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伊势·熊野·和歌山之旅3,攀熊野古道,宿胜浦温泉

Stephenxie

古老的熊野地区坐落在和歌山县青翠的群山之中,这里是日本的圣地。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将这处草木繁茂、崎岖不平的地区奉为众神灵的居所。<br>2025年新春,我们漫步在熊野古道朝圣之路、沉浸在幽静的温泉中放松身心、品尝美味的当地美食,与友好的当地人互动~~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将邂逅什么样的奇遇呢? 2004年7月,熊野古道的朝圣路线作为「纪伊山地的圣地与朝圣路线」的一部分,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我们选择新年时节走熊野古道,一是锻炼自己的意志,而是了解日本神佛合一的特有文化。<br> 熊野古道包括:①从位于纪伊半岛西海岸的田边开始,向东横贯山脉,一路来到熊野大社的中边路;②从北向南穿过纪伊半岛的中心,连接着位于高野山和熊野三山的寺庙群落的小边路;③从田边沿海岸向南一路延伸至补陀洛山寺的大边路;④沿着纪伊半岛东海岸,在伊势神宫和熊野三山之间延伸的伊势路;⑤沿纪伊半岛西海岸渡边津与田边之间的纪伊路。前4条古道的终点是三座神社,熊野本宫大社、熊野速玉大社、熊野那智大社并称为熊野三山,是世界文化遗产纪伊山地的灵场和参拜道的核心区域。 我们的2025年新春伊势·熊野·和歌山之旅第二程,便是沿着伊势路从三重县的伊势市直奔熊野三山之一的熊野那智大社。当然,作为旅行者,其中一大半路我们并没有像朝圣者般地徒步,而时搭乘现代交通工具—火车+巴士。 早餐后8:48-9:10 搭乘JR参宮線快速三重号从伊勢市出发,到多气换乘9:24-11:56的JR紀勢本線特急南紀1号沿纪势本线抵达紀伊勝浦。纪伊半岛环海铁道线没有高速新干线,不过这三个多小时几乎完全贴着伊势路的行程相当轻松安逸。 可以说,熊野古道的第一段「伊势路·东线」我们是在南纪列车上体验的。在江户时代,前往伊势神宫朝圣的人数不断增加,在伊势参拜后,信徒们会继续沿伊势路路线前往熊野。随着这条小径的人流量急剧增加,为防止暴雨侵蚀,很多路段都进行了铺设和加固,并且设置了各种各样的关口、竹林、梯田和海滩。选座于列车的左侧,一路风景如画。 中午时分抵达JR纪伊胜浦站。以「纪伊」命名主要是因为其位于纪伊半岛,区别于东京附近千叶县的那个「胜浦站」。这个位于和歌山县东牟娄郡那智胜浦町的车站其实很小,建筑也毫不起眼,但却是纪势本线(きのくに線)上的一个重要站点,前往熊野三山之一熊野那智大社的重要门户。 那智胜浦还以其美丽的海岸线、丰富的温泉和渔业资源及传统文化而闻名(这在之后的行程中才让我们逐渐感受到)。虽有如此直说,但中午时分町中心几乎难觅人影,这派冷清凄凉让我们不由得对那智胜浦的名头起了小小的疑问。 不过火车站对面的熊野御坊南海巴士站倒有好些游客候车。在这里我们确认巴士时刻与JR完美衔接,在车站寄存好行李,稍待片刻于12:20按既定乘上那智山线31路巴士。 20分钟后我们在「大门坂」下车。 熊野观光局官网对徒步熊野古道朝圣路有很多推荐线路。