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中多种物质之间发生反应时,常常有多种可能,反应的途径不同,得到的结果就必然有异,所以,要获得正确的结论,通常必须要确定反应的先后顺序,否则,各反应混乱,必然影响答题。多种物质之间发生反应先后顺序的一般规律是强强组合,强者优先反应,了解这些先后顺序,对于学好化学知识是大有裨益的。因此,本文特将中学化学中的优先原理举例归纳如下。<br><br>⒈ 优先置换原理<br><br>如果某金属能同时与多种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 一般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置相隔越远的越优先发生置换反应。<br><br>例⒈ 在CuSO4和Fe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下面几种情况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br><br>A.锌粉无剩余,溶液中若有Cu2+,则必定有Fe2+<br><br>B.锌粉有剩余,溶液中只有Fe2+,而无Zn2+和Cu2+、<br><br>C.锌粉无剩余,溶液中无Cu2+,一定有Zn2+,可能有Fe2+<br><br>D.锌粉有剩余,溶液中只有Zn2+,而无Cu2+和Fe2+<br><br>解析:锌粉应该优先置换Cu2+,反应完后,再置换Fe2+。选B。<br><br>⒉ 优先放电原理<br><br>电解电解质水溶液时,阳极放电顺序为:<br><br>活泼金属阳极(Au、Pt除外)>S2->I->Br->Cl->OH->含氧酸根离子>F-。<br><br>即位于前边的还原性强的微粒优先失去电子。只要有水,含氧酸根离子和F-就不能失去电子。<br><br>阴极:Ag+>Hg2+>Fe3+>Cu2+>H+>Pb2+>Sn2+>Fe2+>Zn2+>Al3+>Mg2+>Na+>Ca2+>K+<br><br>即位于前边的氧化性强的微粒优先得到电子。只要有水,一般H后面的离子不能得到电子。<br><br>例⒉ 用铂电极电解含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Fe2+、Fe3+、H+的混合溶液时,优先在阴极上还原的是( )。<br><br>A.Cu2+ B.Fe2+ C.Fe3+ D.H+ 选 C。<br><br>⒊ 优先氧化原理<br><br>若某一溶液中同时含有多种还原性物质,则加入一种氧化剂时,优先氧化还原性强的物质。如还原性:S2->I->Fe2+>Br->Cl-,在同时含以上离子的溶液中通入Cl2按以上顺序依次被氧化。<br><br>例⒊ 向l00ml含0.005moI/LKI和0.005mol/LKBr的混合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Cl256m1,生成物为( )。<br><br>A.KCl和Br2 B.KCl和I2 C.KCl和Br2、I2 D.Br2<br><br>解:因为还原性I->Br-,所以Cl2优先氧化I-,nI-=0.005×0.l=0.0005mol,nCl2=56/22400=0.00025mol,由2I-+Cl2=I2+2Cl-知I-和Cl2刚好反应完。Br-未反应,选B。<br><br>⒋ 优先还原原理<br><br>若某一溶液中同时含有多种氧化性物质,则加入一种还原剂时,优先还原氧化性强的物质。如Fe3+、Cu2+、Fe2+同时存在的溶液,加入Zn粉,按氧化性最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被还原,即按Fe3+、Cu2+、Fe2+顺序反应。<br><br>例⒋ 在含有Cu(NO3)2、Zn(NO3)2、Fe(NO3)3、AgNO3各0.lmol的酸性混合溶液中加入0.1mol铁粉,经搅拌后发生的变化应是( )。<br><br>A.铁溶解,析出0.1molAg和0.05molCu<br><br>B.铁溶解,析出0.lmolAg并放出H2<br><br>C.铁溶解,析出0.1molAg,溶液中不再有Fe3+<br><br>D.铁溶解,析出0.lmolAg,溶液中不再有Cu2+。<br><br>解:因为氧化性Ag+>Fe3+>Cu2+>H+,所以AgNO3与铁先发生:<br><br>2Ag+ + Fe = 2Ag+Fe2+ 再发生:2Fe3++ Fe=3Fe2+<br><br>0.1m01 0.05m0l 0.1m01 0.1m01 0.05m01<br><br>故选 C。<br><br>⒌ 优先中和原理<br><br>如果在溶液中能同时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和其他复分解反应时,一般是酸碱中和反应优先于其他复分解反应而进行。<br><br>若某一溶液中同时含有几种酸性物质(或碱性物质),当加入一种碱(或酸)时,酸性(或碱性)强的物质优先被中和。<br><br> 例⒌ 给NaOH、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盐酸时,先发生:NaOH+HCl=NaCl+H2O<br><br>再发生:Na2CO3+HCl=NaHCO3+NaCl最后发生:NaHCO3+HCl=NaCl+CO2+H2O<br><br>化学上常利用此原理和酚酞、甲基橙双指示剂测定烧碱的纯度。