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药不同剂量的功效。</p><p class="ql-block">下面这30味中药不同剂量的功效的观察。</p><p class="ql-block">深耕杏林几十载,最善用黄芪,方方有黄芪</p><p class="ql-block">0.黄芪:小剂量(15 克以下)升血压;中剂量(20 - 30 克)调节血压;大剂量(30 克以上)降压。</p><p class="ql-block">1. 白术:小剂量(6 克以下)健脾止泻;中剂量(10 - 15 克)燥湿利水;大剂量(20 克以上)通便。</p><p class="ql-block">2. 茯苓:小剂量(10 克以下)健脾宁心;中剂量(15 - 20 克)利水渗湿;大剂量(30 克以上)安神。</p><p class="ql-block">3. 当归:小剂量(6 克以下)养血调经;中剂量(10 - 15 克)活血止痛;大剂量(20 克以上)破血。</p><p class="ql-block">4. 白芍:小剂量(6 克以下)敛阴止汗;中剂量(10 - 15 克)柔肝止痛;大剂量(30 克以上)缓急解痉。</p><p class="ql-block">5. 丹参:小剂量(10 克以下)养血安神;中剂量(15 - 20 克)活血调经;大剂量(30 克以上)祛瘀止痛。</p><p class="ql-block">6. 赤芍:小剂量(6 克以下)清热凉血;中剂量(10 - 15 克)化瘀止痛;大剂量(20 克以上)凉血解毒。</p><p class="ql-block">7. 川芎:小剂量(6 克以下)行气活血;中剂量(10 - 15 克)祛风止痛;大剂量(20 克以上)通络。</p><p class="ql-block">8. 熟地:小剂量(10 克以下)滋阴补血;中剂量(15 - 20 克)填精益髓;大剂量(30 克以上)滋腻碍胃。</p><p class="ql-block">9. 生地:小剂量(10 克以下)清热凉血;中剂量(15 - 20 克)养阴生津;大剂量(30 克以上)清热泻火。</p><p class="ql-block">10. 麦冬:小剂量(10 克以下)润肺止咳;中剂量(15 - 20 克)养阴清心;大剂量(30 克以上)滋胃阴。</p> <p class="ql-block">11. 玄参:小剂量(10 克以下)清热降火;中剂量(15 - 20 克)解毒散结;大剂量(30 克以上)滋阴降火。</p><p class="ql-block">12. 沙参:小剂量(10 克以下)润肺止咳;中剂量(15 - 20 克)养胃生津;大剂量(30 克以上)清肺热。</p><p class="ql-block">13. 党参:小剂量(10 克以下)补中益气;中剂量(15 - 20 克)健脾益肺;大剂量(30 克以上)气血双补。</p><p class="ql-block">14. 太子参:小剂量(10 克以下)益气健脾;中剂量(15 - 20 克)生津润肺;大剂量(30 克以上)气阴双补。</p><p class="ql-block">15. 山药:小剂量(10 克以下)补脾止泻;中剂量(15 - 20 克)补肾涩精;大剂量(30 克以上)补肺止咳。</p><p class="ql-block">16. 百合:小剂量(10 克以下)润肺止咳;中剂量(15 - 20 克)清心安神;大剂量(30 克以上)养阴润燥。</p><p class="ql-block">17. 枸杞:小剂量(10 克以下)滋补肝肾;中剂量(15 - 20 克)益精明目;大剂量(30 克以上)补肾填精。</p><p class="ql-block">18. 山茱萸:小剂量(10 克以下)收敛固涩;中剂量(15 - 20 克)补益肝肾;大剂量(30 克以上)固脱止泻。</p><p class="ql-block">19. 泽泻:小剂量(10 克以下)利水渗湿;中剂量(15 - 20 克)泄热通淋;大剂量(30 克以上)祛湿降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 车前子:小剂量(10 克以下)清热利尿;中剂量(15 - 20 克)渗湿止泻;大剂量(30 克以上)清肝明目。</p><p class="ql-block">21. 薏苡仁:小剂量(10 克以下)健脾止泻;中剂量(15 - 20 克)祛湿除痹;大剂量(30 克以上)清热排脓。</p><p class="ql-block">22. 桃仁:小剂量(6 克以下)活血调经;中剂量(10 - 15 克)祛瘀止痛;大剂量(20 克以上)破血消癥。</p><p class="ql-block">23. 红花:小剂量(6 克以下)养血和血;中剂量(10 - 15 克)活血祛瘀;大剂量(20 克以上)破血通经。</p><p class="ql-block">24. 益母草:小剂量(10 克以下)调经止血;中剂量(15 - 20 克)活血利水;大剂量(30 克以上)清热解毒。</p><p class="ql-block">25. 桔梗:小剂量(6 克以下)宣肺利咽;中剂量(10 - 15 克)祛痰排脓;大剂量(20 克以上)开胸利膈。</p><p class="ql-block">26. 杏仁:小剂量(6 克以下)润肺止咳;中剂量(10 - 15 克)润肠通便;大剂量(20 克以上)降气平喘。</p><p class="ql-block">27. 枳实:小剂量(6 克以下)行气消积;中剂量(10 - 15 克)破气消痞;大剂量(20 克以上)化痰消积。</p><p class="ql-block">28. 厚朴:小剂量(6 克以下)燥湿行气;中剂量(10 - 15 克)下气平喘;大剂量(20 克以上)宽中除满。</p><p class="ql-block">29. 大黄:小剂量(3 克以下)清热泻火;中剂量(6 - 10 克)泻下通便;大剂量(15 克以上)攻逐瘀血。</p><p class="ql-block">30. 芒硝:小剂量(6 克以下)软坚泻下;中剂量(10 - 15 克)润燥通便;大剂量(20 克以上)泻火消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