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时光,探寻客家文化

一剪寒梅

<p class="ql-block">和贵楼,作为闽西南方形土楼的杰出代表,被誉为“天下第一奇楼”,也称为建在沼泽地上的诺亚方舟,是客家土楼营造技艺的典范,建于清朝雍正十年。</p> <p class="ql-block">和贵楼高达21.5米,是已知福建土楼中个头最高的,五层结构、140个房间。</p> <p class="ql-block">土楼门口有村民在画画,寥寥几笔一幅土楼画就完成了,果然高手在民间。</p> <p class="ql-block">土楼外有一根石龙旗杆证明这家出了大官,文官是笔尖,武官是狮子。</p> <p class="ql-block">进了楼门,“进士楼主家就有子孙12岁中秀才,14岁考中举人,16岁中进士,官至吏部尚书。进土楼后的“进士”两个大字厚重而又熠熠生辉,这里也是学堂。</p> <p class="ql-block">和贵楼的结构具有“楼包厝、厝包楼”的特征。土楼前面有凹字形平房(15间护厝),像围墙一样包裹着土楼正面,此为厝包楼。里面还有“三间一堂”式祖堂兼私塾学堂,堂前门上挂着两块来头不小的匾牌,此为楼包厝。当地群众编了顺口溜:“厝包楼,子孙较贤,楼包厝,子孙较富。”</p> <p class="ql-block">楼中“三奇”更是令人叹为观止:一是土楼建在沼泽地上,却固若金汤,历经两百多年风雨仍屹立不倒。据说简氏祖先不知这是块沼泽地,看中这块风水宝地后就开始夯土盖楼,沼泽地马上给了他们一个下马威,只盖了一层,楼塌陷了。</p> <p class="ql-block">当地俗话说“风吹千年杉,水泡万年松”于是简氏祖辈从山上运来二三百根巨大的松木铺地,重新盖楼。盖好第四层,特意停工了一年,看楼体没什么问题又盖了第五层。所以合贵楼共有六层,只不过第一层在地下。</p> <p class="ql-block">第二奇是楼内天井卵石地面,踩上去会产生涟漪般震动,土楼正中心还保留了一块沼泽地,随便就能把三米多高的竹竿插到底,但现在都围起来了,不知是不是真的。</p> <p class="ql-block">和贵楼的第三奇,即楼中两口水井,相距八米,井水水位均高出地面,左边那口井,清亮如镜,水质甜美,而右边那口井却混浊发黄,污秽不堪,完全不能饮用。</p> <p class="ql-block">这是由于两口井材料构造的不同造成的奇特景观。由于沼泽地浅层是腐烂的沼泽水,而深层是可饮用的地下水。所以在设计时都将两口井打到了地下水层。但是,清水井是由水泥砌成,而浊水井是由小圆石堆砌而成。这就导致了清水井壁缝隙较少,而浊水井壁缝隙较大。两口井在通过沼泽水层时大量沼泽水渗入浊水井导致其浑浊有毒,而清水井却没有太多渗入所以可以饮用。</p> <p class="ql-block">最让我感触颇深的是简氏先祖自己创造风水的做法。当初选址建楼时,认为此处风水很好,“背靠龙背山,面对笔架山,世代出大官,不出文官出武官”可和贵楼面对的是一片稻田,再往远处是山峦,山顶是几个温柔的缓坡,于是简先生带着家人用几年的时间把中间的那个山坡堆高,堆尖,让山峰看上去更像笔架。所以笔架山是土楼主人自己花力气堆出来的,“古有愚公移山,今有简氏堆山”。是现实版的“我命由我不由天”</p> <p class="ql-block">云水谣土楼到处可见,连路灯也造成土楼的样子。土楼主要以圆形为主,还有小部分是方形的,其次有吊脚楼、竹竿楼、府第式土楼等。</p> <p class="ql-block">云水谣古镇原名长教村,是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村落,因是电影《云水谣》的主要拍摄地而得名。“长教”为一历史名称,原名张窑,简氏族人为了铭记简氏家族笃重文明教化的家风,取“长远教育”之意,将“张窑”改名为“长教”。</p> <p class="ql-block">偶遇漳州提线木偶表演,虽然什么都听不懂,但感觉挺新奇。</p> <p class="ql-block">在云水谣古镇,最大的特色除了从元朝中期就开始建造在山脚下、溪案旁、田野上星罗棋布的一座座世界文化遗产“土楼”,还有便是村内有8棵巨大古榕树组成的榕树群,是福建省内最高最大最为集中的千年古榕树群。眼前的这棵榕树树叶长年翠绿</p> <p class="ql-block">踏上青石板铺就的小道,一条被踩磨得非常光滑的鹅卵石古道穿过榕树群,导游说这是升官发财道,引导游客上去走走</p> <p class="ql-block">两旁是保存完好的古民居,门前的红灯笼高高挂起,映衬着蓝天白云,宛如一幅静谧的水墨画</p> <p class="ql-block">这棵榕树被称为生肖树,在树上可以找到十二生肖。