当第一和第二个反应完成时酚酞变色,第三个反应完成时甲基橙变色。<br><br>⒍ 优先排布原理<br><br>在多电子原子里,电子的能量不相同。离核愈近,能量愈低。电子排布时,优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轨道上,待能量低的轨道排满之后,再依次排布到能量较高的轨道上去。<br><br>例⒍ 20号元素钙的电子排布:<br><br>电子排布式:20Ca 1s22s22p63s23p64s2<br><br>⒎ 优先挥发原理<br><br>当蒸发沸点不同的物质的混合物时:低沸点的物质优先挥发(有时亦可形成共沸物)。<br><br>例⒎ 将100克36%的盐酸蒸发掉10克水后关于盐酸浓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br><br>A.增大 B.变为40% C.变小 D.不变<br><br>解析:因为HCl的沸点比水低,当水被蒸发时,HCl已蒸发掉了,所以选C。<br><br>再如,石油的分馏,先挥发出来的是沸点最低的汽油,其次是煤油、柴油、润滑油等。<br><br>⒏ 优先鉴别原理<br><br>鉴别多种物质时:先用物理方法(看颜色,观状态,闻气味,观察溶解性),再用化学方法:固体物质一般先溶解配成溶液,再鉴别;用试纸鉴别气体要先润湿试纸。<br><br>例⒏ 不用任何试剂,也不用焰色反应,如何鉴别NaNO3、BaCl2、MgSO4、NaOH、FeCl3溶液。<br><br>解析:可先通过颜色观察出FeCl3,再以FeCl3为试剂鉴别出NaOH,然后以NaOH为试剂鉴别出MgSO4,以MgSO4为试剂鉴别出BaCl2,最后余下的是NaNO3<br><br>⒐ 优先吸附原理<br><br>任何固体都有吸附气体和液体的特性。但不同的固体物质对不同的气体或液体吸附能力不同,吸附能力大者优先吸附。<br><br>例⒐ 将活性炭粉末投入到NO2和O2的混合气体中,活性炭会优先吸附NO2,而留下O2,因为活性炭对有色气体和有色物质吸附能力很强,因此,制糖工业中常用活性炭使糖浆脱色。<br><br>⒑ 优先吸收原理<br><br>用干燥剂干燥气体或用液体净化气体时,优先吸收溶解度大的气体或易被吸收的气体。<br><br>例⒑ 实验室制Cl2时,Cl2中常混有少量HCl,为除去HCl,常把Cl2和HCl的混合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因为HCl在水中溶解度大,所以优先被吸收,Cl2仅有少量损耗。<br><br><br>⒒ 优先溶解原理<br><br>若一种试剂加入到含有多种沉淀的混合物中时,溶解度大的物质先溶解。<br><br>例⒒ 在AgCl、AgBr、AgI沉淀的混合物中加入浓氨水,AgCl先溶解,而AgBr、Agl则不溶。因为AgCl在氨水中的溶解度比AgBr、AgI大,AgCl电离出的[Ag+]大,<br><br>AgCl(固)⇌Ag++Cl- Ag++2NH3.H2O=[Ag(NH3)2]++2H2O<br><br>同理给AgBr、AgI的混合物中加入Na2S2O3溶液,AgBr溶解。<br><br>⒓ 优先沉淀原理<br><br>若某一溶液中同时存在几种能与所加试剂形成沉淀的离子,则溶解度(严格讲应为溶度积)小的物质优先沉淀。如Mg(OH)2溶解度比MgCO3小,除Mg2+尽量用OH-。<br><br>例⒓ 向KCl、NaBr、KI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AgNO3溶液时,因AgI、AgBr、AgCl溶解度依次增大,AgI溶解度最小,所以先析出AgI,其次为AgBr,最后为AgCl。<br><br>⒔ 优先结晶原理<br><br>当将含有多种微粒的溶液蒸发掉一定量溶剂或改变溶液温度时,溶解度小或溶解度变化大的物质优先析出。<br><br>例⒔ 取100克水,配成100℃时KCl饱和溶液,又取50克水加入35.4克NaNO3配成溶液。将这两种溶液混合后,在l00℃时有晶体析出,试计算析出的是什么晶体?<br><br>(已知100℃时各物质的溶解度为:KCl 31g、NaNO3 80g、KNO3 20.9g、NaCl 35.8g)<br><br>解:KCl、NaNO3、KNO3、NaCl在100℃时150g水中可溶解各46.5g,120g,31.35g,53.7g<br><br>KCl+NaNO3=KNO3+NaCl<br><br>74.5 85 101 58.5<br><br>31 35.4 x y<br><br>列式解之x=42.3(g) y=24.3(g)<br><br>∵ 溶液中有以上物质:KCl 31g,NaNO3 35.4g,KNO3 42.3g,NaCl 24.3g<br><br>∴ KNO3优先析出。析出量为:<br><br>42.3-31.35=10.95(g)<br><br>此题实质是溶液中存在着K+、Na+、NO3-、Cl-四种离子,可以自由组合成KCl、NaNO3、KNO3、NaCl四种物质。因温度变化时,KNO3首先达到过饱和状态,所以KNO3优先析出。<br><br>⒕ 优先考虑原理<br><br>中学化学中的许多问题是对立统一的,存在着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所以我们考虑问题时,不但要全面分析,而且要优先考虑主要方面。