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笔记]春节档,动画片《哪吒》意外爆火,票房荣登中国电影冠军榜。各个网络平台到处充斥着哪吧的贯口:天雷滚滚我好怕怕,劈的我浑身掉渣渣,突破天劫我笑哈哈,逆天改命我吹喇叭。哪吒这个桀骜不驯,向天抗命的少年赢取了观众的喜爱。</p><p class="ql-block">春节档影片竞争激烈,几部投资巨大的鸿篇巨制争相登场,一竞高低。动画片《哪吒》脱颖而出,一路轻尘,拔取头筹,至今热度不减。这种文化现象引人深思。探究《哪吒》爆火,窃以为有以下原因。</p><p class="ql-block">其一, 《哪吒》的创作团队深植中国传统文化,以认真的创作态度,撷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哪吒》故事取材于中国优秀神话传说《封神榜》。封神榜的传说在中国基本上属于家喻户晓。创作团队从繁杂的封神榜传说中撷取哪吒这一少年英雄的形象,删除糟粕,保留哪吒故事中最精彩的部分,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塑造了一个嫉恶如仇,逆天抗命,反抗权威且桀骜不驯的哪吒形象。哪吒并不完美,性格暴躁,屡生事端,不是传统的好孩子。一个有着明显性格缺陷的少年英雄,一个不容于世俗,屡被误解的孤独少年,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情和共鸣,每个层次的观众,少年,青年,中年,老年都能从哪吒身上找到自己。根植传统文化,诱发观众共情,这是《哪吒》巨大成功的主因。</p><p class="ql-block">其二,《哪吒》立足传统,是典型的本土化电影。但是,本土化中国风不是妄自尊大,不是闭门造车,更不是固步自封。《哪吒》的创作团队在坚守传统文化的同时,放眼世界,积极学习国际先进文化,同文明进步接轨。创作中,创作者们审慎吸取西方同类影片的优秀元素,学习好莱坞商业电影的叙事风格,在传统和创新中找到平衡点,政治正确和娱乐大众相得益彰。画面精美,充分运用现代电影的诸元手段,精美绝仑,美仑美奂。是用通用的电影画面,电影手法宣传中国文化,既是民族的 又是世界。这样的影片,焉能不成功?!</p><p class="ql-block">其三,《哪吒》定位精准,时机合适。《哪吒》是动画片,归根结底是娱乐片,娱乐片,顾名思义,娱乐为主。如果非要有教化意义,也是娱乐为本,寓教于乐。《哪吒》的核是欢乐,是老中青少一齐笑哈哈,是撕开伪装后的内心欢悦,是卸下脸谱后的欢颜,是放松,更是放松后的真诚真情。基于此,《哪吒》选择春节档放映,是深思熟虑后的明智。春节,是中国人的狂欢,中国人的团圆。是游子归家,是休闲,是休憩,是日到中天不起,是喝到半夜不归。此时,有一纯粹的娱乐片陪伴,真的是再好不过。一年到头,被教育,被教化,奔波苦,工作累,此时,身心两相宜,需要《哪吒》,拒绝“行动”。</p><p class="ql-block">其四,一部小制作的动画片,无明星,无大牌,却横扫若干明星云集,政治正确的大剧作。亦是观众投票的结果,是观众用票房对中国某些“大片”的否定!近年来, 中国电影市场鱼龙混杂。有的电影一味的追求炫技,内容苍白。有的导演脱离国情,不好好讲中国故事,却贩卖私货,把电影当作个人情感发泄的工具,全然不顾观众感受。有的电影,图解政治,媚俗谄上,是"厉害了,我的国"的图像展示,把观众当成愚氓,把电影当作愚民工具。出来混,是要还的。概莫能外!观众永远是上帝。这次,中国的观众,以《哪吒》为标本,告诉了中国电影人:电影应该如何拍?</p><p class="ql-block">电影应该如何拍?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识于自卫反击战 46周年深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