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闹海》 于奇幻光影间洞见人生至理

赤子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哪吒闹海》,宛如一部奇幻而深邃的人生寓言,以其跌宕起伏的情节、鲜活生动的角色,在光影流转间,巧妙勾勒出亲情、友情、教育与社会的复杂图景。每一个画面、每一段故事,都似一把细腻的刻刀,在观众的心灵深处,镌刻下难以磨灭的情感印记与深刻哲思。</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一、血脉深情,亲情的眷恋与遗憾</b></p><p class="ql-block"> 亲情,是影片中最温暖且揪心的情感脉络,如同一根无形的丝线,紧紧缠绕着剧中人物的命运。</p><p class="ql-block"> 哪吒前往仙界考核的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即将踏上征程的他,面对母亲饱含深情与牵挂的拥抱,那一瞬间的羞涩与所谓的“面子”作祟,使他生硬地拒绝了这份爱意。嘴里嘟囔着“不觉得肉麻呀,又不是见不到了”这般口是心非的话语,却不知,这一拒绝,已然在未来埋下了深深的遗憾伏笔。</p><p class="ql-block"> 命运无常,再次相逢时,竟是在那阴森可怖的炼丹炉中。彼时的哪吒,身中万针穿心咒,如困兽般动弹不得。母亲不顾自身安危,在即将化作仙丹的生死边缘,拼尽最后一丝力气,只为能再一次拥抱她心爱的儿子。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空气也变得沉重无比。哪吒眼睁睁地看着万针无情地刺向母亲柔弱的身躯,却无力阻止,心中的痛苦、悔恨与自责如汹涌的潮水般将他淹没。他声嘶力竭地呼喊,那是对母亲深深的眷恋与无法保护母亲的绝望宣泄。而母亲那句“我不管你是魔还是仙,我只知道你是我的儿”,如同黑暗中的明灯,温暖而坚定,照亮了哪吒的内心,也触动了每一位观众的心灵深处。</p><p class="ql-block"> 世间万物皆有条件,唯有父母之爱,纯粹无私,如磐石般坚定不移。我们常常在不经意间忽视这份深沉的爱,总以为来日方长,却不知岁月的车轮从不曾停下脚步。<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span><b style="color:rgb(57, 181, 74);">趁时光未老,趁父母尚在,让我们将暖心的话语常挂嘴边,用真切的行动传递爱意,莫要等到失去的那一刻,才追悔莫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二、命运羁绊,友情的坚守与重逢</b></p><p class="ql-block"> 哪吒与敖丙,一个是魔丸转世,携带着与生俱来的魔性;一个是灵珠降世,身负着拯救龙族的使命。本应是水火不容的对立存在,却在命运的巧妙安排下,结下了一段深厚而动人的友情。</p><p class="ql-block"> 当陈塘关遭遇危机,哪吒误以为亲人是被龙族所害,在家族利益与珍贵友情的艰难抉择面前,他内心的挣扎与痛苦清晰可见。然而,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先救敖丙,而后毅然决然地转身离去,留下一句“再见我们就不是朋友了”,那背影中,满是无奈与不舍,仿佛承载着整个世界的重量。</p><p class="ql-block"> 然而,真相往往隐藏在迷雾之后。当龙族和哪吒家族都被困于炼丹炉内,共同的敌人让他们不得不放下成见,携手共进。哪吒回头望向再次归来的敖丙,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与信任,他笃定地说道:“我知道你一定会回来的”。这份信任,如同坚固的桥梁,跨越了家族的恩怨、利益的纷争以及命运的重重阻碍。<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真正的友情,不会因一时的误解与困境而消逝,它如同陈酿的美酒,在岁月的沉淀中愈发香醇,历久弥新。</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三、成长之悟,教育的反思与尊重</b></p><p class="ql-block"> 敖丙拯救龙族后,龙王的一番肺腑之言,如同一记重锤,敲响了关于教育的深刻警钟。</p><p class="ql-block"> 龙王对敖丙说:<b style="color:rgb(57, 181, 74);">“父王只是想用自己的经验为你谋个幸福,但现在看来,父辈的经验毕竟是过往,未必全对,你的路还需你去闯。今后忠于自己内心的选择吧”</b>。