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时间已过去几十年,然而这几件生活中的事情,至今仍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里,记忆犹新,挥之不去。</p><p class="ql-block"> 我不相信鬼神,因为现实中存在的许多事物,确实无法在唯物的世界里得到合理解释。但我对预兆却深信不疑。这个看似含有唯心成分的东西,在我几十年的工作经历中,确确实实被我碰到过多次。我发现,任何事物的发生似乎都会有预兆产生。</p><p class="ql-block"> 我在单位曾担任十几年办公室主任,掌管着大小车辆五六辆。领导出差、科室部门办事、职工重伤病转院等事宜,都由我来安排车辆。在调度车辆的过程中,我总结出了一条规律: 凡是派车、出车顺利,乘车者办事十有八九会成功,重伤重病转院的患者也一般无生命之忧;如果派车、出车出现了麻烦,乘车者办事往往会落空,转院者的生命也会令人担忧。诸多事例已充分验证了这一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89年下半年,我家邻居,财务科一位副科长上厕所时,不幸摔了一跤,头部受伤。当时从外观看,伤势似乎并不严重,职工医院出于慎重起见,联系我派车送伤者去双峰人民医院治疗。可是当时我所管的车辆全部安排出去了,一时半间,回不来。我向救护队求援,救护车也不在。我费尽周折,才打听到它的去向,好不容易联系上,调回来送伤者。那一刻,我心里便有了不好的预感。果不其然,他在双峰人民医院住了七天,就走完了三十二年的生命历程。</p> <p class="ql-block"> 1990年5月,矿子弟学校一位老师患急病,职工医院查不出病因,必须立即转送省城附二医院。我排好车辆后,反复叮嘱学校领导要把转院的一切准备做好,上车就直接走,不要耽误时间。他们回答说准备工作都做好了。然而,车子刚开出矿500 米,又倒了回来。原来学校总务忘记带钱,回校取钱。车开到湘潭时,车头挡风玻璃意外碰碎,司机不能开快车。湘潭至长沙九十里路,开了三个多小时,好不容易,才到达目的地。出车的不顺利,让我预计到了患者不可治愈的结果。在附二医院仅住了两天,这位老师就离开了人世。</p> <p class="ql-block"> 1992年11月的一天晚上,我办公室一位副主任,打电话找我,说他母亲病了,送在矿医院,主治医生回家了,请我帮忙派车将主治医师接来。我连忙通知小车司机出车。过了二分钟,司机打电话给我,说进矿的车皮挡住了出路,不知怎么办。我马上与公安科联系,请他们派员疏通。公安科派了两名同志忙了半个小时,总算把车皮调开,道路疏通了。可是小车开到三塘铺铁路板道房,又一次被挡住。司机又打电话告知情况,我只好找车站站长联系,几经协商才解决问题。这趟车把医师从家里接回矿上,平时只需半个小时,今晚却前前后后花了三个多小时。当时,我就对老伴说,凭我派车的经验,X副主任的母亲生命危在旦夕。第三天,我的预言得到了验证。</p> <p class="ql-block"> 还有一件事,那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1994年9月16 日,是个令我无比心痛的日子。上午我接外甥从双峰打来的电话,他说外公病了,已送医院,要我赶快回去。当时我所掌管的车辆,都派出了,与车队、救护队联系也无车在家。管车的人在急时用车都成问题,真是令人心急如焚。等了一个小时,交通车回来了。我要司机立即送我去双峰。司机不顾劳累,二话未说,当即出车。开至西南风井,因矿区修路过不了,我们转头走雷公殿,跑了四公里,碰上马路挖断,车过不去,只好又转头,跑三朝公路,从朝阳乡绕转。在车上我就对老伴说,从今天出车的迹象看,父亲生命有忧。老婆安慰我,莫着急,说父亲是个大好人,吉人自有天相助。可我心里早已七上八下,担心与时俱增。等我赶到双峰人民医院,父亲已离开人世。他含辛茹苦抚养大的五个儿女,仅小妹一人在面前送终。面对老父亲的匆匆离去,我感到肝肠寸断。这个把一生的爱都给了我们的老人,离开人世前都没给我们留下只言片语、没给我们姊妹带来半点磨难。</p> <p class="ql-block"> 预兆存在的事例,远不止上面这些,这里面是否有科学成分,确实令人费解。</p><p class="ql-block">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目前我们可能无法对这些所谓的"预兆"给出确切的科学解释。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一定没有科学依据。在科学发展的历程中,有许多现象最初被认为是神秘莫测的,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最终都得到了合理的科学解释。</p><p class="ql-block"> 也许这些"预兆"只是一系列巧合的累积,让我们产生了一种它们具有预示作用的错觉。但也有可能,它们与我们尚未完全理解的自然规律或心理现象有关。例如,人的潜意识可能会对周围的环境变化做出敏感的反应,从而在某些情况下产生一种预感。或者,一些细微的物理或生物信号可能在事件发生之前就已经出现,只是我们目前还没有能力察觉到它们。</p><p class="ql-block">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完全排除心理因素在其中的作用。当我"'某件事情充满期待或担忧时,往往会更加关注周围的细节,并将其与我们所期望或担心的结果联系起来。这种心理倾向可能会强化我们对"预兆"的感知。无论如何,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将越来越深入。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出现,可能会帮助我们揭开这些"预兆"神秘的面纱。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发现这些看似神秘的现象背后,其实隐藏深刻的科学道理。总之,对于"预兆"的存在,我们既不能盲从,也不能一概否定。保持科学的态度和好奇心,期待着未来的科学研究能够为我们带来更多的答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