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言若反 上善若水

理平

<p class="ql-block">正言若反 上善若水</p><p class="ql-block">理平</p><p class="ql-block">“正言若反”,“上善若水”这是老子辩证思维最精彩的概括,在《道德经》中那些相反相成,正言若反的词句比比皆是,如:大制不割、大象无形、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等等。这些词句看似是彼此相异、互相排斥、互相对立,但在一定(公平、公正、公开和公信的)条件下,均可实现的彼此同一,互相包容,互相融合,互相渗透。这充分展示了矛盾对立同一律,任何矛盾双方各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在公平、公正、公开和公信的条件下均可实现矛盾双方的共生、共存、共享和共乐!只讲矛(日),或只讲盾(月)必然会极左或极右,必然是形而上学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