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67、路漫漫(中)司令夫人为兵买“名著”</p><p class="ql-block">四大名著天下闻,</p><p class="ql-block">老老少少都爱听,</p><p class="ql-block">想买一本看一看,</p><p class="ql-block">书店柜台难找寻。</p><p class="ql-block">那儿才能得此书,</p><p class="ql-block">挖空心思走后门,</p><p class="ql-block">司令夫人知此事,</p><p class="ql-block">买好名著送与兵。</p><p class="ql-block">近水楼台先得月,</p><p class="ql-block">好书到手先过瘾,</p><p class="ql-block">百看不厌翻又翻,</p><p class="ql-block">日观夜读长精神。</p><p class="ql-block"> 这首诗,隐含着一个武汉市委第一书记、武汉警备区司令员、空降兵第15军军长方铬夫人沈佩(又名沈荷仙),热心地为陆军第87团团的兵娃子们,购买了一套四大名著的动人故事。这是怎么的一回事呢?那是1972年,驻军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武汉大学),我经历和发生的第二个难以忘怀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四大名著,闪射着中国文学家们智慧光芒,是中国文学史上永垂不朽的瑰宝。尽管人人都想看一看,或者说是欣赏一下这套书,但是,在1972年,武汉三镇的大小新华书店里,是买不到这四种人人喜爱、个个想看一看的在市场上走俏的四大名著。如果想买一套名著,也许,也许“开后门”,才能买到。人们晓得名著是好书,是丰富战士文化生活的精神食粮,所以早在1962年,29师87团在没有开赴孝感朱湖农场驻军花园镇前,团里俱乐部图书室时购有四大名著供干部战士借阅欣赏。自从开赴朱湖农场后,战士们住的是茅草房,由于驻地条件的限制,花园图书室里的那些书,没有带到朱湖农场,就是带来了也没地方安放,因为团机关宣传部门也只有两间总共24平米的办公兼寝室的住房。转眼之间,进入了那场大革命,1962前87团在花园图书室里的那些书,由于没人管理,早已不知去向。光阴似箭,时代走到了1972年,那时伟人带头学习中国的四大名著,特别是伟人带着学习《红楼梦》,一个学习研究四大名著高潮在全国兴起。这时,87团政治机关的组织股长扬汉堂和和宣传股长毕延生,两位股长,受政委宋进儒的委托,让他们千方百计去为团里购回一套四大名著,接受任务后,两位股长先后赶到孝感、武汉东西湖的一些新华书店,都没有买到四大名著。怎么办,这时,组织股长杨汉堂,猛然想起了自己手下的干事方济南,他的父亲方铭,是当时的空降兵15军军长武汉警备区司令员,武汉市革委会主任,他的妈妈是新四军老战士武汉市委组织组的领导(那时的各级组织部的名字叫组织组),咱们何不请她帮帮忙,帮咱们团里购买一套四大名著。经过一番联系,实际上是为公家开了一次后门。方妈妈知道基层团队的难处,她爽快地答应了这件事。方妈妈亲自找到武汉市新华书店的负责人,为儿子所在的陆军第29师87团政治处购买了一套《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p><p class="ql-block">得知盼望已久四大名著,方妈妈已经为我们买到了。87团政治处宣传股长毕延生,从100多里外的孝感朱湖农场打来电话,兴奋地通知要我在1972年4月中旬的一天上午10点钟赶到地处汉口的武汉市委大门前去把方妈妈为兵购买到的四大名著书取回来。 </p><p class="ql-block"> 接到一百多里外孝感八一农场团政治处的电话,我高兴得一夜都没有睡好觉。第二天早饭后,我挎着挂包,从东湖之滨的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出发,翻过林木繁茂的珞珈山,越过绿色闪光武汉大学图书馆,朝南走了一里路,来到武汉12路公交站的终点站(如今武汉大学的公交站移至快到了街道口,离原来的依靠点远了好几里,进出武大没有以往方便了),搭上了12路公交车,在大东门下车后,转乘1路电车到汉口六渡桥下车,又急匆匆搭乘24路公交车,再转第7路公交车,用了一个多钟头,紧赶快赶准时地赶到了武汉市委的大门前。</p><p class="ql-block">一下公交车,我一眼就瞅见了一位年龄和我的妈妈差不多的在四十出头,蓄着短发,穿着一身灰色服装,精神抖擞,脚穿一双步鞋,神采奕奕的抱着一捆捆扎得好好的图书的女干部,看样子,这位女干部身体健康,十分的干练。她正平静站在武汉市委门前的公交车站处等待着取书人的到来。</p><p class="ql-block">虽然我没有见过方妈妈,没有见过军长司令方铭的夫人,但我心中还是比较有数的,我听组织股长杨汉堂介绍过:方妈妈担任过孝感市的财政局长,那可是相当老河口市的市长一级的干部啊!如今又进了武汉市委组织组,方妈妈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干部,那个时候的武汉市委组织组,就是现如今的市委组织部,市委组织部的领导人,是相当地委一级的大官啊!</p><p class="ql-block">在我这个800里外鄂西北光化县穷娃子的眼中,我的战友方济南的妈妈沈佩(原名沈荷仙)的确是我还没有见过的一个大人物啊!沈妈妈是浙江宁波余姚慈溪人,生于1928年1日19日,和我的妈妈年龄不差上下。方妈妈1942年参加浙东游击队。