可以只步行几分钟,也可以进行为期一周的登山之旅。我们选择了一条最为经典的「大门坂」线路,这里是著名的中边路的一段,距离不长但风景优美的鹅卵石台阶,从谷底一直延伸到那智山神社寺庙群。 下车后一路不断有明显的路牌指引,沿公路向前步行5分钟就到了大门坂步行道的入口,左转便开始逐渐上行的登山道。 经过这处鸟居,跨过鲜红的「振ケ濑川」桥便意味着步入了「熊野古道」。千年以来,熊野地区巍峨的纪伊山地,以其古老的森林、壮观的瀑布、悠长的河川,被视为日本的心灵圣地。这块人称「神明居住的圣地」,神秘的景致、遍布其中的小径,为人们提供了一条通往内省、净化以及疗愈的道路。 最早的朝拜者约于平安时代(794-1192)抵达这块偏远隐密的宗教圣地,其中包括了帝王与贵族。他们从当时的首都平安京(即现今京都),沿着后来人们所称的「熊野古道」,进行长达30到40天的艰苦跋涉,试图寻找俗世之间的净土。这个时期的日本由于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所以熊野也被称作「清净之地」或是「佛居住的清净地」。而走过这座被称为「灵场入口」的振ケ濑川桥,则意味着进入了神界。 到熊野三山参拜从10世纪就已开始,一直盛行至14世纪,许多参拜者形成队列络绎不绝地走着,由此被形容为「蚂蚁参拜熊野」。在大门坂茶屋旁可以租借九世纪平安时代风格的朝圣和服,登上古老的阶梯,一袭古风抵达那智大社。 大门坂意为「大门坡」,指的是一座曾经矗立在附近的大门。作为登山道的起点,象征从世俗世界进入神圣灵场的「结界之门」。斜坡底部生长着令人印象深刻的「夫妻杉」,它们的根部在小路下方缠绕盘旋。 大门坂从山谷底部延伸到熊野那智大社、青岩渡寺和那智瀑布,实际长度1公里,高度约600米,共有267级石阶。这是一条令人叹为观止的鹅卵石台阶上坡道,是虔诚参拜应走的方向。两旁长满了有着数百年历史的日本雪松、柏树、樟树和竹林,古树参天的氛围肃穆静谧,被日本人称为「通往天空之道」。 沿途散落着许多地藏菩萨石像、供养塔和石碑,多为历代信徒供奉,历史可追溯至江户时代,部分石碑刻有经文或和歌。这里有座「多富气王子迹」小神社。「王子」是位于熊野古道上熊野大神社的附属神社。它们可以庇佑、引导朝圣者,也是供奉和休息的场所。这些神社的形成要归功于历史上曾经充当过朝圣向导的山伏山苦行僧。熊野古道的王子统称为「九十九王子」,并非确切的数字,而是暗示神社数量很多。 树龄800年以上的「楠大树」也称为朝圣者们心中的灵物。 前面现出一名身着平安时代朝拜和服的身影,在富有古韵氛围的石阶路上,恍惚中仿佛可以感觉到古时参拜者的气息。如此神秘氛围难怪成为电影、动漫取景地,如《浪客剑心》真人版曾在此拍摄。 徒步本身就是朝圣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朝圣者们进行了严格的宗教崇拜和净化仪式。漫步在古老的熊野古道是一种体验熊野神圣乡村独特文化景观的绝佳方式。 半个多小时的石板路走起来很有神圣肃穆的感觉,参天的松柏遮天蔽日,石板路上青苔点点透露着岁月留下的痕迹。路遇「十一文关迹」和「唐斗石」。不妨放慢脚步,感受这条千年参道的历史呼吸与自然灵性。 走到气喘冒汗腿酸时到了大门坂出口,前面的建筑物下有参拜道右行的指示牌,稍事休息后继续行进,终于来到熊野那智大社表参道入口,一旁有个小小的邮变局,鲜红的邮筒仿佛迎宾的侍卫。 