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走进“情感领域美友之家”的第一个月,就关注了这位老师。</p><p class="ql-block">论年龄他年近耄耋,说起身世,七十八年前一个早春,他是个嗷嗷待哺却又十分幸运的弃婴。在父母年老体衰的七十年代,他从省城太原骑自行车到祁县,把自己有限的供应粮送到近百公里开外的乡下,再把老人手里的粗粮带回城里自用;他将近而立之年,经工友们多次热心帮助,终于遇见了一位不嫌弃父母是农村户口的省城姑娘,而这位姑娘,还没过门就把两个人的粮油关系并到了一起,为的是多攒点细米细面留给两位身体孱弱的老人,而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城市女孩,其身世竟与我的这位主人公惊人的相似,也是个从未见过亲生父母的苦孩子。</p> <p class="ql-block">相同的经历,相通的心让他们走到了一起,都是大龄青年,都为贫苦家境,但他们积极上进,虚心好学;他们孝敬父母,互敬互爱;在不同的岗位上,競競业业,努力拚搏,成绩突出,可谓一帆风顺。</p><p class="ql-block">几十年过去,人生已至古稀,就在他们放慢节奏,颐养天年的日子里,天妒情深伉俪!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他失去了与之同甘共苦五十载、撑起人生一片天的亲密爱人!他,就是情感领域之家优质作者,也是倍受广大美友喜爱与尊重的张集老师。</p><p class="ql-block">2024年4月22日下午四点左右,在接孙女放学的空隙,我再次进入他的美篇主页。一篇《(蜂媒蝶使)写给亡妻的信》顿时让我惊呆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原本健康的妻子竟与老师天人永隔!这一消息不仅让我震惊,也让我沉浸于张集老师的悲痛之中。老师文章中描写爱人受尽疾病折磨的一个个场景,最后时刻的绝望与无奈,无不揪着每一个知情人的心!</p> <p class="ql-block">五个月的病痛折磨直至生命终结,他的爱人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病,对于病痛者,倍受煎熬又心有不甘。而对于朝夕相伴几十年的丈夫,面对爱妻求生的欲望与无助、不舍的眼神,怎不心如刀割又肝肠寸断?更如天塌地陷!从那以后的好长时间,我每天都在为身处悲痛中的老师担心,担心他无法排解对亡妻的记挂与思念,担心他年已古稀的身体难以承受痛失爱妻的重创。</p><p class="ql-block">我深知:对一个悲痛者来说,再多的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但张集老师还是用最宽心的话语回复了我。他说:“谢谢来过老师对我的惦记!更谢谢您对我失妻之痛给予理解抚慰!您让我深受感动!我与亡妻如今阴阳两隔,但五十年相濡以沫的感情如藕断丝相连,她永远在我心间……”看过回复,我已泪眼模糊。</p> <p class="ql-block">相识于老师,缘于他的美篇作品《人间自有真情在》,这也是张集老师在美篇、在情感之家的第一篇文章。文章向人们讲述了一个性格木讷的继父从出现到被女方家人认可,再到因病被退回原住地的一段充满戏剧性的故事。揭示了“人间自有真情在”的本真性。正是这一难得的人性之美感动了张集老师,他将其分享到了情感之家。有人说,文章是作者的心灵之窗!也是因为这篇转载的文章,让我走近了张集老师,并于字里行间中对老师非同寻常的人生经历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来,也证实了我的预测,张集老师之所以转载那篇文章,是源于他心底的那一份份朴实又深沉的爱。</p><p class="ql-block">老师是孝顺父母的典范。他对养父母的爱与怀念都写在了他的《父子情深》的美文里。他写道:“父亲还能说话时,有一天告诉我,他並不是我的亲生父亲,母亲也並不是我的亲生母亲。