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 大启发

笑笑

<p class="ql-block">  美国著名学者兼记者、作家罗斯特里尔的名著《毛泽东传》里讲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原文如下:</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召见了刘少奇和周恩来,向他们提了一个问题:“你们怎样使猫吃辣椒?”</p><p class="ql-block"> 党的第二号人物刘少奇首先说:“这还不容易,你让人抓住猫,把辣椒塞进猫嘴里,然后用筷子捅下去。”</p><p class="ql-block"> 对于这种莫斯科式的解决方法,毛泽东极为厌恶地摆摆手,“绝不能使用武力……每件事都应当是自觉自愿的。”周恩来一直在听着,毛泽东要周恩来谈谈看法。</p><p class="ql-block"> “先让猫饿三天,”这位善于走钢丝的人回答,“然后,把辣椒裹在一片肉里,如果猫非常饿的话,它会囫囵吞枣般地全吞下去。”</p><p class="ql-block"> 与不同意刘少奇的办法一样,毛泽东也不赞成周恩来的办法。“不能用欺骗手段—--绝不能愚弄人民。”那么,毛泽东自己的策略是什么呢?“这很容易(至少这口气与刘少奇相同),把辣椒擦在猫背上,它感到火辣辣,就会自己去舔掉辣椒,并为能这样做感到高兴。”</p> <p class="ql-block">  笔者以前也曾听说过这样的故事,只是言语表述上大同小异罢了。年轻的时候听到这个故事只是觉得有趣,现在读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却不由拍案惊奇!且不管这个故事的真假,单就从这些做法上来说,就很值得我们去思考:第一种做法简单粗暴,往往让人很难接受,甚或容易反目成仇;第二种做法怀柔欺骗,虽可逞一时之快,却很难收一世之功;第三种做法精明老到,既让人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想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也让人通过切身的体验,享受到了解决问题的快乐。三者相较,优劣自显!</p><p class="ql-block"> 笔者一直都是毛主席的崇拜者,深为毛主席的智慧所折服,他老人家的话语和做法总能给人很多的启发,既可用于治大国,也可用以烹小鲜,真可谓是思必有得,学必有成,用必有功。仅就这则小故事而言,就足以叫人受益匪浅。笔者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搞好教育教学工作,便就可于此故事中得其三味。即:填鸭式不如引导式,引导式不如启发式,启发式不如能动式。</p><p class="ql-block"> 毋庸讳言,我们整天都在说教育教学改革,可改来改去,大多数都沦为换汤不换药的形式,灌输式、填鸭式一直都居于主导地位。面对此情此景,有些教师甚至戏谑道:上课就是自言自语,提问就是自问自答,想开了就是自娱自乐,想不开了就是自作自受!可不管是自娱自乐还是自作自受都与学生无益,于是我们就想到了引导式,可引来引去,无非就是“恫吓利诱”,学了就怎么样,不学就怎么样,结果收效还是不太好。因此又提出了启发式,可还是有不少学生启而不发,绞尽脑汁的一厢情愿仍不理想。怎么办?其实,上述故事已经给出了最好的答案,即: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在讲明知识点后只管去结合学生实际模拟情景“制造问题”、“添加麻烦”,然后启发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消除麻烦即可。如同故事中所言“把辣椒擦在猫背上,它感到火辣辣,就会自己去舔掉辣椒,并为能这样做感到高兴。”这话听起来虽不怎么入耳,但话丑理端,如此做法自能事半功倍!</p> <p class="ql-block">  当然,大言炎炎,说起容易做起难,毕竟这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要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就非得在因材施教上下功夫不可,至于如何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这就要看教师本人的智慧程度与学生素质的高低了。笔者只是从上述故事中想到了方法论而已,并非是强人所难自命清高了,盼读者诸君勿怪!</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图片源自网络(顺致谢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