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石的故事(二)

老马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空石,是沂蒙山区的一个小村庄,《空石》,讲的是八路军排长宁少戎的传奇故事。这是父亲刘乃晏1945年在沂蒙山区打仗负伤住院,听一位病友,即兄弟连队的指导员讲述的故事,这个感人的故事深深地印记在父亲脑海里。父亲出院后,利用战斗空闲,写上几笔《空石》,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形成厚厚的一本故事,遗憾的是,《空石》在鲁南战役中丢失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父亲于1990年开始重新写作《空石》,把脑海里亘古不变的空石故事转换为红色文字故事,他用伤残的右手,一字一句辛勤耕耘,努力完成了《空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 韩家答谢宁少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韩力明获救以后,来部队看望宁少戎,表示赞扬和感谢的人们络绎不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经过尚大爷介绍,宁少戎才知道落水人,姓韩,是当地小学的老师,她是为了解救两个孩子才被洪水冲走的。下雨前,两个七岁的孩子去河的南边玩耍,下雨时往家里走,走到河中央山洪冲下来,因为雨大山洪大走不动了,两个孩子被吓得哭喊起来,去西村回来的韩老师闻讯即去河里救人,她把河中间的那个孩子送到北岸,再去顺靠南岸的那个孩子时,河水暴涨使她无法返回了,于是,她指挥靠南岸的孩子快往南岸跑,孩子跑出了危险区,韩老师却被上游下来的洪水冲倒,河水越来越大,她被洪水冲向下游,她知道自己无力上岸,才喊起“救命”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韩大爷一手提着壶,一手提着篮子,急匆匆地进屋来了,班里的同志赶紧站起来招呼韩大爷,躺在床铺上的宁少戎挣扎着坐起来,向韩大爷打个招呼。韩大爷边应酬同志们,边放下篮子。从盛满鸡蛋的篮子里拿出一个黑色陶碗,倒了满满一碗红彤彤的姜糖水,双手送到宁少戎面前说:“来,同志,喝碗水暖暖身子。”宁少戎双手接过碗感激地说:“谢谢大爷,我刚才已经喝了房东烧的姜糖水。”韩大爷劝道:“再喝一碗吧,这东西不伤人。”班里的同志们拿过一条小板凳请韩大爷坐下。宁少戎边喝水边问:“你家韩老师好些了吧?”韩大爷高兴而又感激地说:“好多了,能说话了,我可得好好谢谢你呀。宁少戎接着说:“我们八路军是老百姓的队伍,做这点事算不了什么。韩大爷说:”同志,你是不知道啊,这条河你看着它不起眼,平常不像条河,可上边要是下了大雨,洪水冲下来可厉害着呢,今天你都看见了,水急浪大。只要水过膝人就走不动了,上边冲下来的石头顺水向下滚,河里的人站都站不住,一倒下就起不来了。俺村的人谁都知道这条河的厉害。”全班人都认真听着,韩大爷略停了一下,点着一袋烟吸了两口接着说:“前年,周家的牛被冲走了,他二儿子去救牛,刚下到河里就被水冲倒了,再也没有爬起来。水过后第二天在下边三里多路的地方才找到尸体。从那以后,发了水,谁也不敢下河,前几天从西村冲下一个人,他不管怎么喊救命,但谁也不敢下河救人,眼看着人被冲走了。我估摸着这两天西边下了大雨,一大早就嘱咐孩子别到河里去。可没有想到。”老人喝了碗水,歉疚地说:“你看我光顾着说,还没问这位同志尊姓大名。”宁少戎接上说:“我叫宁少戎,您老就叫我小宁吧。”老人把盛满鸡蛋的篮子往前移动了一下,说:“庄稼人没有什么稀罕东西,这几个鸡蛋给同志们做顿菜吃吧。”宁少戎说:“我们八路军有纪律,不能收群众的东西。”韩大爷说:“不管怎样也得收下,这是俺全家人的心意。”宁少戎不收,老人不带回,僵持了一会,宁少戎想只好暂时收下,走时留给房东,请他转给韩大爷,于是说:“好,那我收下。”韩大爷这才笑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韩大爷和众人走后,宁少戎命令班里战士把鸡蛋交给房东,请他转交给韩大爷。宁少戎说这话时,被站在门口的李大嫂听见了。她走进门就说:“俺可办不了这个事,人家是诚心诚意地给你的。”宁少戎和班里战士做了许多说服工作,房东李大嫂才答应下来。班里战士急忙给李大嫂让了坐,接下来李大嫂就打开了话匣子:“要说老韩家,那真没说的,不光俺村,就是这周围三五里的村庄不管谁遇到难事,人家都帮。他家韩家是烈属。大儿子去年春天在咱部队上牺牲。