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生意经》读后感

梅乐香

<p class="ql-block">把高能耗生命换成高能量生命</p><p class="ql-block">以体验入 与智慧合</p><p class="ql-block">原文“夫血肉之身,尚然有书。义理之身,岂不能格天。”意思是,我们人可以分为血肉之身和义理之身两种生命的境界。所谓的血肉之身,就是欲望之生。这个生命贪名、贪色、贪名、贪睡、贪吃、贪酒,这个人情欲很重的叫血肉之躯。义理身就是我们讲的助人为乐。所以,唯谦受福,厚德载物,吃亏是福,是一定的。“《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这句话专门从理论上来解释,为什么从前种种可以死掉?你过去犯的错误未必就有恶果发生。如你过去偷税漏税,未必马上就会被处罚。从理论上来解释它。这个“天做孽,犹可违。”的天不是讲云中天,讲的是天理。就是有因必有果 孽呢,就是我们讲的过失。在你的因果里面,你有了不好的种子,“犹可违”,不一定会得到恶结果,就是这个意思。</p><p class="ql-block">“《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这这是一个总结。人是有命的,福是靠自己求的,就在自己的念头上。弘一法师说:“求名求人,须知求己莫求人。”:孔先生算汝不登科第,不生子者,此天作之孽,犹可得而违。”意思是,孔先生算你不能登科第,不能生子,说明你命里有不好的种子,当然就会有不好的结果。“犹可违”,不一定能修改,有可能改命。“若言天命,吉何可趋,凶何可避。”了凡先生一直内心一个疙瘩命是天定的,我哪能转呢?他不知道 念头一转,命运就转了。他相信命,但是他不了解命运的真相。云谷禅师启发他,如果天命是不变的 ,那《易经》里面讲的趋吉辟凶不就是空话了吗?从前种种比如昨日死,从后种种比如今日生,那不就成废话了吗?事实上,这是真理,转念就是转命。《易经》开章第一义,便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整个《易经》最根本意思就是这句话。云谷禅师把心想事成,有求必应这个“立命之学”传授给了了凡先生了。云谷禅师紧接着说了一句话:“汝信得及否?”这个信还是不信,就看自己是得还是不得。就是这个“信”字,决定你得多得少。</p><p class="ql-block">其实古圣先贤的智慧是不用去怀疑的 ,几千年来能够元源流长传流传下来,我们去用就是了。念头就是你的命,转念就是转命。一念起,世间起,起就是局。如我们今天的结果无论是好还是坏,都是过去身口意数据的累积。过去的因导致了当下的果,当下的果,又是下一个因(未来)。当场就明白,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切都是自作自受。命由天定,福自己求。向外求,内外双失,向内求,内外双得。求人不如求己,是真的。</p><p class="ql-block"> 梅乐香2025年2月1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