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求解惑】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现在的社会竞争太激烈,大多数父母培养孩子,都希望孩子学业有成,展翅高飞。但是人在老年时,又感觉到孩子在身边最好!有事时真是很方便。怎么来平衡解决这种现实存在的矛盾呢?</p><p class="ql-block">我有一次在等公交车时遇到一位老人,她说,自己的子女很优秀都在国外定居生活,她是退休教师,老伴已经去世。有一次她在家摔倒了,伤了胸椎骨,在地上躺了好长时间才爬起来,然后一个人去医院就医。子女很忙又很远,也不能回来照顾。我听后心里觉得很悲伤,空巢老人真是孤独可怜!谁不想自己的子女优秀?平时也挺羡慕那些家里有子女能在国外工作的。但是当你步入老年时,跟前需要人时,又渴望子女还是在身边好,有事能随叫随到。这个时候就觉得只要子女身体健康,经济上能说的过去就行,其他都是浮云。</p> <p class="ql-block">孔子的话"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体现的是对家庭责任的重视,以及对亲情的珍视。然而,现代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全球化的趋势,使得人们有了更多的机会去追求个人发展和事业成功,这往往意味着要远离家乡,甚至远离父母。这种现实与传统文化观念之间的冲突,确实给很多人带来了困惑。</p><p class="ql-block">要平衡这种矛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p><p class="ql-block">一要加强沟通与理解:</p><p class="ql-block">子女应该与父母进行深入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父母也应该理解子女的追求和选择,给予他们必要的支持和鼓励。通过沟通,双方可以达成一种共识,找到一种既能满足子女发展需求,又能照顾到父母情感的方式。</p><p class="ql-block">二可以充分利用科技手段:</p><p class="ql-block">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视频通话、社交媒体等,保持与父母的联系。也可以安装监控。这些工具可以帮助子女随时了解父母的生活状况,及时给予关心和帮助。</p> <p class="ql-block">三,尽量抽出时间定期或不定期探望:尽管工作繁忙,子女还是应该尽量安排时间回家探望父母。哪怕只是短暂的相聚,也能给父母带来巨大的安慰和满足。</p><p class="ql-block">四,寻求社区支持:</p><p class="ql-block">鼓励父母参与社区活动,结交新朋友,扩大社交圈子。社区可以提供一些老年人服务,如家政服务、健康咨询等,帮助减轻子女的负担。</p><p class="ql-block">五,个人规划里最好考虑到父母如何养老的安排</p><p class="ql-block">子女在规划个人职业发展时,可以考虑到父母的情感需求。如果可能的话,可以选择一些能够兼顾家庭和工作的职业路径。有条件的子女也可以把父母安排到自己身边居住,方便照顾。</p><p class="ql-block">六要换位思考互为对方着想:</p><p class="ql-block">无论是子女还是父母,都需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子女要理解父母的孤独和担忧,尽量给予他们更多的陪伴和关心;父母也要理解子女的忙碌和追求,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支持。</p> <p class="ql-block">面对空巢老人诸多不便和困难,我们在追求个人发展的同时,千万不要忽视了家庭和亲情的重要性。有时候,适当的牺牲和妥协可能是必要的,以确保家庭的和谐与幸福。</p><p class="ql-block">每个人的情况都是独特的,没有一种固定的解决方案可以适用于所有人。因此,在平衡这种现实存在的矛盾时,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家庭的需求来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