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哪吒2》观后感

李建新

<p class="ql-block">我一直未能充分认识到动画片的深度与魅力。每年我都会观看多部电影,却总是轻易地忽略了动画片。然而,今年在主流媒体对《哪吒2》的热烈报道下,我终于在2月15日怀着好奇之心走进了电影院。这部动画片带给我的触动远超预期,有两点尤其让我难以忘怀。</p><p class="ql-block">一是李靖夫妇在炼丹炉中用元神保护哪吒的那一幕,他们面对这个浑身是刺,充满叛逆的哪吒,依然给予他充满爱意的拥抱。这不禁让我联想到导演饺子的亲身经历。饺子的父亲去世后,母亲靠着微薄的退休金维持生活,却依然支持饺子在家创作三年半,不顾邻居的闲言碎语,为他购买高配置的电脑。母亲用省吃俭用的钱为他买下《动画师生存手册》,从不追问何时能赚到钱,只关心他的创作进展。她将动画创作比作抓药,认为只有火候到了才能见效。这种无私的包容,使饺子能够在“社会时钟”之外找到自己的创作节奏。现实中,父母虽没有三头六臂,却总是用爱为孩子撑起一片天空。寒门子弟的成功,往往不只是靠“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热血,而是父母默默承担了所有的压力,为孩子铺平道路。</p><p class="ql-block">二是东海龙王对敖丙说的话,让我深有感触。他原本说“父王只想让自己的经验,为你谋个幸福。”但如今看来,父辈的经验未必全然适用。孩子的路终究要由他们自己去闯,忠于自己的内心选择。即使是活了几万年的东海龙王,也没有用“自己吃过的盐比孩子吃过的饭多”这样的话来压制孩子。在这个倍速发展的时代,父母不应强行将自己的成功经验和所谓“铁饭碗”塞给孩子,因为孩子的直觉往往更加敏锐,他们看父母可能比父母看他们更清楚。父母应该给予孩子的是前行的方向,而不是具体的路线,至于如何走,是否摔倒,应该交给孩子自己决定。这种放手,其实是最有力的支持,否则,稍不注意就会成为孩子的枷锁。</p><p class="ql-block">在教育这件事上,热爱是起点,努力死磕是答案。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兴趣,支持他们所谓的“不务正业”,哪怕这与“主流”背道而驰。热爱、开心与奋斗构成了一个黄金三角,只要找到热爱并坚持下去,即使被命运锤进地里,也要像种子一样破土而出,茁壮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