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博物馆探秘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手机摄影/制作: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摄影时间:2025.1.31.</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美篇号:19510987</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连云港市博物馆之旅:穿越千年的文化探秘</b></p><p class="ql-block">春节正月初三,天下着雨,我与家人自驾前往江苏省连云港市博物馆,开启了一段充满惊喜的文化之旅。这座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朝阳东路68号的博物馆,不仅是国家一级博物馆,还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它坐落在花果山脚下,系统展示了连云港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文明之光照连云—历史文物精品陈列》,从不同的侧面再现了连云港地区古代文化的卓越和辉煌。陈列分为:洪荒郁洲、东夷文明、秦汉雄风、唐宋风采、明清神韵五大部分。展出文物包括上迄旧石器时代下至明清时期的青铜器、陶瓷器、玉石器、金银器、漆器、简牍等历代文物精品,以全新的姿态向人们展示连云港地区沧桑巨变的历史景象。</p> <p class="ql-block">青铜编钟(锦屏山九龙口出土)</p> <p class="ql-block">黄玉猪(西汉)</p> <p class="ql-block">铜镜</p> <p class="ql-block">蚕形壶</p> <p class="ql-block">釉陶壶</p> <p class="ql-block">龙柄三足铜鐎斗</p> <p class="ql-block">石函</p> <p class="ql-block">银棺(宋)</p> <p class="ql-block">三官宝印(明)</p> <p class="ql-block">铜爵(清)</p> <p class="ql-block">“千古之谜—凌惠平”专题陈列。该陈列以双龙汉墓出土的文物为主线,以汉代<span style="font-size:18px;">女性湿尸</span>“凌惠平”的展示为核心,以本地出土文物80余件,较为全面地展示了连云港汉代时期的风土人情和人们的衣食住行等不同生活侧面。</p> <p class="ql-block">传金宋宝:</p> <p class="ql-block">汉成帝元延三年(公元前10年),西汉东海郡,师氏家族墓地。墓主的身份,姓师名饶,字君兄,生前曾先后担任过东海郡的卒史、五官掾、功曹史,应该是卒于功曹史任上。除了当年的各种随葬器物之外,最重要的文物当属当年随葬的各类简牍文书了,此外还有一篇失传的汉赋。</p> <p class="ql-block">简牍文书</p> <p class="ql-block">汉赋</p> <p class="ql-block">西游记文化</p><p class="ql-block">连云港是古典名著《西游记》的创作背景地,《西游记》中美猴王的老家就是连云港的花果山。全面展示西游记文化及其相关研究的精品陈列,以图片与实物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了翔实描绘与展示,充分阐述了西游记文化的渊源及影响,展示了吴承恩与连云港、《西游记》与花果山的历史渊源和密切关系。</p> <p class="ql-block">东海水晶展馆</p> <p class="ql-block">碑林景观广场,系统展示连云港地区画像石、碑刻等石质文物的重要场所。广场分为碑廊区、民俗区和景观艺术区三个区域。碑廊区主要以碑廊的形式展示连云港市博物馆多年来收藏的汉画像石和碑刻。民俗区利用民俗石质构件,复原了一个古色古香的院落场景,主要展示额枋、磨盘、供桌、碾子等民俗石质文物。景观艺术区则充分利用博物馆收藏的石质文物及构件点缀其间,展示文物有石翁仲、牌坊、钟亭、石梁、门阙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次参观让我深刻感受到连云港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深厚的历史底蕴。通过这些珍贵的文物,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过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貌。希望未来还能有机会再次来到这里,继续探寻那些被岁月掩埋的美好故事。</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