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2.15 晴</p><p class="ql-block">自驾游第118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早饭后离开个旧市,前往沙甸。去看看昨天清真寺遇见的那个小伙子推荐的大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中午来到了个旧市沙甸街道,找到了大清真寺。果然,沙甸大清真寺的建筑不是一般的恢宏壮观,据说是亚洲最大的清真寺。是不是最大没考证。</p><p class="ql-block"> 沙甸是个旧市辖属的一个镇,是回族聚居区,回族人口占91%。</p><p class="ql-block"> “一个镇能有力量建这么规模弘大的清真寺?”我有些疑问。</p><p class="ql-block"> (直到下午游览完“沙甸事件舍希德纪念碑”才恍然大悟,后面再介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求一位年轻人给我们拍张合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柱子需三个人合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真寺前的广场,和谐广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座建筑融合了阿拉伯和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气势恢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里每天有5次礼拜,允许游客参观,但不能进入大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礼拜的时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除了做礼拜的大殿,外面的地方随便拍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站在大殿门口向里张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说大殿最多能容纳万人同时做礼拜。</p> <p class="ql-block">下午一点半有一次礼拜,问工作人员允许游客观看吗?答说随便观看、拍照,只要别进大殿就行。看看时间还有不到一个小时,等一会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真寺所有的犄角旮旯都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我看了,那个栓隔离绳的不锈钢柱,锃光瓦亮,没有丁点污渍和灰尘,我开玩笑说,比咱家的不锈钢碗都干净、都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朋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读经书的老妇,也在等待作礼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与等候做礼拜的小朋友聊天。小朋友见我们是外地人,开始警惕性很高,慢慢地消除了戒备心,很高兴地与我们聊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穿黑色衣服的小女孩和我外孙女一样大,是个“混血儿”,她爸爸是埃及人,怪不得长得那么漂亮。两个女孩活泼、大方,招人喜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等待的时间,又遇到一位年轻的父亲带着他的孩子来做礼拜。老伴看他文质彬彬,很有教养,问了他几个关于回族的问题(首先声明“如果您不介意的话,问问您……”)年轻人很乐意解答。他讲了关于回族做礼拜及一些生活习俗。他讲到,当地回族家庭的小孩,女孩9岁、男孩12岁起就要做礼拜了,有的还要早一些。他们这地方的经商的回族,不会放高利贷,而且每年要拿出大约收入的百分之二点五,资助自己的近亲或者其他的亲朋好友。他还简要解释了一下开斋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礼拜开始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做礼拜时男女是分开的,中间的大殿是男性,东边的大殿是女性。地上铺着毯子。</p> <p class="ql-block">看得出,不论男女老少,每个做礼拜的人都是那么认真和虔诚,嘴唇翕动念念有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完做礼拜,人们四下散去。时间还早,下一步我们去哪呢?</p><p class="ql-block"> 老伴查了地图,地图标示附近有个“沙甸事件舍希德纪念碑”,不知道是什么。反正不太远,看看去吧。</p><p class="ql-block"> 老伴是不太想看的,可我这个人就爱“打破砂锅问到底”,去看看去!</p><p class="ql-block"> 我们步行过去的,走到半路要爬坡了,不知需要爬多远。为了照顾老伴,我让他在原地等我,我自己过去,去去就来。</p> <p class="ql-block">穿过一片居民区,是一大片树林,树林里立着许多碑,原来这里是墓地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再往前走,看到了围墙。地图显示舍希德纪念碑到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纪念碑有点年头了,基座上有刻字,是《碑文》。纪念碑很高,四个面,镶嵌着花瓷砖。一个面刻着“沙甸事件舍希德纪念碑”,另一面刻着“沙甸事件舍希德永垂不朽”,其余两面刻着两段话,我猜好像是古兰经或者某位圣人的话。</p><p class="ql-block"> 我赶紧上网,搜索“舍希德”是谁?原来舍希德不是一个人的名字,是阿拉伯语,翻译过来是“殉教者”“英雄”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我又赶紧看碑文。碑文原文:“奉 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赞颂全归安拉全世界的主。历史已经判明,“文 化 大革 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所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 乱。文 革 期间,林彪、“四人帮”推行反革命路线,倒行逆施,强行关闭清真寺,焚烧经书典籍,残酷迫害宗教界人士,大搞划线站队,疯狂践踏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1973年10月,群众愤然而起,打开清真寺,要求恢复民族宗教政策,翌年1月,四 人 帮 把群众的正当要求视为反革命宗教复辟进行镇压,加之集体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群众生活困苦,从而使回族群众落实政策的要求更加强烈。1974年11月,广大回民群众和其他各族人民一道,对 林 彪、四 人 帮破坏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的罪行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体现了穆斯林勇敢、刚毅、团结、执着的精神气质。但是,四 人 帮对广大回民的正当要求置若罔闻,变本加厉,并捏造罪名,激化矛盾,乃至多次发生流血事件。1975年7月29日凌晨3时,四 人 帮以反革命武装叛乱的罪名对回民进行镇压。沙甸父老乡亲于梦中被枪炮声惊醒,美丽的家园被夷为平地,马 伯 华等900余同胞不幸遇难身亡。其惨状目不忍睹,酿成了全国罕见的沙 甸 事件。粉碎四 人邦后,经过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经党中央批准,中共云南省委和中共昆明军区委员会于1979年2月15日为沙甸事件平了反,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又重放光芒。沙甸事件平反后,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沙甸经济发展,各项事业兴旺,民族和睦,军民团结,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真主说,为主道而献身的人,你们不要说他们是死的,其实他们活着,但你们不知道。 为实现沙甸穆斯林夙愿,特建树丰碑,铭记沙甸事件概要,以资纪念,以垂永久,祈求真主恩赐舍希德们以乐园中的高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呵!原来如此!</p> <p class="ql-block">令我震撼、吃惊、扼腕叹息……原来这座纪念碑就是纪念50年前在沙 甸事 件中死去的900多名“舍希德”。</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心情很沉重。今天参观游览完清真寺,不止它的建筑值得观赏,还有它背后的故事更令人震撼。我从来闻所未闻、第一次了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