抬头望去,长长的参道看不到尽头。参道上攀登的大多是日本的老人们,有的拄着拐杖非常费劲的样子,和他们相比自己还算年轻力壮吧。 表参道到了这里向右90度转弯,路旁的看板上显示我们所在的位置距离目的地还有好长一段路,不过这段缓冲的平路开着很多小店,店里大多售卖那智特产黑石,俗称「那智黑」,并且做成了不同姿势的招财猫,日本人也恭喜发财吧。 走过这段平路,前方又是陡峭并且缓缓地向左旋转的上山台阶,终于看到神社那高高在上的红色屋脊。 参道旁伫立着祈求世界和平、人类和平的立柱和观世音菩萨佛亭。 终于,熊野那智大社红黑相间的大鸟居展现在面前。 大鸟居前的石灯亭前世界遗产的石刻。其于2004年7月7日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世界遗产名录,完整的说法应该是「纪伊山地的圣地与朝圣路」。 别以为这就到了,前面还有好长一段陡峭的石阶,台阶尽头才是亮丽橘红的那智大社大鸟居呢! 真可谓历经艰险,终于登顶熊野三山中最高的熊野那智大社。想来个短短的Vlog吧。 在海拔约350米的那智山半山腰,亮丽橘红衬着白底的熊野那智大社,供奉着熊野的十二位神灵和那智瀑布的神灵。这座宏伟的神社是熊野三山和主要朝圣目的地的组成部分。那智大社主要建筑包括了御本殿、拜殿、宝物殿等。 那智大社的社殿于江户时代后期重建,也是唯一保留了日本中世时代神社布局,被设计为隔着山谷也可以参见那智瀑布的神殿。社殿群背靠那智山的浓雾深山,在青山映衬下朱红色的涂漆尤其显眼。 熊野那智大社的主祭神为「熊野夫须美大神」。根据日本古代神佛合祭的说法,「熊野夫须美大神」被认为是观音菩萨。作为全日本3千多座熊野神社的总本社,它与那智山青岸渡寺一同被视为熊野信仰的中心,自古便有众多信徒前来参拜,如今也香客不断。建在467级石阶之上的神殿也被视为农林、水产、渔业、姻缘之神,从而为人尊崇。 礼殿后方玉垣内为御本殿,被指定为国家重要文化财产。其中正面有五殿,左边有一殿。从右到右各殿的祭神依次为:泷宫-大己贵神、证诚殿-家都御子大神、中御前-御子速玉大神、西御前-熊野夫须美大神(那智大社的主祭神)、若宫-天照大神、八神殿-天神地祗。<br> 根据佛经《华严经》的记载,那智自古以来就是供奉观音菩萨的灵场。观音菩萨所住的净土被记载为「南海的普陀洛山」,经过各种考证实际所在的位置,人们认为正是面相南海的那智山。作为水化身的观音菩萨,常被供奉于水边。京都著名的清水寺也在清净的音羽瀑布下供奉着观音。 那智大社的礼殿边上,还有一座偏殿御縣彦社,门口供奉着一只黑色的「八咫乌」,其形象为三只脚、颈项上挂着日本传说中三神器之一「八咫琼勾玉」的巨大黑乌鸦。八咫乌是日本神话中太阳神天照大神的使者,受天照大神的派遣来到人间,解救了因为迷路被困在熊野山中的神武天皇东征军。通过八咫乌的指引,神武天皇前往橿原建立了大和朝廷。 中国唐代诗人杜甫在《岳麓山道林二寺行》中曾这样写道:莲花交响共命鸟,金榜双回三足乌。而在日本对其三足有以下几层寓意:①宇宙的三层:天、地、人。②熊野的三个古代氏族:宇井、铃木、榎本。③主神的三种美德:智、仁、勇。这就可以解释日本为何有那么多乌鸦,而八咫乌还登上了国家足球队的队徽:这位强大的向导可以帮助把球带入对手的网中! 