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以为,老北京味儿最浓的当数后海了,后海不是海,那是湖,其水域面积大,周边街巷胡同多,这是北京城内700年以前元大都时期的古老水域,属什刹海的一部分,它联通前海与西海,俗称“后三海”。是为与北海、中海、南海“前三海”相区分。</p><p class="ql-block"> 从元朝起,后海就是大都城繁华商业区,它在当时是漕运的终点,被称为“北京古海港”,那时沿岸处处是酒楼歌台、商肆作坊。</p> <p class="ql-block"> 后海历经700多年,积淀形成了老北京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历久弥新,繁华至今,京韵京味浓厚,是八方游客与京都居民常去游玩之地。</p><p class="ql-block"> 后海是一片有水而能观山,垂柳拂岸的闲散之地,岸上的民居与居民,周边的王府和名人故居更为它铺陈着京味和历史的无穷韵味。</p><p class="ql-block"> 人们来这里只为了依然能看到老北京的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依然能看见老北京四合院建筑群的缩影,依然能咀嚼那早已远去的皇家遗韵。</p><p class="ql-block"> 后海是老北京久负盛名的游玩场所。藏匿在胡同中的小吃,随处散发着爆肚、卤煮、灌肠的味道,流窜着的豆汁诱人酸味。</p> <p class="ql-block"> 后海的游人簇拥,尤其是节假日,抬腿就得找落脚点,拾眼看景观,就得在人头中找缝隙。我本是个喜欢宁静,喜欢慢慢悠悠遛达,喜欢观赏自然生态的人。住的离后海不远,来后海游走的多了,常取道后海南北沿岸,看湖、看景、看古树。</p><p class="ql-block"> 后海公园现有各种乔灌木品种100多种,其中古树500多株,主要是槐树、柳树、榆树、杨树。</p><p class="ql-block"> 后海沿岸古木华章,它们是承载着古都记忆与烟火气的水域。沿岸的古柳树、古杨树与古槐树,宛如岁月的忠实守望者,见证着历史的变迁,静静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古柳树无疑是后海沿岸最具诗意的存在。它们的枝干如蜿蜒的巨龙,向四面八方伸展,树皮粗糙,刻满了岁月的纹理。细长的柳枝万千丝绦,随风轻舞,仿佛是柳树姑娘在对着后海这面巨大的镜子梳妆打扮。</p><p class="ql-block"> 春天就在眼前,二月春风似剪刀,那冷落了一冬的千条柳枝己现嫩黄的新芽,碧绿将妆一树高,为古老的柳树注入生机。</p> <p class="ql-block"> 古槐树散发着古朴而醇厚的气息。它们的树冠在入冬时被裁剪的奇形怪状,斑驳的树皮,沧桑古老,满是岁月的痕迹。还有榆树、银杏树,但冬天的树特征不明显,难以辩认,不过它们都记录了千百年的风雨洗礼,见证了后海的历史文化。</p><p class="ql-block"> 最多的是国槐,乃为北京的市树,在老北京人的记忆里,古槐树是生活的一部分。我见过夏日的傍晚,后海的老北京人,在槐树下摇着蒲扇,乘着后海的凉风,谈天说地,分享着生活的喜怒哀乐。这也是老北京文化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古杨树则是高大而威严的。它们笔挺的树干直插云霄,仿佛是守护后海的卫士。粗壮的树枝弯曲延伸,在风中沙沙作响,像是在讲述着历史的沧桑变迁。</p><p class="ql-block"> 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们目睹过后海周边王府的兴衰荣辱,历经了朝代的更迭,却始终屹立不倒,以坚韧的姿态见证着时代的变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这己是雨水时节,十里春风吹,杨树穗状花序己准备开放,后海的春天就要来到。</span></p> <p class="ql-block"> 后海沿岸的古柳树、古杨树、古槐树等等,无论是抬头仰望,还是低头观影,形与影及古树的故事,它们共同构成了后海独特的风景线,是自然与历史的馈赠。</p><p class="ql-block"> 它们扎根于这片土地,见证了北京的变迁,也成为无数人心中关于北京、关于后海的美好记忆的一部分 ,在岁月的流转中,继续守护着这片充满魅力的水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