我只找到了蛇,龙,猴和牛,其他都没时间去找。</p> <p class="ql-block">这棵榕树特别之处在于它的跟不向水中生长。</p> <p class="ql-block">这座房子距今已有700年的历史,两层为老式木结构房屋,现仍保留着旧时的木板代替墙面。</p> <p class="ql-block">最奇特的古榕树是夫妻树,它们根连根,手挽手,已经相守两百多年。其中一棵是福建省至今发现的最大榕树,它的树根十个人都抱不过来。</p> <p class="ql-block">这里也是云水谣电影的主要场景,所以成了网红打卡点。</p> <p class="ql-block">穿过搭石桥可以看到夫妻树全貌。</p> <p class="ql-block">夫妻树全貌,它们见证了无数人的来来往往,也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宁静与美好。</p> <p class="ql-block">这棵榕树为走累了的游客提供的大片阴凉地,游客好小憩后继续漫步古村,寻找历史的足迹,感受古人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沿着弯弯曲曲的村间小路,我们继续探访历史的古韵风情。从土楼间的过道穿过,墙根的空地上堆放着许多的木柴,导游说是用来炒茶的,有的灶洞和我们北方煨炕的炕洞相似。</p> <p class="ql-block">路遇木瓜树,对于北方的我们是很惊奇的。</p> <p class="ql-block">遇到一座寺庙——集福寺。门房檐上有许多龙、凤与神仙群雕。中檐正中,盘龙雕面向前方,前面一排骑着神兽的仙人群雕。福建是村村有寺庙,家家有佛堂。</p> <p class="ql-block">钟兴楼,是福建土楼博物馆。取名为“钟兴”,寓意“钟灵定得乾坤助,兴物勿忘雨露恩”,以感恩在远洋谋生的亲人寄钱建楼。‌</p> <p class="ql-block">钟兴楼内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瓦猫”雕塑群,<span style="font-size:18px;">“瓦猫”又</span>名“镇脊虎”、“吉祥虎”,是屋顶的神兽,用来保家护院、镇宅避邪的,还有台风报警的作用,它的口和尾是相通的,风越大吼声越响。</p> <p class="ql-block">钟兴楼的楼内设有四个楼梯和一个水井,每层的功能不同,一层为厨房,二层为粮仓,三四层为卧室。钟兴楼的防御功能强大,一二层没有窗户,三层有一条窄缝,四层有大窗,可以作为射击孔。</p> <p class="ql-block">楼内共有四层,每一层都展示了土楼居民的生活痕迹。瓷器、缝纫机、婚房等展品,都是历史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登上四楼,两个观望台提供了绝佳的观景点,可以俯瞰怀远楼的全貌。远处的山景与古老的土楼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楼层间的瞭望口,以往是用来瞭望敌情的,如今可以观景。</p> <p class="ql-block">楼顶的炮台</p> <p class="ql-block">俯瞰南靖提线木偶戏戏台。</p><p class="ql-block">戏台两侧一对竖匾楹联:</p><p class="ql-block">六七步能行四海九州,</p><p class="ql-block">三五人可作千军万马。</p> <p class="ql-block">二层的粮仓</p> <p class="ql-block">展览的部分文物</p> <p class="ql-block">婚房</p> <p class="ql-block">钟兴楼后面外墙</p> <p class="ql-block">怀远楼是《大鱼海堂》里“神界”的人们居住的地方。设计如此天马行空的堡垒是那个时代的客家人为了在盗匪横行的环境中求生存而建造的。</p><p class="ql-block">怀远楼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所有土楼中建筑工艺最精美,保护最好的双环土楼。