后在新四军一纵五十八师卫生部工作。是个优秀的新四军女干部。1950年,方济南的妈妈沈荷仙随方铭一起,进入空降兵陆战第一旅,1955年,方妈妈转业到开封市政府统计局工作,1958年进入人民大学学习,1959年调入吉林省统计局工作。1961年任孝感地区财政局后局长,1967年后在武汉市委政工组,一直到组织部工作离休,于2019年2日14日病逝,享年91岁。</p><p class="ql-block">漂亮气质不凡而又平易近人的方妈妈没有一点儿官架子,她见我走了过去,微笑着问了声:“”你是小雷吗?”</p><p class="ql-block">“是的”。我回答道“您,您是方妈妈吗?”</p><p class="ql-block">“是的,是的!”温柔和气善良的方妈妈,她见了我就像是见到了自己的儿子一样地兴奋亲切,她的脸上闪现出高兴的色彩,笑眯眯地说,“孩子,你是来取书的吗?”</p><p class="ql-block">“是的,方妈妈!”我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高兴地说,“是的,是的,方妈妈!谢谢您啦,方妈妈!”</p><p class="ql-block">方妈妈放心地把四大名著交给了我。我接过书后,方妈妈亲切地对我说:“孩子,这几本名著,你在空闲的时间里也好好地读一读啊!”</p><p class="ql-block">“是的,方妈妈!”我激动不已地说,“方妈妈,放心吧,我一定要好好地看一看这几本书!”</p><p class="ql-block">多么朴实善良热情的气质的一位妈妈呀,这件事,我一辈子也一会忘记的。接过书后,我有些依依不舍地从武汉市委门前的公交车站,辞别了方妈妈,乘上回返武昌珞珈山的公交车,向武汉水利电力学院赶去……</p><p class="ql-block">这,就是我作为一个穷娃子,一个步兵87团的小兵,第一次因取书的原因,幸运地见到武汉市委第一书记、市革委会主任、空降兵15军军长、武汉警备区司令员方铭的夫人的逸闻。</p><p class="ql-block">为什么说是这件事是逸闻呢?因为87团有官兵3千多人,我是近距离见过的武汉警备区司令员和军长方铭夫人沈荷仙妈妈,为数不多的官兵之一。</p><p class="ql-block">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篇。</p> <p class="ql-block">图片:是新四军恩爱夫妻老战士方铭和夫人沈佩(沈荷仙)(文中关于方铭将军一家人的图片,由方妈妈的儿子我的邱少云生前所在团的战友方济南提供,在此表示感谢深深的感谢。)</p> <p class="ql-block">战友方济南拍摄的照片:我的父亲和母亲。</p> <p class="ql-block">图片是方铭、沈佩的儿子我的战友方济南。为什么名叫济南,因为他们英勇无畏地参加了“解放济南”的战役,他们的儿子,就是在解放济南的战斗中出生的,所以为儿子取名方济南。</p> <p class="ql-block">方铭将军事迹筒介;方铭,生于1921年12日28日。1938年4月参加新四军,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排长,副连长,连长,营长,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二十軍五十八师参谋长,任空军陆战第一旅副旅长,空军陆战师副师长,伞兵师师长,空一军副军长兼参谋长,空降兵十五军副军长,空降兵十五军军长兼武汉警备区司令员,武汉市委第一书记,武汉市革委会主任,武汉空军副司令员等职。中国共产党九大中央侯补委员,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于1981年8月7日病逝,享年60岁。</p> <p class="ql-block">图片是:地处黄金地带的武汉二七区老武汉市委市政府。</p> <p class="ql-block">新武汉市委市政府大门:地处武汉市江岸区沿江大道188号。</p><p class="ql-block">2009年8月底,当地媒体以这样的《武汉市政府机关集体搬离江滩宝地 给企业腾地》标题报道机关搬迁热闻,并以这样的笔调描述未来图景:“风景秀丽、寸土寸金的汉口沿江大道,在不久的将来有望告别众多“衙门”扎堆的局面,一个新型的高档商务区将取而代之!”</p> <p class="ql-block">1972年4月,方妈妈沈荷仙,热心为87团的兵娃子们,购买的“四大名著”。</p> <p class="ql-block">1928年出生的方妈妈沈荷仙,在1972年时是一个风华正茂、年轻漂亮的妈妈。在武汉市委市政府门外的马路边上的林荫大道上,他热情把一捆绑好的“四大名著”交给我。穿著朴素,和霭可亲,热情善良、平易近人的方妈妈,询问了我的一些有关情况,得知我比她的儿子方济南大二岁,早入伍四年后,便说,你是个老兵了,你和咱的济南,要互相帮助,互相爱护,共同前进!</p><p class="ql-block">方妈妈的一番热心的话儿,说得我热血沸腾,激情难抑。一个愛兵的妈妈,温柔善良的妈妈:方妈妈!我永远也忘不你!祝你在天堂幸福快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72年4月的一天,我是从武昌珞珈山水电学院走前武汉大学图书馆楼下不远的武汉12路公交站点乘车,到司门口武昌桥头,又转了好几路车,才赶到武汉市委市政府。(那时名叫市委市革命委员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