木棉花,不仅仅是一种植物,它更像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那火红的颜色,象征着黎乡人民的热情与活力;它在江畔的蓬勃生长,象征着这片土地的生机与希望。每一次看到它,心中都会涌起一股温暖与敬意,它是大自然馈赠给昌江的一份厚礼,也是昌江人民心中永远的骄傲。</p> <p class="ql-block">春深绝不见妍华,极目黄茅际白沙。几树半天红似染,居人云是木绵花。</p> <p class="ql-block">相传旷古的时候,一场洪水淹没了整个海南岛。一对黎族兄妹,他们抱着葫芦瓢随着洪流顺着昌化江漂流,飘到燕窝岭的时候被一棵大榕树卡住了。洪水退了,到处都荒无人烟。兄妹俩分头去寻找亲人。临行前,他俩约定,不管找没找到人,每年都要回到燕窝岭来见面。然而,他们走遍了天涯海角,到处都见不到人迹。一年一年过去,兄妹俩的年纪越来越大,但是这世界上还是没有其他人出现。有一次,他们有分头出去找亲人。妹妹留了的心机,把自己的脸纹了。又回到燕窝岭。哥哥认不出来,于是某一年的三月三,就在燕窝岭下与妹妹结成了夫妻,生儿育女,繁衍生息。他们住在昌化江畔的山洞里,在昌化江畔男的打猎,女的采摘织锦,在燕窝岭下肥沃的土地上种木棉、芒果,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家族迅速繁衍。每年三月三,红棉争艳,山花烂漫,这对兄妹夫妻带着子孙载歌载舞,迎接春天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几树半天红似染,居人云是木棉花,占了半个天空,红色的花就像染过一样鲜艳,这就是木棉花,她在明媚的春光里怒放,惊艳的她犹如燃烧着的火焰,染红了多情的春天。</p> <p class="ql-block">就在这一刻起,我就深深地爱上了木棉花。都说红花需要绿叶配,然而木棉树却颠覆了这一事实,它最先装点世界的竟然不是寻常的绿叶,而是火红的花朵。</p> <p class="ql-block">木棉花也是爱情的象征,所以“木棉花开,爱情来”,便是昌江木棉花的标语。而且,木棉花还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花开之际捡一些回家晒干,煲汤药用均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