<br><br>例⒕ 比较物质熔沸点时,先考虑晶体类型,再考虑晶体内部微粒间的作用力,一般: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br><br>例⒖ 比较微粒半径时,先考虑电子层,再考虑核电荷数。如O2-、Cl-、S2-、Br-、I-的半径从小到大的顺序应为:02-、Cl-、S2-、Br-、I-。<br><br>⒖ 优先书写原理<br><br>大多数有机反应(亦有少数无机反应),反应物相同,在同一条件下可发生多个平行反应。但写方程式时,只写主要产物。<br><br>比如甲苯的硝化反应,硝基可以在邻位、对位和间位取代,我们可以控制反应条件,如优先生成对硝基甲苯,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只写生成对硝基甲苯的。C7H8+HNO3→C7H7NO2+H2O<br><br>⒗ 优先吸引原理<br><br>⑴ 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间作用力>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间作用力>非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间作用力<br><br>⑵ 化学键>氢键>分子间作用力<br><br>⑶ 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共价型分子,分子量愈大,分子间作用力愈大。<br><br>⒘ 优先操作原理<br><br>⑴ 安装仪器:从下到上,从左到右。<br><br>⑵ 往玻璃管上套橡胶管、橡胶塞、乳胶头时,先蘸少量水,再往里套。<br><br>⑶ 制气体:实验室制备气体时,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再加入试剂进行反应。<br><br>⑷ 检验气密性:先把导气管的一端放入水中,再用双手紧贴容器的外壁。<br><br>⑸ 装药品:向反应容器中加反应物时,如果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先加固体,再加液体。而且加固体药品时应该先把试管平放,再装药品。<br><br>⑹ 加热试管中的物质,先给整个试管预热,再集中火力加热药品部位.以免由于受热不均而引起试管炸裂。<br><br>⑺ 气体净化:先洗气净化,再干燥。<br><br>⑻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完毕后,先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再熄天酒精灯停止加热,防止发生倒吸。<br><br>⑼ 点燃H2、C0、CH4等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先检验气体的纯度,再点燃,防止发生爆炸。<br><br>⑽ H2还原CuO的实验:实验开始先通氢,排净空气再点灯;实验结束先熄灯,待试管冷却再停氢。<br><br>⑾ 检验混合气体中的气体:先用无水CuSO4检验水蒸气,然后再检验其他气体。<br><br>⑿ 过滤:先过滤上层的清液,再过滤下层的浑浊液。<br><br>⒀ 酸(或碱)流到实验台上:先用碳酸氢钠溶液(或稀醋酸)冲洗,再用水冲洗。<br><br>⒁ 稀酸(或碱)沾到皮肤或衣物上:先用较多的水冲洗,再用碳酸氢钠溶液(或硼酸)冲洗。<br><br>⒂ 浓硫酸沾到皮肤和衣物上:先迅速用抹布擦拭,再用水冲洗,然后用碳酸氢钠溶液冲洗。<br><br>⒃ 稀释浓硫酸:先在烧杯中放入水,再把浓硫酸沿玻棒靠着器壁慢慢注入水里。<br><br>⒄ 滴定管、分液漏斗、容量瓶、启普发生器等玻璃仪器在使用前要先检验是否漏水。<br><br>⒅ 做酸碱中和反应的滴定实验:先在碱溶液中滴加酚酞指示剂,再逐滴加入酸。<br><br>⒆ 制备Fe(0H)3胶体时,先将水加热至沸腾,再将饱和的FeCl3溶液滴入到沸水中,搅拌得到红褐色澄清溶液即可。<br><br>⒇ 检验卤代烃中卤素离子种类时,先加碱使之水解,后加酸中和,再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生成沉淀的颜色。<br><br>例⒗ 下列操作中必须先完成的用操作编号(即A或B)解答下列各题:<br><br>例:稀释浓硫酸:操作A用玻璃棒搅拌硫酸;操作B把浓硫酸加入水中。<br><br>① 制备气体:操作A加药品;操作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r><br>②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完毕:操作A将导气管移出水面;操作B熄灭酒精灯。<br><br>③ 用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操作A滴加酚酞试液;操作B加盐酸。<br><br>④ 不慎将硫酸沾到皮肤上:操作A用大量水冲洗;操作B用抹布拭去。<br><br>解析:该题的答案为:1-B、2-A、3-A、4-B。<br><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