神社礼殿旁的宝物殿收藏者着诸多珍贵历史文化财产,其中有表示与当时的朝廷、幕府相关的奉纳品、传达熊野多层宗教观的祭具、可以确认全国规模信徒广泛的记录等。 这座供奉着树龄850年大樟树的樟灵社,绿荫美妙地延伸到神社屋顶之上。其高27米,树干周长约8.5米,树干有空洞,如果花300円请个护摩木或500円求个绘马从中穿过,据说将获得重生。传说这株大樟乃日本平安时代末期的武士、公卿平重盛亲手种植。 从那智大社的边门出来,下行几格台阶,却是另外一副光景。那就是与熊野那智大社有着密切的关联的「青岸渡寺」。 青岸渡寺是一座建于5世纪初的天台宗佛教寺庙。相传从印度而来的裸形上人在那智瀑布的盆地发现了如意轮观音菩萨的金像,由此得到了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的开悟,将其供奉于此。青岸渡寺也是「西国巡礼」也是从1161年开始的33观音朝圣之旅的第一个圣地。 青岸渡寺御本尊是如意轮观世音菩萨。本堂正殿(如意轮堂)天正18年(1590)根据丰臣秀吉的命令由丰臣秀长重建的,保留着桃山时代全天然木质构造的特征。另外,正殿内的日本第一大鳄鱼口是丰臣秀吉捐献的,上面刻着秀吉手书的祈文。 象征着宗教共生关系的熊野那智大社和青岸渡寺贴身相邻,直至明治初年为止,寺庙与神社仍是一体的修道场,19世纪因废佛运动被明治政府强迫神佛分离。1874年由那智山山内的信徒发起,重新正名现今的寺名。时至今日,两座神殿依然相连,两者均祀奉那智瀑布,代表自然中的和谐与共存。早在神殿兴建前,这一强大惊人的自然奇迹,就一直给人以启迪。 和旁边色彩鲜艳的那智大社不同,青岸渡寺显得古朴而安静,就如这座建于镰仓时代元享(1322)日本最古老的宝藏印塔,以及大殿里虔诚的参拜者,气场和那智大社完全不一样。 其实,正对着青岸渡寺的这条参道的入口是青岸渡寺木造多层铜制的大山门(仁王门),仁王尊传说是湛庆(1213)作的执金刚力士像。但走这条参道并不方便,所以很少有人从这处进出。倒是在青岸渡寺旁边,有一条隐蔽的小路,也是一段熊野古道的入口,下次有机会,可以尝试下这段「大云越取」。<br><br> 放一段短短的Vlog,连同熊野三山,青岸渡寺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登录的世界遗产的一部分。寺院的区域内因能清楚地观赏那智瀑布、那智原始森林和太平洋海景而闻名。 浏览参观完青岸渡寺,在这个平台转过身去就能看见三重塔和那智瀑布。近处是层层叠叠的屋檐,远处是苍翠背景中的一抹朱红和一条白练。 沿着青岸渡寺面前的官道前行,越往下走,我们越接近最佳视角,三重塔和那智瀑布的比例更趋和谐,二者同框,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拉近焦距甚至可以看到瀑布的出水口上边的注连绳及其纸垂。 通往三重塔的官道旁,一尊观世音菩萨全身塑像。 拾级而下,可以更加清晰的看到三重塔和那智瀑布。估计这座三重塔在那智大社乃至熊野三山都是出镜率最高的,因为众多观光案内、网页都以这组画面作为封面或主页。 实际上三重塔属于旁边的青岸渡寺,供奉着据说是那智瀑布真身的千手观音像,在500年前制作的「那智参拜曼陀罗」中就有描绘。其于1581年毁于战国时代的内战,到了1972年才完成重建。