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论语》第一篇第一句话,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回答了怎样学习,学习的方法、学习的动机。最后一篇最后一句话,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尧曰》)回答了学习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两句话都落脚在“君子”二字,其核心要义遥相呼应,承前启后,一脉相承。通过勤奋学习、快乐学习,向朋友学习,达到到知命、知礼、知言的境界,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君子”,确保自己的一生能够安身立命,自食其力,更好的承担起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p> <p class="ql-block"> 学而时习之乐。学习的内容非常广泛,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人文艺术,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对自己行为的判断能力。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多。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时不我待,所以在对待学习的态度上,必领争分夺秒。学习无处不在,看图书、看电视、看电影、看戏曲、看手机,是学习,练习吹拉弹唱、琴棋书画、园艺雕塑、厨艺垂钓,也是一种学习。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孔子说:闲暇时光,无所事事的人,不如去学学习下棋,即便是输了,也是有收获的。至少还能动动脑筋,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论语》开宗明义:学而时习之。就是强调:学习不要分时间、地点、对象,只要有空闲就应该抓紧时间学习,“处处留心皆学问”。浪费时间是对自己人生不负责任的表现。</p> <p class="ql-block"> 学友所长之乐。朋友从远方来,把酒言欢,相互交流,困扰自己的问题得到解惑,认识世界的境界得到提升,没有什么比这更快乐的事情了。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因此,对待朋友,一定要虚怀若谷,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看多看多学。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如果看不到,则就是自己的问题。即使是能够看到别人的不足,反躬自省,也是一种收获。“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就是这个道理。人无完人,不可能什么都知道。即便是面对地位、学历不如自己的一般人,也要敢于“不耻下问”,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p> <p class="ql-block"> 做贤德君之乐。学习是为丰富自己的见识,提升自己的能力,而不是为了炫耀给别人看的。不为名利所困,潜心学习,苦心钻研,防止急功近利,才能学有所成。君子坦荡荡(君子心胸开阔,坦荡面对挑战);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之间的交情像水一样清淡);君子喻于义(君子懂得的是道义);君子求诸己(君子遇到问题先从自身找原因);君子周而不比(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包容和调和,但不会相互勾结,形成利益小集团);君子之德风(君子的德行好比是风,所到之处,草必倾覆。能够成为一个德行高尚,知识渊博、有益于社会的人,就是幸福的快乐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