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离开蒙马特高地,赶到巴黎圣母院已是下午4点多了,位于法国巴黎塞纳河畔西堤岛上的巴黎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落成于1345年,建筑过程长达182年。 巴黎圣母院是世界上第一座完全意义上的哥特式教堂,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历史内涵而闻名世界,虽然大多数人没亲身来过这里,但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同名小说《巴黎圣母院》中的诗意描绘和同名电影,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2019年4月15日,下午6时30分左右,正在进行维修工程的巴黎圣母院突然爆发大火,大火燃烧了近十五个小时,后庭的尖顶在大火中倒塌,教堂的屋顶被烧毁了三分之二,这场大火让全世界为之震惊和心痛,世界各地纷纷捐款。</p> <p class="ql-block">经过五年的艰苦努力,修建这座教堂共花去8个多亿欧元,巴黎圣母院终于在2024年12月7日举行了重新开放仪式。重新开放后的巴黎圣母院不仅恢复了往日的辉煌与壮丽,更以崭新的面貌和现代化的设施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重新向公众开放的巴黎圣母院,再次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人们纷纷来到这里,自觉的排起了长队,这长队来来回回,有无数个M组成。</p> <p class="ql-block">但莫大的广场上只看到一辆警车和几个持枪警察,门口处也只有几个人在维持队伍。</p> <p class="ql-block">站在巴黎圣母院的西立面,望着这座曾经经历法国大革命,拿破仑加冕,圣女贞德平反,解放纪念典礼和火灾后的重建等重大事件的殿堂,我们不禁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趁着排队的空隙,导游给我们进行了讲解,从外部看,巴黎圣母院西立面有三部分构成,底层是有3座并排的尖券拱门,中间是国王长廊,排列着分别代表以色列和犹太国历代国王的二十八尊雕塑,威严神圣,守护着教堂。中央是有圣母等塑像的玫瑰花窗和中棂窗,上层是雕花拱形石柱及双塔。整座建筑美丽壮观,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p> <p class="ql-block">底层3座并排的拱券形门洞,分别是耶稣之母圣母玛利亚门、末日审判门和玛利亚之母圣安娜门。这三个尖形的内凹门洞,饰带一层层递进缩小,每扇门上雕满了密密麻麻的人物雕塑,刻满了圣经故事。左边是圣母玛利亚事迹,右侧是圣母之母圣安娜事迹,中间是密密麻麻的《最后的审判》雕刻。</p> <p class="ql-block">“最后的审判”,描绘的是末日审判的情景,浮雕中心位置是端坐在宝座上的耶稣基督,他表情庄严肃穆,正在对世人进行审判。下面中间有把秤,画面中的天使和魔鬼分别位于天平的两端。灵魂正在秤上被称量,若秤出来灵魂偏向天使,他将进入天堂,若秤出来偏向魔鬼,它将被送往地狱,这就是在告诫人们要多行善少作恶。</p> <p class="ql-block">门楣下面中间站着耶稣,左右二边站的是十二门徒。</p> <p class="ql-block">中间层的左右两侧是两个门洞,左侧门洞前是亚当的雕像,右侧门洞前是夏娃的雕像。两个门洞之间是一座直径约13米的巨大圆形花窗,被称为“玫瑰花窗”。中央是圣母怀抱圣婴,两边站立着带有翅膀的天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重建后的塔尖上,一只金铜制成的全新高卢雄鸡(内装有为重建巴黎圣母院作出贡献人员的名单卷轴)则被安装在塔尖之上,象征着巴黎圣母院的涅槃重生。而旧塔尖上的那只雄鸡,由于损坏严重已不能使用,被保存在博物馆内。</span></p> <p class="ql-block">修复后的巴黎圣母院,时隔5年钟楼上的伊曼纽尔钟又响起了乐曲和钟声,宏亮的声音响彻天空。</p> <p class="ql-block">时间的指针在一点点的向前,欧洲的夜晚又来的特别早,傍晚5点多,这里天已暗下来了,巴黎圣母院开启了亮灯模式,有了灯的加持,更是给宏伟的建筑增添了不一样的美色。</p> <p class="ql-block">耶稣之母圣母玛利亚门、</p> <p class="ql-block">末日审判门</p> <p class="ql-block">玛利亚之母圣安娜门。</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的人仍旧熙熙攘攘,后面挂着法国国旗和亮灯的建筑是巴黎警察总局,正对着巴黎圣母院,负责维护城市的安全和秩序。