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民俗让年味更浓

生活冀忆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元宵节期间,我们兄弟姐妹自驾前往晋商腹地,探寻平遥、太谷古城与灵石静升古镇的独特魅力。这三处沉浸式民俗文化胜地,车水马龙,人潮涌动。国潮花灯将历史街区映照得璀璨夺目,民俗音乐在热闹的城镇上空回荡,“年俗大赏”盛大开启,游客仿若踏入了一幅鲜活的晋商民俗文化历史长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晋中民间传统的民俗活动丰富多样,又称“晋商社火”。在古时,社火不仅是城乡劳动人民的欢乐源泉,带来满满的祝福,更为城乡商号、门店的开业庆典和节日增添了浓厚的喜庆氛围。晋中民间社火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晋商社火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充满生机与活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代,随着晋中商业的蓬勃发展,一个富裕的商人群体逐渐崛起。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他们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多样,晋中民间社火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晋商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与外地客商频繁往来,促进了各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社火文化也借此机会广泛传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民俗活动多在喜庆节日举行,以各村社自娱自乐为主,偶尔也会与邻村相互交流。其中,一些精彩的节目会被商家特邀进城,或在商业贸易地和宅院进行表演。久而久之,社火活动逐渐形成了固定的形式和时间,每年的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成为了深受群众喜爱的传统活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民间社火种类繁多,与晋商的商业和文化活动紧密相连。在平遥和太谷,常见的社火活动包括挂灯、铁棍、背棍、高跷、旱船、木马、龙灯、二鬼摔跤、大头娃娃、舞龙、舞狮、抬花轿、架旺火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月11日,我们抵达了素有“中国的华尔街”之称的太谷。这里曾是商业贸易的重要枢纽,旱码头的地位使其商业活动辐射全国,商行票庄鳞次栉比,各地商人络绎不绝。商贾巨富们极力效仿苏、杭、扬三州的风尚,据说太谷的“宫灯”和“龙灯”便是由客商从广东引入,而大量的灯彩则借鉴了扬州的风格,因而有“扬州的灯,太谷的影”的美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元宵节期间,太谷城内东、南、西三街热闹非凡,商店林立,灯火辉煌。琳琅满目的“灯彩”随着贸易往来从外地引入,造型各异,年年翻新。清朝年间,太谷的“灯彩”以品种丰富、制作精巧、外观绚丽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乾隆时期之前,就有纸灯、纱灯、羊角灯、绣球灯、缎绣灯等多种样式。清道光年间,商人引入“宫灯”,这种灯以紫檀木、核桃木为原料,精品灯的立架雕刻着精美的龙头,环饰流苏,口含宝珠,造型有八角、六角之分,大小各异,又有玻璃、纱、绣等不同品种。灯的横面或题有千家诗、唐宋诗,或绘有彩色的花鸟鱼虫、山水风景,格调高雅大方。此外,各种植物灯、禽兽灯、商标灯等也花样翻新,趣味十足。对于一些经济条件有限的农户来说,物美价廉的“走马灯”则是他们的首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月12日上午,我们踏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节日的古城披上了绚丽的盛装,洋溢着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曙光街上人山人海,锣鼓喧天,欢声雷动。上万名城乡群众从四面八方赶来,扶老携幼,早早地占据了最佳观演位置,翘首以盼一场充满年味的民间艺术盛宴。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威风锣鼓队率先登场,激昂的鼓点“咚锵、咚锵、咚咚锵……”奏响,动感的节奏展现出昂扬的气势,浓烈的节日氛围瞬间被点燃。尽管春寒料峭,队员们依然热情高涨,他们用饱满的激情拉开了2025“我们的节日·春节——平遥中国年”元宵节群众文化活动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威风锣鼓过后,社火表演正式开始。旱船是平遥民间社火表演的一大亮点。据解说,旱船盛行于清中叶以后,由在南方经商的商人模仿江南水乡的篷船,在平地上表演漂动的情景而得名。旱船长约2米,呈元宝状,中间有一顶类似花轿的模型,四周可以看到表演者,船身用彩色布料围裹。乘船者多为一人,也有两人同乘一船的情况,在艄公的引领下,做出各种生动的表演动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漫步于平遥、太谷古城,游历灵石静升古镇,我们不仅感受到了传统民俗文化与古代建筑文明的完美融合,体验到了别样的年味,还品尝了晋中美食,观赏了精彩的民间社火,每一处细节都构成了一幅精美的民俗画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春,象征着回归与新生,也代表着新的开始。民俗古城古镇中洋溢的年味,正是元气满满的“活力中国年”的生动写照。中国人过年,过的是辞旧迎新的民俗佳节,更是传承千年的文化盛宴。春节假期虽已结束,但在即将到来的蛇年春天,让我们怀揣着美好与希望,再次出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