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人活着是为了实现自己的需求。</p> <p class="ql-block">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先实现低层次的需求,当低层次的需求基本满足之后,人就有实现高层次需求的需要。</p><p class="ql-block"> 古人讲,“衣食足知礼节”,是有它的道理的。</p><p class="ql-block"> 一般地说,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是容易满足的。但也有例外,一些人贪得无厌,很难满足他们这两个需求。</p><p class="ql-block"> 有的人很重视情感与归属的需求,喜欢与亲属、朋友在一起,也喜欢交往。</p><p class="ql-block"> 有的人过于重视尊重的需求,求名大于求利,甚至沽名钓誉。</p> <p class="ql-block"> 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低层次需求比较多的时候,高层次需求自然就会少。高层次需求比较多的时候,低层次的需求就会被压缩。</p> <p class="ql-block"> 圣人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不改其乐,他的注意力不在低层次需求上。</p> <p class="ql-block"> 圣人王阳明在诏狱里,还在想着不能满足于低层次需求。</p> <p class="ql-block"> 即使在监狱里又怎么样呢?反省自己的错误,还在担心仅仅考虑自己的平安和温饱。正好有时间琢磨伏羲的“易经”,清澈自己的心,去发现精微奥妙。越来觉得伏羲老先生的“易经”,每一爻都有它的教导。要包容那些蒙昧的人,不要敌对他们;要提前预防莽撞的小人。在困境中,不要只想着自己的名节;小心谨慎不违背大道。蛰伏不是坏事,保全自己是为了将来。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像孟子一样养浩然之气。生活条件艰苦有生活条件艰苦的乐趣,这并不是矫情。将来到自己的阳明洞,可以忘记自己慢慢变老。</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读方志敏烈士的故事,那真的是追求高层次需求的人。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p> <p class="ql-block"> 我们活着又是为了什么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