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期间,我参观了地处河北高碑店市的开善寺。至此,“八大辽构”已览其六。 中国古代建筑受建筑材料的限制,能够保存千年以上的非常罕见。唐代建筑存世的据说只有三间半或四间,宋代保存下来的建筑多些,但建筑风格大变。保有唐代风格特色的,只有同期“学唐比宋”的辽了。按梁思成先生的说法,唐辽建筑“豪劲”,而北宋的则是“醇和”,可见差异之大。<br> 梁思成先生的营造学社当年在极危险困难条件下调查存世古建筑,发现并确定了“八大辽构”。其后几十年,“八大”中有被毁掉了,有的被重新鉴定为金代建筑,又有新发现的辽构补充了进来。所以今天的“八大辽构”与当年梁先生所言稍有出入,但都指的是保存近千年的辽代木结构建筑瑰宝,通过它们,我们得以一睹唐辽时代璀璨的建筑艺术。<br>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八大辽构”位置</span></p> 开善寺大雄宝殿整体外观朴素、稳重,单檐庑殿顶,檐头翼角平缓翘起,镇脊兽已缺失,梁枋斗拱巨大,均为辽构建筑特点。 <p class="ql-block"> 我非专业人员,对更多技术细节不甚了了,但看着大雄宝殿,心中浮想联翩:它在“八大辽构”中属体量偏小的,但仍给人宏大、庄重之感;其他每座辽构都有自己独一无二之处,如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殿的雕塑和藻井、涞源阁院寺的菱花格子窗棂和大钟等等,唯独开善寺大殿似乎什么都没有,但好像这里只要有巨大的梁枋斗拱,有稳重的庑殿式大屋顶就够了,它们足以令人感受千年历史的厚重。</p> 高碑店市原称新城县,当地有“先有大佛寺(开善寺),后有新城县”一说。开善寺始建时间稍有争议,应在公元1004-1123年之间。建成后,历代有多次修缮,但大雄宝殿的结构和构件均未大动,故现在我们看到的基本是原貌。<br> 近代以来,开善寺屡遭厄运,至民国时,寺院已荒废,曾用作学校,亦曾被国民党军队开办枪械修理所和军需库。1949年后,因用之作粮食仓库,大雄宝殿才得以幸存。但它的劫难还不止于此,前年一场本不该发生的洪水淹了开善寺,网上曾流传过工作人员游水前往大殿观察灾情的录像,令人揪心。另一方面,这处1996年就已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辽构国宝,门前道路狭窄,中午竟然闭园午休,管理状况同样令人揪心。<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明嘉靖年的重修碑</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这两块碑记竟如此简陋</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殿旁摆放着残碑断片</h5> 辽代崇佛,我们今天看到的辽代遗迹,包括“八大辽构”基本都是佛寺。宗教的影响和力量可以想见。幸亏辽代崇佛,才能让我们今天通过保存下来的辽代建筑去体悟唐辽之际文化的兴盛。 <h5>附:“八大辽构”一览表</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