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当我们打车到恐龙博物馆时,有许多旅游大巴车停在博物馆外面的公路边上。紧接着许多的游客陆续上车,导游一边招呼大家抓紧时间,一边说道:9点以后大巴车都不准停在路边了,大家快点!当我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时,大巴车们已扬长而去……</p><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博物馆买票窗口,仍然是60岁以上免门票,学生及儿童半票。我们排队进入了博物馆。耀入眼帘的是一座有潺潺流水的小山坡,山坡上有许多恐龙,最大的恐龙时不时的发出长鸣声,吓得有的孩子因害怕而哭闹且不敢靠近。其他的恐龙摆出各种姿势迎接我们的到来。沿着指示牌我们来到了“恐龙探秘馆”。在这里,我们了解了关于“恐龙”的秘密,看见了“看不见”的世界——昆虫与人类的生命交织。</p><p class="ql-block">恐龙崛起:当生命进化的接力传到三叠纪晚期,一种特殊的陆生爬行动物出现在赛道。它们蓄力演化,以前所未有的直立姿态奔跑。它们顺应了物竞天择的进化方向,一出现便迅速崛起。由此,一个新的时代徐徐开启。恐龙,来了!</p><p class="ql-block">“恐龙”名称的由来:是英国古生物学家理查德·欧文1842年,创立了一个新的英语单词来命名当时发现的3种古爬行动物。这个单词由两个希腊文的词根组成,意为“恐怖的”和“蜥蜴”。因此,恐龙最初的定义为“恐怖的蜥蜴”。我国的古生物学家将其译为“恐龙”。</p><p class="ql-block">恐龙的传统定义是指一大类生活在中生代时期,能直立行走的陆生爬行动物。但最新的发现和研究表明,鸟类是由恐龙中的一支进化而来的,因此从广义上讲恐龙并没有灭绝。根据分支系统学最新研究成果,恐龙的定义为:恐龙是三角龙,梁龙和现代鸟类的最近共同祖先,及其最近共同祖先的所有后代。</p><p class="ql-block">在漫长的地史长河中,三叠纪晚期至白垩纪晚期被称为恐龙时代,恐龙繁衍出无数的种群,统治地球陆地达1.6亿年之久。</p><p class="ql-block">中生代时期,恐龙在地球上称王称霸时,翼龙主宰着天空。鱼龙,蛇颈龙等水生爬行动物统治着海洋和湖泊。虽然他们都被称为“龙”,但它们却不是“龙”,因为它们都不能直立行走,也不在陆地上生活。不过它们都属于爬行动物,所以中生代也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三叠纪晚期,恐龙的一类在演化过程中,身体姿态和机能不断改变,最终演变成为能直立行走的恐龙。</p><p class="ql-block">恐龙的地理分布: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恐龙均产自南美洲,因此,南美洲被认为是恐龙的起源地。</p><p class="ql-block">恐龙有自己的生存之道和进食方法。它们的牙齿被称为“嗜血的匕首”“植物收割机”!恐龙还有愚智之分:伤齿龙是最聪明的恐龙;剑龙是最笨的恐龙。</p><p class="ql-block">然而,在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恐龙帝国突然陨落,除了少数飞上蓝天的恐龙幸存下来,绝大多数的恐龙灭绝了,给人类留下了一个千古之谜。古生物学家为此进行了长期探索,提出了众多的恐龙灭绝假说。比如:小行星撞击地球说;火山喷发假说;食物中毒假说;超级新星爆发说;地球大气成分变化说,恐龙放屁破坏大气层说等等等等,多达11种假说。恐龙灭绝的原因迄今为止尚无定论,但无论哪种假说都与环境的改变分不开。恐龙的灭绝也给人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在当今全球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人类需要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保护地球生态平衡,以免重蹈恐龙的覆辙!</p><p class="ql-block">走出探密馆,我仍然在思索:地球形成约46亿年,恐龙存在约1.6亿年,而人类诞生不过短短的几百万年,人类对自己身处的星球还知之甚少,但人类从先祖相传续至今的特质,诸如勇敢,好奇,执着等等,一直引领着我们不断地叩击未知的大门。或许,地球的一切我们无法全部破解,但我们从不驻足!</p><p class="ql-block">走出恐龙博物馆,我们打车直奔自贡火车站,下一站将赴宜宾李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自贡恐龙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龙山恐龙</p> <p class="ql-block">留影纪念</p> <p class="ql-block">恐龙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探密馆</p> <p class="ql-block">恐龙模拟馆</p> <p class="ql-block">恐龙群像</p> <p class="ql-block">自拍留影纪念</p> <p class="ql-block">刚进博物馆所见的“龙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