<br> 塔内每层都安置着不同的佛像,一层是关于那智瀑布传说中登场的不动明王。二楼是远在西方极乐净土的阿弥陀如来。3楼供奉着慈悲菩萨飞泷权现本地千手观音。另外,各层塔壁均以佛教壁画装饰。我们的运气何其的好,去年夏天开始的修葺工程恰好在不到一个月前完成,12月26日才重见天日。 站在塔上,碧空绿山下的那智大社绝景一览无余,风景这边独好。 我们在三重塔旁找到一条前往那智瀑布的捷径,沿着熊野古道的那智山裏参道一路下坡路大约7-8分钟,比起盘山官道,快了不止20分钟。 这段镰仓时代的石阶小径被称为「镰仓积石台阶」,不加修饰的朴素石阶为过客带来一股古道特有的魅力与氛围,古木参天,幽静怡然。 就这样一路下坡重新回到官道,左手边看到了去瀑布的指示牌和台阶,幽幽的丛林中一座乳白色大鸟居映入眼帘,这就是那智瀑布和飞龙神社入口了。 进入鸟居,还得继续沿着那智山裏参道下行5分钟,前面遥遥可及人影憧憧,气雾升腾。我知道,那势必就是那智瀑布所在了。 穿过杉树林,终于下到谷底瀑潭,映入眼帘的便是以天然纪念物之一的那智原始森林为背景、从悬崖上飞流而下的大瀑布。 源自那智山深处大云取连的那智大滝(那智瀑布)号称日本第一单体连续瀑布,其落差133米,宽幅13米,瀑潭深度10米,据说落下的水量每秒1吨左右。在它的周围还存在有48条瀑布,眼前这条瀑布被称为一之泷,和最近的二之泷、三之泷一起被指定为国家名胜。喜欢各种评选的日本人将其与栃木县日光的华严瀑布、茨城的袋田瀑布并称为「日本三名瀑」并入选「日本瀑布100选」、「日本音风景100选」。 站在谷底瀑潭,瀑布仿佛将山峦和森林割裂成两半一般奔腾而下,的确极具气势,更有只要淋到水花便可以获得神明的保佑的说法。相传很久以前「九穴之贝」坠入瀑布潭,沉下之处便成为了祈求长寿、开运、幸福的灵验之地。 那智瀑布不仅是日本的国家名胜,同时也作为熊野那智大社的别宫—飞泷神社祭祀大己貴神的御神体,其本身已被当作信奉的神明而受到尊崇,自古以来就是修验道上修行者的修炼场所。因此这个神社没有拜殿直接参拜瀑布。 飞泷神社免费进入,但如果交纳参观费300日币,就可以进入「御泷拜所」,近距离观赏飞瀑直下的情形,更加壮观。付100日元的香油钱便可以获得神杯并饮用「延命长寿之泷水」。 参观完那智瀑布,回到那智の滝前巴士站正好下午2点半,稍事休息4分钟后刚好搭上从那智山终点站开来的回程巴士。 熊野御坊南海巴士31路那智山线回纪伊胜浦路经JR那智站,火车站旁的补陀洛山寺是以南方净土为目的地的「补陀洛渡海」的出发点。时间原因我们并没有在此停留,在巴士上拍一张富有那智大社风格的站舍照片。 完成了徒步熊野古道的经典片段,拜访了熊野三山之一的那智大社,下午3点钟我们回到纪伊胜浦,开始享受这片宁静的海湾。胜浦町有多处温泉酒店,可以住宿也可以日归,从JR纪伊胜浦站走向海湾只需5-6分钟,然而沿街店铺大多闭门谢客,想象不出此处如何会因海中温泉而名闻遐迩。 走访熊野三山我们计划在纪伊胜浦宿两晚,今晚选择胜浦最具代表性的地标浦岛酒店,明晚投宿纪伊胜浦站附近的一家民宿,以此留下不同的体验。 浦岛酒店位于胜浦湾的岛屿式半岛上,酒店提供免费的交通船和巴士接送住客往返于酒店与胜浦港码头之间,每天下午3点以后是交通接驳船服务。15:15「浦岛丸」接驳船向我们候船的观光栈桥翩翩而来。看看,这头顶乌龟的接驳船颜值还挺讨喜的,哈哈。 