三十二年前初春的一个早晨,父亲在去祁县县城的路上,听见路边干涸的沟渠里有婴儿沙哑的啼哭声,他跑下去揭开破棉被一看:婴儿的脸与唇已冻得发青,因严重营养不良婴儿的小脸上满是皱纹。这是穷人家养活不起的孩子呀,千万不能让他冻死了!父亲赶紧解开衣襟,把婴儿贴在他胸脯上抱回了家中。夫妻俩费尽了辛苦把婴儿抚养长大,这个婴儿就是我!听到这里,我早已泣不成声了。我抱着瘦骨嶙峋的父亲大声喊:‘不!不!爹,你就是我的亲爹!你更是我的救命恩人!咱们是永远的一家人!’ ”</p> <p class="ql-block">在与养父母相依为命的几十年里,他把做儿子的应尽责任与义务做到了极致。他的父亲在那个非常年代遭受了种种不公,为此,他为蒙冤的父亲奔走呼号。为了照顾好年迈的养父母,他奔波于太原与祁县的漫漫长路上,每月最少两次,来来往往,一走就是八年,二百多个往返,那可是万里路途!</p><p class="ql-block">老师是从一而终、忠贞不渝的典范。他与爱妻风雨同舟、相濡以沫五十年的心路历程让人动容,令人感佩。爱妻十多年前第一次生重病,他做了上百页的陪护记录,为的是给医护人员提供第一手资料。从2009到2014年的五年当中,每天24小时全天候陪伴与精心呵护把爱人从“恶性肿瘤中期,术后预后不好”的艰难困境中硬生生拉了回来!严重的化疗反应让他担忧起爱人当时极易波动的情绪,为了防止不测,他用绳子把自己与爱人拴在了一起。当最后一次复检,得知爱人各项指标完全正常时,他高兴得像个孩子……</p> <p class="ql-block">2023年8月,爱妻的再一次生病,在五个月错综复杂的检查住院中,老师仍然是爱人最坚实的依靠,可罕见的恶性疾病还是无情地夺走了他爱妻的生命……</p><p class="ql-block">当年的七夕之夜,他还用一行行浓情的文字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向往:“追忆我和老伴从青年相识牵手到老年白发满头的几十年往事,特别是老伴十四年前从患癌到康复前后经历,我和她就更珍惜当下生活每一天。我们无论走到那里,常常相互执手、十指相扣,不离不弃、相望相守,迎着晚霞余晖一起走得更长更久……”</p><p class="ql-block">老师是做人做事的典范。在工厂,他勤学苦练,埋头苦干,成为厂里的技术骨干。在企业,他恪尽职守,勤勉尽责,在多个岗位上卓有建树。他曾经在省级外贸企业从事宣传和文字工作, 在《国际商报》、《国际农产品贸易》等部、省级报刊上发表过多篇文章及相关报道。但他为人谦逊低调,即便在美篇美友圈,他与绝大数美友都成了很好的朋友。他在《无缘参选的反思》一文中自我剖析反省、自找原因差距,强调要端正态度、纠正不足、规范创作,对主持人和管理团队的通知规则要存敬畏之心……</p> <p class="ql-block">因眼疾等原因,张集老师很少写文章,五年来,他把心中的爱与美好浓缩在他有限的20篇精美作品之中,并全部分享到了“情感领域美友之家”。我与老师认识只有一年半,是一次次简短而真诚的互动,是他鲜为人知又非同寻常的人生经历让我对他肃然起敬。一年多的深厚友情我视他为最值得尊崇、敬重的老师与兄长!他说:我这辈子没有兄弟姐妹,在美篇相逢,在情感之家相知,不是兄弟胜似兄弟!”</p><p class="ql-block">按说老师的眼疾是不能长时间读书看报的,但他仍然坚持在情感之家品读情感美文,凭借其扎实的文字功底与满腔的热情在品读与鉴赏中给美友以鼓励、点评、建议与纠错。每当我看到老师在美篇私信里给我留言,心里的感动与敬佩就不由自主地涌动、迸发。</p><p class="ql-block">张集老师把真诚、忠贞与厚道奉献给了社会、家人与朋友!他又把朴实、细腻与热情奉献给了“情感领域美友之家”!老师用一个又一个蕴藏着真善美的人生故事,完美诠释了“情深如海”的厚重、博大与广阔!</p><p class="ql-block">图片 张集提供</p><p class="ql-block">音乐 《高山流水》</p> 感谢您的来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