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我的《捉字集》作后记

琍爾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为我的《捉字集》作后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琍爾</p><p class="ql-block">后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自二OO六年至今,我用一根食指在键盘上在手机上捉字,将捉出的字搁在QQ空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五年前,四川泸州人民银行退休的田时钰大哥,嘱我该把自己的文字用个U盘拷出来,放在网上不放心,说哪天散伙就散了,像那个腾讯论坛,像网易邮箱里的相册,一关闭损失无法挽回。我嘴上应着,始终沒有行动。我没时间弄自己的烂文,况且,这些日记,在我自己看来就像日日顿顿吃饭,碗洗了,等吃下顿而已,日记没了就沒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田时钰就是老往大哥,他的昵称叫往事如烟,我们相识于论坛。二OO五年春的某一天玩电脑,屏幕上一笃,跌进了腾讯论坛——情感人生——五十相聚。我没文化,字还是认识的,觉得那里面好玩,便天天去看热闹。那时,还不知道啥叫发帖、跟帖、灌水、斑竹,献花。我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窥探着里面人来人往叽叽喳喳,久而久之,无端生出许多羡慕,当看懂了跟帖和献花,便忍不住内心的骚动跟帖码了一句:我像一条被赶出家门的老狗。那楼主写的是内退后的感想。就这一句跟帖,不得了了,我一下子被鲜花包围,受到了隆重的欢迎,感动得我心里暖洋洋的。自此以后便日日去那儿,那版面的斑竹、坛友软硬兼施催我发帖,我被逼不过,鼓起勇气发了第一帖,写的是杭州下瀑雨,马路上汽车在水里行驶,溅出的水花如海上的快艇一般,想表达北方旱灾而南方涝灾希望老天爷南水北调。多年后找到这篇文字是在灌水版不在五十相聚版面,那里的斑竹留下一句话:"不明白,楼主想说什么?"。呵呵,好羞,往事不如烟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我像丑媳妇总得见公婆,踏出了第一步,便沉浸在捉字的游戏里。没有斑竹和坛友的鼓励,我永远也捉不出《早春二月》、《娘,这是月饼》和《阿琍的屠夫生涯》这些让人愿意与我交往的文字,也因这些文字,如今久经不散的朋友都是在那里认识的,老往大哥就是其中一个。</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二O一五年,老往大哥@我:"阿琍大妺子,我收集整理的网上文字《涂鸦集》已经出版了。有些空了,由我来帮你整理日记吧,咱们也出出书玩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不了,没人看。"</p><p class="ql-block"> "我是看了你十多年日记的朋友,知道你捉出来的字,扔掉是可惜了,一切由我操办吧。"半年后,快递送来了一箱由四川泸州发往杭州的散发出新书油墨味儿的《捉字集(一)》还印着个"尔琍安"著。开心呵,笑呵,被老往大哥的善举感动得一塌糊涂,差点哭出声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隔了两年又一箱《捉字集(二)》由四川泸州发往杭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去冬今春,老往大哥@我多次,"阿琍大妹子,我的《涂鸦集》已由美篇出版了,图文并茂,我好开心啊,你的《捉字集 (三)》已经整理完毕,可惜不能印图片,因是由文印社印刷,你写个后记吧。以后得看我身体状况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今天,我呜咽着捉出这些文字,心里沉甸甸的,我有何德何能让一个八旬老人为我如此付出?一篇篇日记,从QQ空间复制粘贴到电脑里文档编辑,九十五万字,九百多篇日记,这是何等的劳动强度?何等的费人心力在为她人作嫁衣?连自己都不愿意干的事,老往大哥却强忍身体不适,替我操办完成付梓出书的大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感激涕零!何止感激涕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从此,白纸有了黑字,往事不再如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2021年4月7日琍尔于杭州半山</p><p class="ql-block">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这里向腾讯论坛《五十相聚》版面的各届斑竹致敬,在你们的呵护下,我拙阿琍才能用文字作音符,奏出自己的心声《捉字集》,在这里向曾经和至今还在鼓励我捉字的阿免、往事如烟、一苇渡江、小桥流水、西陆蝉、资产阶级情调、敬净静、半颗心、远山、默然守候、笑看落花、清月、寒江、酸枣刺、空中的我、深秋霜叶、沧海一粟、芷娟、⋯等等坛友躹躬,没有你们扶我上马一路相伴,我不可能把文字当作命宝般玩弄至今。谢谢双手合十敬祝大家身体健康!</p><p class="ql-block">又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还有那个远去天边的满腹才华的南柯,因《娘,这是月饼》而感动的男儿掉泪的人,今天,也想着你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1年4月15日收到四川沪州老往大哥寄来的捉字集(三)</p><p class="ql-block">又又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近日,浙江知青论坛的牛老师约我出书。我把老往大哥帮我收集的日记(一)(二)(三)文稿发给他,并告诉他:我已经印过了。牛老师竟然叫来他夫人从我的九十六万字里挑出十万字,再拜托他的朋友帮我在《捉字集》里“捉虫"纠正文字错误,还从我的画集里挑了一幅画替我做了这书的封面。古道热肠!真的让我无法言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印多。只印底数十本。牛老师问,"书友也不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送。没人看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自今往后,我猜自己不会再这么疯狂捉字了。为什么?老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1年4月10日琍爾于半山桃源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