乌龟船在胜浦湾划过一个漂亮的弧线,5分钟的船程风光无限。后停泊在浦岛酒店主楼前的迎客码头。 纪伊胜浦官网有这么一段文字介绍浦岛酒店:以专用车船前来这家町内首屈一指的温泉旅馆吧,在风景胜地狼烟山半岛的广阔土地上,由「山上馆、日升馆、渚馆、本馆」四个客房楼组成温泉旅馆,不仅可以从客房眺望沉入熊野群山的夕阳,更能享有以雄伟洞窟「忘归洞」为首的各色温泉,随后尽情品尝匠心特制的胜浦活生金枪鱼料理。就连昔日的纪州藩主德川赖伦公都赞誉「让人忘记回去的感觉很舒服」的历史酒店浦岛,是到此一访的客人的必然选择。 我们入住的是乌龟船停靠码头所在的本馆,本馆建在酒店浦岛的中心,酒店的前台、纪念品商店、居酒屋和罗森便利店及穿梭巴士站都在这幢主楼。而且作为温泉巡游的据点,泡汤、购物、用餐都十分方便。 这是我们一泊二食付的和式客房,房间有40平米大小,窗户面朝胜浦街道及胜浦港,可以目睹酒店往来穿梭的迎送船。 窗前坐看沉入熊野山的绝景夕阳,颇感舒适安逸。胜浦地区是海边的一座避风港,位于安静的小海湾内,俯瞰着太平洋,这里有未经冷冻处理的蓝鳍金枪鱼,有惬意的海湾游船,还有可以缓解压力的户外天然温泉。 酒店布局图将客房、温泉、餐饮和其它功能区标注得清晰明了:4个住客楼房中的山上馆位于狼烟山顶,可观太平洋,是最高档的客房楼;日升馆在狼烟山东侧山脚,面朝太平洋;本馆面朝胜浦港;渚馆在狼烟山西侧山脚。酒店设有6处温泉:忘归洞和玄武洞是可观太平洋的海景山洞温泉;ハマユウの湯、矶之汤和滝之汤是室内温泉;另外山上馆有一个仅限本馆住客使用的温泉遥峰之汤。 抓紧时间到酒店各处逛逛,熟悉环境。四个客房馆之间有超长通道相连。 先乘山上馆的直达电梯来到狼烟山的山顶。浦岛酒店几乎占据了整座狼烟山半岛。狼烟山长约1.5公里,宽200米左右,北部连通纪伊半岛陆地,南端临近纪之松岛。 狼烟山因古代渔民观察报告鲸情并在此点燃狼烟传递信号的传统而得名,据说幕府末期当熊野滩发现有黑船航行时,以烽火告急。创始于1956年的浦岛酒店在山顶建起了狼烟山游乐园。<br> 从海拔约80米的展望台,以熊野群山为背景的街道和太平洋海景呈360度一览无遗。这个角度是观日出太平洋与日落妙法山及那智山的绝佳场所。黄昏时分,妙法山和那智山上云雾蒸腾。 东西两侧观景展望台中间,建起了长长的狼烟山游步道。主通道上方盖有屋顶,即便日晒雨淋也不用担心。 狼烟山上风景优美、景观丰富,大洋、群山、港湾、岛屿、码头、日出日落,美景纷呈。游步道中段高台上,用免费的瞭望镜,把胜浦港的角角落落观察得清清楚楚。 通往南端悬崖的游步道一片盎然绿意,随着季节的变幻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 来到狼烟山最南端观景台,铭牌上冠以吉野熊野国家公园「纪之松岛」。海边伫立着形状突出的小岛,约17平方公里。浅海的沉积地层受热硬化后形成,因此比周围岛屿的岩石更耐侵蚀。岛上还有许多海蚀洞,通常沿着断层线分布。 纪之松岛是胜浦湾内大大小小130个岛屿的总称,因为有着不逊于松岛的景观才名为纪之松岛,其名称中的「纪」源自所在地区「纪伊国」,海面上的岛屿或岩石会依形状命名骆驼岩、狮王岛、鹤岛等。 此处景观最佳,脚下惊涛拍岸,悬崖壁立,长条岛屿如巨龙卧海。移步换景,转过一个角度看,原先看似一条龙的长条岛屿,实际是分开的。 