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点滴

邹元生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教育自己的孩子,要时时记住千万不要让他吃“独食”。吃惯了“独食”,必将影响他的人格品质的建构,容易养成任性、霸道、自私和残忍,缺乏爱心,情感冷漠的个性。我们可以和孩子一同分享食品,哪怕是再少的东西,也要与孩子共同分享,绝不能让孩子独吞独揽。家长要下狠心,动硬的,不能办“好心不得好报的”事。只有理智科学地疼孩子,他长大后才会有爱心和同情心,才会知道与他人一同分享快乐与幸福,才会构建起完善优秀的人格。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家长一定记住:少言多行。言多行少,危害极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凡事要给孩子做出榜样。要多鼓励孩子,给孩子作出示范,多留意孩子的点滴进步,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以激励孩子的自信心。家庭教育要:三分教诲,七分等待。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不断训练、巩固的过程,期望一两天就教育好孩子是不现实的。记住:好话不过三,过三惹人烦。身教重于言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百依百顺”是家教大忌!家长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关心过于周到、细致,剥夺了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及学习习惯锻炼和养成的机会。我们不能培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应让孩子多去经历和品尝挫折和磨练,以便他们长大后不被生活的更顺利。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家长要知道:知识不等于智力。知识是人们在创造世界的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总合。智力是指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认字多、背诗多不一定智力好,这是死的知识,要让孩子多在大自然和真实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去积累和丰富感情经验,面对生活中的多种问题和现象,多引导孩子举一反三,从而达到提升孩子智力水平的目的。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家长要记住:教育是“且慢”艺术。回答孩子的问题要学会慢半拍,不要心直口快!否则就会使孩子养成一看题目马上问家长,不思考,产生依赖心理,影响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形成。先不回答,让孩子查资料、看教材、查字典,自己找答案,有助于独立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形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如何给孩子零花钱,也很有学问。如孩子为要钱不上学时,可采取饥饿疗法、冷漠法、劳动法教育他。让他感到如此来在家里,太无聊,没意思,饿得慌,相信孩子过不了几天就会屈服。这是父母才要他保证。今后不乱要零用钱。把零花钱改为奖励,表现好奖。违约就取消。使零用钱发挥出真正的价值</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