这座土楼建于1905-1909年之间,楼高4层,每层34个房间。圆形的土楼里每户人家一层是厨房、二层是杂物间和仓库、三四层是卧室。</p> <p class="ql-block">土楼的名字“怀远“可能怀念祖籍所在的故乡,可能是在想念漂泊在外的亲人,也可能是训示简氏的子弟要胸怀远大志向。</p> <p class="ql-block">“助我义师“的牌匾是国民党将领何应钦为了感谢长教村民和简家人帮助军队攻打漳州军阀张毅所写的一块牌匾。</p><p class="ql-block">导游讲这块匾额中的“我”字含着“千秋万代”四个字,是对土楼主人最大的褒奖和祝愿。要是没有诗书传家的文气和慷慨相助的武勇,又哪来这样的经历和自豪感呢?</p> <p class="ql-block">怀远楼的天井里有一个建筑“诗礼庭”,这里是祠堂也是学堂,正厅里有匾额“斯是室”,是不是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或者更直白些:“这里是读书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土楼里一楼的门窗上都有或刻或贴的题字“鉏经(苦读经书)、种德(修养德行)”,“培兰、植桂”(培养人),“式穀(以善道教子,使之为善)、诒谋(为子孙妥善谋划,使子孙安乐。)” 这些文字让我们在闽南建筑风格的土楼里感受到儒家文化的意味深远。</p> <p class="ql-block">这是从四楼看怀远楼入口处,两旁的琉璃是专门从柬埔寨运来的,右手边的是铜钱样的,寓意“前程似锦”,左手边是花朵的样子。寓意“锦上添花”。</p> <p class="ql-block">怀远楼至今还正常居住,想上楼需要交十元钱,上面四层都是贩卖小商品的,卖茶叶的居多,每间房都比较小,“一步到床,三步到墙”非常形象的概括了狭小。</p> <p class="ql-block">怀远楼,曾经遭到土匪的进攻,门上还有明显的弹痕,如今怀远楼以其独有的沉稳与庄重,诉说着过往的辉煌与沧桑。</p> <p class="ql-block">走进云水谣,仿佛进入了一个时光隧道,回到了那千百年前的岁月。</p><p class="ql-block">云水谣的土楼,或圆形或方形,宛如一座座坚固的城堡,见证了岁月的沧桑和人们的智慧。</p><p class="ql-block">在这个充满历史气息的小镇里,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漫步在小巷中,听着鸟鸣和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心情也变得宁静起来。古桥、流水、人家,这里的一切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漳州古城,藏在市中心的古城,闽南旧时光里的烟火繁华。</p> <p class="ql-block">漳州古城内,古迹众多,每一砖一瓦都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气息。文庙,是古代士子求学的圣地,庄严肃穆中透露出浓厚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在林语堂文学馆,聆听“且行且珍惜”的教诲。</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古城的青石板路上,仿佛能听到千年前的市井喧嚣。唐宋时期的自然风貌与明清的建筑格局,共同编织出一幅幅幅历史画卷。</p> <p class="ql-block">高大雄伟的两座牌坊使“学而优则仕”具体化、直观化。</p> <p class="ql-block">古城是历史建筑、传统文化集中的老城区,“老街情、慢生活、闽南味、民国风、台侨缘”五大特色非常鲜明。</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古城,<span style="font-size:18px;">踏着历史的印记前行, 感受岁月的沉淀与历史的韵味,感</span>受历史与现代的交织。这里适合慢慢品味,像我们这样行色匆匆的人只能走马观花。</p> <p class="ql-block">品尝过名不符其实的四果汤后我们踏上了归程。(四果汤不是四种果子做的汤,它的原料上十种,甜甜的,淡淡的,非常好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