僻静的胜浦湾内,130多座遍布岩石的小岛散布在平静的水域周围,在温暖的季节,迁徙的鲸鱼和海豚经常光顾这些岛屿。 游步道岔道内有一座「诺曼顿号慰灵碑」,我借助Deepseek查得:明治19年(1886)英国货船诺曼顿号(S.S. Normanton)在纪伊半岛附近潮岬以南海域沉没,船上25名日本乘客全部遇难,而欧美船员却全员获救。事件引发日本社会对种族歧视与海难救援制度的强烈愤慨,成为近代日本修改不平等条约的导火索之一。 另有一座「金丝雀纪念碑」(カナリアの碑),此碑为纪念日本近代史上著名的矿难事故中遇难的矿工而设立。金丝雀曾在煤矿中被用作检测有毒气体的「生物警报器」,矿工们依赖它们的生死判断井下安全。一旁的碑文借金丝雀象征脆弱生命与守护的意义。 从狼烟山顶回来换乘山上馆直达本馆的自动扶梯下山,此自动扶梯长达154米的,由于行程过高过长,自动扶梯全程分三段运行,其中一段扶梯两侧有窗,可见窗外山景。 下到本馆,橱窗内的模型标注了这部超长扶梯各种参数。 酒店各处大致浏览一番后,去「忘归洞」温泉池泡汤,当初开始旅馆开业的大正时代因被纪州藩主德川赖伦公誉为「让人乐而忘归」得名。在「熊野参拜」盛行的平安末期,参拜熊野三山的贵族在此泡汤解乏,南北朝时的北朝名将石堂义庆在此屯兵,因此又有「将石洞」之称。<br> 忘归洞为天然洞穴,洞高15米,面积1000平米左右,洞内有多个大小不一的汤池。夜色将临,日归泡汤者都已离去,正是客人稀少的时段。洞窟中的温泉汤池面朝太平洋,泡汤之际但见海浪拍打洞口礁石,耳闻涛声阵阵,眼观汪洋大海,泡在汤池中,绝色美景当前,身心舒泰。(此处不得摄影,室内图片来自酒店官网) 海中温泉泡得通体舒坦,随后走过长长的甬道,前往北端的日升馆进行今晚最为享受的自助晚宴。 面向太平洋的日升馆日出餐厅,用餐之际眺望胜浦海湾绝景。 被冠以「熊野CUISINE」概念的浦岛酒店自助晚宴,精选熊野地区及胜浦渔港精心培育的海鲜、牛肉,色川地区的无农药蔬菜、水果等各色当地食材,配以特色调味料。 虽然不如会席料理来得精致,却可以按食客的喜好大快朵颐。 餐后回到客房,在我们泡汤就餐之际,工作人员已经铺好了榻榻米。 次日起床后,去日升馆深处的「玄武洞」泡早汤。玄武洞温泉比忘归洞温泉空间小,只有一个面海洞口,但洞口浴池离海很近,再次体验真实自然的天然洞窟温泉,海浪拍打礁石,浪花偶尔会溅到池边,既刺激又奇妙,在大自然创造出来的神秘温泉里度过一段奢侈的时光。(同样的,室内图片取自酒店官网) 酒店设置了温泉巡游盖章的余兴节目,每个温泉门口都有盖章处,可以打卡浦岛酒店所有的温泉。但凡抵达酒店内五处浴场中的三处并觅得印章者可到前台获赠酒店特制的浴盐。 8点去日升馆二楼日出餐厅吃早餐,本馆和日升馆住客都在此早餐,早餐品种丰富品质中规中矩,选座海景窗口,秀色可餐。 后面的行程还很精彩,因此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退房等候迎送乌龟船时,大堂前的酒店工作人员给宿泊客人拍照留念。 这是浦岛酒店主通道内陈列的熊野三山宣传画。继昨日的熊野那智大社,伊势·熊野·和歌山之旅第四日,我们将转道新宫,探访熊野古道上另两座世界文化遗产神社—熊野本宫大社&熊野速玉大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