现在家里还有一儿一女。人家儿子闺女长相好,心眼好,村里人没有不夸的。闺女上年冬天当了这附近七个村的学校教员,大人小孩没有不说她好的。周围村上门提亲的,说媒的不少,有穷的也有富的,还有干部,可她就是不答应。俺韩家妹妹心善,懂事,周围村谁家有解不开的事,都来找她。逢年过节都来找她写门对子,不管谁来人家都是给办,放下手里的活就写。”李大哥不耐烦地说:“你唠叨个啥,让同志们早点歇着吧。”班里的人齐声说:“我们不困,让大嫂再给俺们讲讲。”李大嫂说好,我就再说几句:“你们救了韩韩妹,不光是俺村感激你们,就是这附近村的人也感激你们。”班里的战士聚精会神地听着,恳求大嫂继续说。她自说自笑地说:“你别看俺这村子小,人穷,沙蛋子地又少又薄,旱了不行,涝了也不行,家家过着穷日子,可五户人家就像一家人一样,一家有难四家帮忙,大人小孩都和和气气的。”班里有人问了一句:“这五户人家都姓什么?”李大嫂介绍完后说:“我得去洗菜做饭了。”说罢出了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乃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告别乡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天下午,全班同志休息了一会,然后早早起来,收拾铺盖,整理卫生,提前吃了饭,就要离开空石了。这种行动虽然不是十分保密,但也不能声张,他们只是和村长、房东道别就是了。部队将要走时,韩大爷一家四口首先赶来了。韩力明老师在家人的搀扶下,艰难地走动着赶来了,随后另外几家人也过来了,同志们急忙给被搀扶着的韩老师让了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宁少戎对韩大爷说:“不应该让韩老师来,她应好好休息一下。”韩老师用细微的声音说:“我好了,应该来送送同志们。”“老师你好了?”依偎在李大哥身边,手扯着李大哥衣襟李大哥家的孩子羞怯的问。韩老师边回答边叫着孩子说:“好了,过来吧”。有位老乡说: “二妹,你命真大,多亏遇上同志们。”韩老师、韩大娘齐声说:“是呀,我们得好好谢谢宁同志”。宁少戎说:“谢什么,这是我们应该做的”。韩力明看得很清楚,救她的人是一位英俊健硕的年轻军人。接下来,大伙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来。有的说:“同志们没有休息好,不行再住两天走。”大伙从河里发大水说起,说宁少戎救人,再说到今年的收成。韩大娘紧紧抓住宁少戎的手亲切地说:“今后同志们路过这里,一定要来家坐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宁少戎见天色不早了,说:“村长、李大哥、韩大爷,乡亲们,我们走了”。村里人齐声说:“慢点走,以后路过这里一定来家里喝口水。”战士们向乡亲们道别后,十三名战士整齐的站好,向乡亲们敬礼后就往村外走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村长还是不放心,跟上队伍担心地说:“宁排长能走吗?要不同志们先走,宁排长在这里再休息两天,身体好点再走”。宁少戎大声说:“放心吧,我好了,能走了,请大家放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同志们边招手边走出了村,村里老乡送宁少戎和战士们出村很远了才驻足,他们一直目视着渐渐走远的战士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韩家一家人对部队的宁少戎同志豁着性命救出韩力明,送给的鸡蛋原封不动地退回来了,心里着实过意不去。韩大爷叹了口气赞扬地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军队。”救出韩力明,多亏同志们,村里的人边往回走边说着。韩家一家人仍然站在村头向着亲人走去的方向瞭望。石大娘劝道:“他大伯回去吧,孩子身体还虚着呢。”韩大娘边往回走边说:“你看同志们说走就走了,叫人真舍不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宁少戎的枪和弹药, 由同志们分别带着,他不无吃力地跟着大家一起走。同志们故意放慢行军节奏,走慢一点,走几里就休息一会,生怕累着宁少戎排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5.2.1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