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故事)情人节,回家之路

复老头

<p class="ql-block">  每次前往杭州,最怕碰上节假日。犹记得去年“五一”,趁着办理父亲遗产公证的间隙去了趟杭州。结果平时常住的酒店爆满,无奈之下,只能将就住进一家被老伴调侃有着“七十年代风格”的旅社应急。</p><p class="ql-block"> 谁能想到,这次出行又恰逢元宵节后的一天。好在如今科技发达,车票和酒店都能在网上预订,倒也省了不少麻烦。经过一天紧张的事务处理,为了赶上儿子的生日,我们决定连夜赶回温州。虽然距离发车时间还早,但酒店已经退掉,无处可去的我们只好打车前往火车站。</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此时,天空飘起了小雨,马路上车水马龙,拥堵不堪。我看着老伴的腿,心里满是担忧。她的右腿在2016年置换过膝关节,另一只关节也有磨损,时常疼痛。年轻时勤劳能干的她,如今却被疾病缠身,身体大不如前,这让我十分心疼。为了让她少走些路,我决定就在路边就近打车。</p><p class="ql-block"> 回想起当年,为了照顾“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我们离开老家来到温州。时光飞逝,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等把老人送走,孙女也长大成人,忙碌了半辈子,终于轮到照顾自己了。从2016年开始,我们就奔波在看病治病的路上,不是在医院,就是在去医院的途中。</p> <p class="ql-block">  为了不给子女增添负担,也为了能更好地照顾自己,我们努力学习新技能。如今,网上购物、订票、订旅馆、叫网约车和叫外卖,这些对我们来说都不在话下。就连日常购物付款,也都是用手机支付宝或微信。所以,即便出门在外,我们也能应对自如。正如老伴所说:“照顾好自己,就是对子女工作最大的支持。”</p><p class="ql-block"> 终于,拦到了一辆出租车。为了方便老伴,我让她坐到副驾驶,自己则坐在后排。开车的是个不到四十岁的小伙,他热情地告诉我们,今天是情人节,又赶上雨天,再过半小时就很难打到车了,而且路上会非常堵,很多出租车都不愿再进市区。</p> <p class="ql-block">  小伙来自安徽合肥,特别健谈,很快就和一旁的老伴聊起了家常。他们聊到各自家庭和工作的压力,相似的生活境遇让两人越聊越热络。小伙家里有两个儿子,一个上初中,一个上小学,经济压力可想而知。再加上出租车行业越来越不景气,还受到智能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冲击,盈利空间愈发狭小。</p><p class="ql-block"> 抵达杭州东站时,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撼。站内人山人海,座位上坐满了人,来来往往的旅客都拉着行李箱、背着包,行色匆匆。进站的队伍排得老长,走了一批又一批,却似乎看不到尽头。我们乘坐的这趟车,头一天购票时就只剩下四张余票,所以我们果断抢票。结果,我和老伴的座位相隔甚远,一个在东,一个在西,中间隔了7个车厢。</p> <p class="ql-block">  上车后才发现,这列高铁前后分为两个互不相通的部分,我和老伴刚好被隔开。多年来,我们相濡以沫,从未长时间分开过,这突然的分离让我们都有些不适应。我尤其担心老伴上错车,于是,我们一起进站,我帮她找准站台的路标后,才放心地前往自己的车厢。</p><p class="ql-block"> 列车缓缓启动,一路疾驰。温暖的车厢里,挤满了来自天南海北的旅客。俗话说“铁打营盘流水的兵”,对于这些奔波在路上的旅人来说,铁路就像是一个流动的家。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景色,我想起了车站里的那句广告语:“回家的路,就是最美的风景。” 这个情人节之夜,没有浪漫的烛光晚餐,没有卿卿我我的甜蜜,但却有着别样的温暖和牵挂。</p> <p class="ql-block">  当西方的情人节传入中国时,大概谁也想不到,这个本应充满浪漫的节日,我们会以这样的方式度过。车轮滚滚,风驰电掣,在这个温馨的夜晚,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那份对家的眷恋和归心似箭的急切,是那个最美的风景一一回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5年2月1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