龙王对儿子的爱,深沉而厚重,他害怕儿子在未来的道路上遭遇挫折与磨难,于是倾其一生的经验与资源,试图为儿子铺就一条平坦顺遂的人生之路。然而,他渐渐意识到,自己眼中的幸福,并非儿子内心真正渴望的。</p><p class="ql-block"> <b>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拥有自己独特的思想、梦想与追求,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辰,各自散发着独一无二的光芒。他们需要的,是父母的尊重、理解与支持,而非以爱之名的束缚与控制。“一代更比一代强”,不仅体现在能力的提升上,更体现在思想的进步与突破上。教育,是一场父母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漫长旅程,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完美的父母,只有不断反思、愿意倾听孩子心声的家长,才能引领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从叛逆走向担当,在冲突中学会感恩,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b></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四、现实镜像,社会的残酷与无奈</b></p><p class="ql-block"> 申公豹,这个在影片中充满悲剧色彩的角色,仿佛是现实社会中无数人的缩影,令人既同情又感慨万千。</p><p class="ql-block"> 身为魔的他,没有强大的背景与靠山,只能在残酷的现实中拼命挣扎,努力攀爬。他怀揣着一丝希望,吃着领导画下的“好好努力干,将来让你变成仙”的虚幻大饼,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疯狂内卷,渴望能够跻身仙界体制内,改变自己卑微的命运。然而,现实却如同一把冰冷的利刃,毫不留情地刺痛了他的梦想。当他尚有利用价值时,被随意驱使,干着各种脏活累活;当他失去价值,便如同弃子般,被无情地丢进炼丹炉,成为领导修仙晋级的牺牲品。</p><p class="ql-block"> 申公豹就像无数从农村奋力打拼进城的年轻人,他是家族的骄傲与希望,是村里人眼中无所不能的神。然而,在所谓的“上层世界”里,他不过是一颗微不足道的棋子,任人摆布。即便他努力翻越了家乡的大山,却始终无法跨越人们心中那座根深蒂固的“成见大山”。陈塘关被灭,众人的第一反应便是怀疑申公豹,这一情节深刻地揭示了成见的可怕与荒谬。</p><p class="ql-block"> 他孤独、不被理解,默默咽下生活的苦涩与委屈,尽管伤痕累累、跌跌撞撞,却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坦荡。他将辛苦积攒 100 年才得到的 6 颗“吃一颗能抵 10 年苦修”的仙丹,毫不犹豫地全部给了家人,而在仙人眼中,不过轻轻一挥衣袖,便是 9000 颗。这鲜明的对比,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社会的残酷与不公,<b>有些东西,不是靠努力就能轻易得到的,我们拼尽全力的终点,或许只是别人的起点。</b></p><p class="ql-block"> 申公豹对弟弟申小豹说的那句“哥吃不惯这个,就喜欢自己修炼”,<b style="color:rgb(237, 35, 8);">轻描淡写</b>的话语背后,<b style="color:rgb(237, 35, 8);">隐藏</b>着无尽的心酸与无奈,如同一根细细的针,<b style="color:rgb(237, 35, 8);">刺痛</b>了每一个人的内心,让人不禁为之动容落泪。</p><p class="ql-block"> 在这部影片中,<u>申公豹为了家人卑微求全,老龙王为了儿子不顾一切,哪吒父母为了儿子甘愿牺牲。</u>这人间,从来都不是一片净土,每个人都背负着自己难以言说的苦楚与无奈。<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人生短短三万天,往后余生,愿我们都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健健康康、乐乐呵呵地度过,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坚守内心的美好与善良,在岁月的长河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