</p> <p class="ql-block">这次我们有幸赶上了重新开放的机会,更幸运的是因为今天正逢圣诞节,所以闭馆时间延迟了1个小时,排了二个半小时的队,在18点45分我们终于从中间那扇门进入了教堂内部,(原本19点闭馆,18点30分禁止入内),</p> <p class="ql-block">走进教堂内部,高耸的拱顶、修长的立柱和绚丽的彩色玻璃窗共同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庄严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教堂中间的穹顶,高达35米,给人以一种向上升华,进入天国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彩色玻璃花窗是哥特式教堂的特点之一,细长的叫做柳叶窗,和圆形花窗一样,玻璃以红、蓝二色为主,蓝色象征天国,红色则代表基督的鲜血。每扇花窗上都描绘着一幅幅圣经故事。</p> <p class="ql-block">遗憾的是,此时的玫瑰花窗以及其它的彩色花窗,因为外面天已黑,都无法看见它的色彩,但在新的可调节照明设备的打光下,教堂依然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这是从网上下载的玫瑰花窗照片,其色彩之绚烂,玻璃镶嵌之精细,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教堂的左侧柱子上是圣母玛利亚塑像,下面安放着一排排烛台,数十枝白烛辉映使院内洋溢着柔和的气氛</p> <p class="ql-block"> 塑像中的圣母怀抱并深情的望着耶稣,幸福的笑容绽放在脸上,真的很有艺术魅力和宗教感染力。</p> <p class="ql-block">在教堂的两侧设有23个小礼拜堂,挂有法国野兽派创始人,画家、雕塑家马蒂斯和法籍华裔画家,世界抽象表现主义代表人物之一赵无极(与吴冠中同学)等艺术家的作品,这些礼拜堂的装饰精美雅致,各个彩窗形状各异。</p> <p class="ql-block">祭坛前的正中是《圣母哀圣子》雕像,耶稣基督横卧在圣母膝上,身子略略地向外倾斜着,圣母的双手无奈地向世人张开着,神情十分哀伤</p> <p class="ql-block">十字架左、右的雕像分别是国王路易十三及路易十四,两人目光齐望向中央圣母哀子像,(下图为网络截图)</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部的柱子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墙壁上挂满了精致的壁画,高挂的水晶灯,每一个细节都展现了艺术家的智慧和技艺。</p> <p class="ql-block">今天喜逢圣诞,巴黎圣母院里正在做弥撒,虽然我们是无神论者,但也算三生有幸参与其中,感受神圣的气氛,看到了天主教的神圣的一幕。</p> <p class="ql-block">弥撒仪式中,主教正在台上诵经和讲道,带领信徒祷告。声音低沉委婉,荡气回肠。</p> <p class="ql-block">台下信徒肃穆而立,整个仪式庄严而神圣,仿佛让人一下子能抛去任何杂念。</p> <p class="ql-block">信徒们正在领受圣体(圣餐),象征着与耶稣的身体和血液合一,通过领受圣体,信徒们与耶稣基督建立了更亲密的关糸。(基督教有两大圣礼,一是洗礼,就是牧师在主持洗礼时,用一点水洒在接受洗礼的信徒头上。二是圣餐礼,信徒接受牧师给的无酵饼)</p> <p class="ql-block">最后,在管风琴伴奏下,信徒们唱起了颂歌,表达了对天主的崇敬,虔诚和感恩之情</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离开巴黎圣母院时,广场上已恢复了平静</p> <p class="ql-block">此时,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的国王查理曼大帝的塑像前人已经不多,身材魁梧的查理曼威风凛凛的骑在马上,两个侍卫手持铁器立在马前,他们正在默默保卫着查理曼并守护着巴黎圣母院。</p> <p class="ql-block">目前巴黎圣母院虽已向公众开放,但也就只能看个大概,比如主教堂的中殿,侧廊和祭坛,<span style="font-size:18px;">雨果《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的家——塔楼,目前仍然处于封锁中,</span>还有其它部分仍在继续修复,预计全部修复完成可能要到2030年左右,</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游程有点赶,匆匆忙忙看了很多景点后,终于回到了下榻的酒店,酒店虽不大,但大厅装饰简约而时尚,精致而典雅,给人一种温馨舒适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附1: 哥特式建筑特征</p> <p class="ql-block">附2: 弥撒的整个流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未完待续</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