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号:6354144</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原创</p><p class="ql-block">图片选自网络,在此一并表示致谢</p> <p class="ql-block">常言道“春捂秋冻”,这短短四字,凝聚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结晶,是华夏儿女在岁月长河中不断总结、传承的生活经验,蕴含着无尽的哲理。</p> <p class="ql-block">初春时节,气温乍暖还寒,变化无常,阳气渐生,人体需要一个逐渐适应气温变化的过程。掌握好适应的节奏,对于健康至关重要。</p> <p class="ql-block">“春捂秋冻”这一传统智慧,是祖先们历经数千年积累的宝贵经验,是智慧的结晶。学会正确的方法,把握好节奏和时间,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身体更好地适应季节变化。</p> <p class="ql-block">“春捂”并非简单的保暖,而是强调不要急于过早减少衣物。应根据气温变化,适度减少衣服,保持身体温暖,以抵御春寒的侵袭。</p> <p class="ql-block">“春捂”还需掌握正确捂的部位、时间和节奏,才能真正发挥其保健作用。</p> <p class="ql-block">“春捂”的部位选择至关重要。以下这些重要部位需要特别注意防护。</p> <p class="ql-block">部位一:头部,特别是脖子。头部特别是颈部有大椎穴、风池穴等重要穴位,容易受到风寒的影响。因此,做好头部防护尤为重要,如戴帽子、围巾等,可有效抵御寒风侵袭。</p> <p class="ql-block">护好脖子,避免寒风直吹颈部,防止风寒入侵。</p> <p class="ql-block">后腰也是需要“春捂”的部位。腰为肾之府,肾阳得安则健康,肾虚寒则易生病。因此,捂好腰部可以防止寒湿之气侵入体内,保护肾脏健康。</p> <p class="ql-block">护好后背,背部是人体阳气汇聚之处,保暖有助于增强抵抗力。</p> <p class="ql-block">脚腕也是“春捂”的重要部位之一。脚部距离心脏最远,供血相对较差,是三条阴经汇聚的地方,常言道:“寒从足起”。因此,穿袜保暖,护好足腕,对于保持身体温暖至关重要。</p> <p class="ql-block">护好脚腿,保持下肢温暖,有助于全身血液循环。</p> <p class="ql-block">手腕也是“春捂”的重要部位。手腕处的神门穴是人体重要穴位之一,保护好神门穴,可使百病不生。</p> <p class="ql-block">护好神门穴,促进气血流通,增强免疫力。</p> <p class="ql-block">肚脐(神阙穴)是人体非常重要的穴位,保护好肚脐可以保护脾胃阳气,促进消化功能。</p> <p class="ql-block">护好神阙穴,保持腹部温暖,有助于脾胃健康。</p> <p class="ql-block">“春捂”的要诀有三:一是春季不要急于减衣,穿衣宜上薄下厚;二是当气温在15~20度时,要做好头部、脖子、后腰、脚腕、肚脐、手腕等六个重点部位的防护;三是“捂”的时间应掌握在7~14天左右,以逐渐适应气温变化。</p> <p class="ql-block">在做好“春捂”的同时,还应注意饮食清淡,多吃温补的果蔬,如红枣、枸杞、山药等;多进行适量运动,按时作息,保持生活规律。这样防寒防湿,补充阳气,保持乐观心态,保持身体健康,迎接美好春天的到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