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之后,无锡的清名桥和惠山古镇更红火了。长假期间,网侃每天有“一亿人”来到这里。2月7日已是年初十,入夜我们来到南长街和清名桥时,仍然人气爆满。网约车驾驶员说,很多无锡本地居民以及外地返锡人员都想年后几天来看看,所以人就多了。<br> <font color="#b06fbb">南长街入口的小广场</font> 零下3度的气温尚不算太低,但凛冽的“北风那个吹”却让人畏惧。然而寒冷的天气并未能挡住汹涌的人潮,很多人也包括我自己,只是为了在夜晚的清名桥上一睹央视春晚主舞台的光彩。两侧桥栏都有保安执勤,他们用铁栏杆让游客与低矮的石桥栏保持1米左右的距离。 <font color="#b06fbb">清名桥上的游客和保安都穿得严严实实</font> 清名桥是无锡市区规模最大且保存完整的一座古代石拱桥,也是4A级“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的主要建筑 。它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于清康熙八年及清同治八年重建,又于上世纪50年代改建为南北分堍台阶。 <font color="#b06fbb">清名桥下的古运河</font> 清名桥由无锡“寄畅园”主人秦耀的两个儿子捐资建造,兄弟俩的大名分别为太清、太宁,因此取名“清宁桥”,后因避讳道光皇帝“旻宁”而改称“清名桥”。附近的老无锡人喜欢唤它为“运河眼”,因为这座石拱桥的水里影子与拱形桥面连接成一个圆形,就像眼睛将繁华故事尽收眼底 。 <font color="#b06fbb">运河眼-清名桥的别称</font> 清名桥为单孔石拱桥,横跨古运河连接起南下塘街与南长街,桥长43.2米,桥面宽5.50米,高8.5米。它先后入选第一批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江苏省2023年省级地名文化遗产名单。 <font color="#b06fbb">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运河清名桥</font> 无锡的春晚主舞台正对着清名桥,沿着河岸呈半圆形。舞台的正下方有“央视春晚主舞台”七个大字,后上方有“无锡景家国情”的霓虹灯。舞台背景为错落有致的江南民居,三组巨大的探照灯穿透夜空,与舞台周围的璀璨灯饰交相辉映。 <font color="#b06fbb">在清名桥上拍摄的央视春晚主舞台</font> 3200多年前,泰伯奔吴定居梅里(今无锡梅村),开凿了中国最古老的运河伯渎港,后吴王夫差开凿了无锡古运河。至隋元时期,伯渎港和无锡古运河与京杭大运河连通,成为贯通中国南北水道的组成部分。 <font color="#b06fbb">位于古运河与伯渎港之间的央视春晚主舞台</font> 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由南长街、运河古邑、南下塘、伯渎港、大窑路等区域组成,被誉为“江南水弄堂 / 运河绝版地”。2014年6月,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中的江南运河无锡城区段组成部分。2022年1月,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入选为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同年8月,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font color="#b06fbb">亮如白昼的清名桥</font> 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内的文物十分丰富,堪称集寺、塔、河、街、窑、宅、坊、弄、馆等人文景观于一体,涵盖了江南民俗文化、民族工商业文化、水弄堂文化、古建景观文化等多种形态。 <font color="#b06fbb">清名桥春晚分会场的街头造型</font> 与古运河并行的南长街位于梁溪区繁华地段,其历史可追溯到北宋时期,当时是一条连接苏州和常州的驿道。明朝时期,这里成为漕运枢纽,素有“窑码头”“官码头”和“布码头”之称。 <font color="#b06fbb">夜幕下的南长街</font> <div>运河古邑保持着路河并行的城市格局,保留着小桥流水人家风貌以及幽深古巷的水城特色,存有历史建筑上百处、河埠头22处,还有九座古桥梁及众多小桥。穿行在运河古邑的纵横河道和密集桥梁之间,真有一种徜徉于水上街巷的感觉。</div> <font color="#b06fbb">清名桥堍的灯彩</font> 大窑路沿线的古窑群遗址延绵达1.5公里,这里原有砖窑100座,尚存较完整的19座。大窑路窑业兴于明代,盛于清及民国,民间有“上塘十里尽开店、下塘十里兴烧窑”之说。2013年,大窑路窑群遗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font color="#b06fbb">与大窑路隔河相望的南长街</font> 南长街的建筑具有浓厚的江南运河人家特点:粉墙黛瓦,花格木窗,方砖铺地,屏门隔断,前店后坊,很多房子都有水码头。这里既有各种风格的枕河人家,也有石库门商贾别墅。只可惜如今的南长街两侧可能都不再是日常住人的民居,而被改建成各种营业场所或公共建筑。 <font color="#b06fbb">巳巳如意的河岸</font> 我们在古运河两岸兜兜转转,与灯火辉煌商铺连排的南长街相比,对岸的南下塘老街则呈现出另一种风格。狭窄的石板路镌刻着岁月的印记,街上的很多老房子依然有人居住。 <font color="#b06fbb">南下塘老街的石板路</font> 旧时下塘一带有米市、烧窑业、丝厂、船码头、戏院、饭店等,南下塘与大窑路在保持大量原住居民的情况下,改造了部分古建筑对外开放。在高楼林立的无锡市中心,古色古香而温婉绵长的南下塘是一个柔情似水的心灵归处。 <font color="#b06fbb">流光溢彩的南下塘时尚休闲区</font> 2月8日继续在无锡游玩,天气预报只有1度至零下6度,比昨天更低,吓得我们上午就躲在宾馆里没出去。一个月前就网购了无锡中国饭店的两晚套餐,却没想到选了最冷的天气入住。这家宾馆创建于1947年,2007年重新规划设计。外表看着还不错,但客房设施已不太时尚,好在其位置优越,出行特别方便。 <font color="#b06fbb">无锡的中国饭店</font> 下午我们去游览梅园,到了外面才觉得远不如昨天那么冷,原因在于风小。这也就印证了那句老话“冷就冷在风里”。我们选择坐公交车前往,这样可以欣赏到沿途市容。 <font color="#b06fbb">荣氏梅园的大门口</font> <p class="ql-block">去过多次荣氏梅园,也知道现在还没到赏梅的好时候,但是探梅探梅,可能意思也就是去侦察一下梅花开了没有,开到了什么程度吧。</p> <font color="#b06fbb">只有少量梅树开花了</font> 以前我一直以为“腊梅”写得对,但其实“蜡梅”才是正确的写法。她因花似蜜蜡而得名,苏轼称其为“蜡梅”,意指其香气似梅且花似蜜蜡。而“腊梅”之名则因为她通常在农历腊月开放,让人误以为是腊月里的梅花。在植物学分类上蜡梅属于蜡梅科蜡梅属,是一种落叶灌木,花色以蜡黄色为主,香气浓郁。 <font color="#b06fbb">蜡梅开得正盛</font> 陆游《卜算子· 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font color="#b06fbb">不畏寒冷的粉嫩</font> <font color="#b06fbb">顶风冒雨的玫红</font> <p class="ql-block">歌曲《梅花泪》:那日君一别啊,今又雪花飞。思念你的歌,醉了那枝梅。白雪飘红泪,滴滴寒香为谁醉?谁说梅花没有泪,只是冰雪还未寒透梅花蕊。谁说梅花没有泪,只因等你几度寒来望春归。待到漫山春又红,共吟花前不枉此生梦一回。</p> <font color="#b06fbb">俏也不争春</font> <font color="#b06fbb">只把春来报</font> 梅园里有不少盆景,并未放在封闭的室内,而是生长在半开放的空间。由于有玻璃顶棚和围墙遮挡风雨,环境温度也相对高一些,这些盆景梅花明显就开得盛一些。 <font color="#b06fbb">一枝丛生</font> <font color="#b06fbb">春来发几枝</font> <p class="ql-block">梅园里梅花虽然不多,摄影人却不少,他们可能比我更心急地探梅。一旦发现开得好的梅花,他们就端起相机拍个不停。</p> <font color="#b06fbb">探梅者</font> <font color="#b06fbb">万条垂下紫丝绦</font> 从荣氏梅园出来,我们就坐地铁来到惠山古镇。新近开放的宝善坊景区可圈可点,春节的灯彩和气氛延续无减,挨挨挤挤的游客人潮汹涌。 <font color="#b06fbb">游客们涌上宝善桥</font> 一个多月前来到惠山古镇时,宝善桥只能看看而不能上去,那是因为宝善坊景区尚未开放,也可能因为这里要筹备春晚置景。如今宝善桥上的密集游客成了一道流动的风景线,平静的倒影与桥拱组成了一个完美的圆环,倒比昨晚的清名桥更像一只眼睛。而左侧的大树和右侧的廊棚,也都为这座古桥增色不少。 <font color="#b06fbb">夕阳下的宝善桥</font> 映月里是惠山古镇的新地标,这里有308礼堂,将举办各类音乐剧演出。还将汇聚众多商家,包括米其林餐厅和各种特色餐饮。不锈钢材质的阿炳头像据说可以360度旋转,为游客带来一种很酷的阿炳形象。 <font color="#b06fbb">很酷的阿炳塑像</font> 由于宝善坊景区的新近开放,古镇里游客可达的河流桥梁增加了很多。但就河流位置及两岸古建筑而言,仍然是不太长也不太宽的寺塘泾登上了央视春晚画面。寺塘泾俗称龙头河,发源于惠山龙头下,至大运河无锡段黄埠墩止,全长800米。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夜幕下的寺塘泾,满河春晚彩灯。</span></p> 溪山第一楼是紫阳书院的核心建筑,其历史可以追溯至元代,到了明代这里成为栖隐园,清康熙年间这座园林被改为纪念朱熹的朱文公祠和紫阳书院,后又被改为盐务公所等。按照原图重建的溪山第一楼,其前侧为花岗岩石柱的过街楼,带有码头,后侧则是全木结构,楼顶为歇山式丁字脊。 <font color="#b06fbb">亮相于央视春晚的溪山第一楼</font> <font color="#b06fbb">打卡网红溪山楼</font> 锡山之巅的龙光塔始建于明万历二年,为七层八角楼阁式砖塔,每层自下至上渐收,墙体为砖砌,塔高31.29米,塔身为梵红色,塔顶有铭文铜葫芦。龙光塔是无锡古代科举兴旺的象征,被奉为无锡的“风水塔”。无论是惠山古街还是寄畅园,高高耸立的龙光塔都是它们的所借之景。 <font color="#b06fbb">宝善坊与龙光塔(1)</font> <font color="#b06fbb">宝善坊与龙光塔(2)</font> 那天晚上我们来到惠山古镇,本只想看看寺塘泾的灯彩。没想到经过惠山古寺门口时,看到大批游客正涌入古寺,于是我们也挤进去看个热闹。 <font color="#b06fbb">夜晚进入惠山寺的游客潮</font> 我们进入惠山寺主干道东张西望,惠山寺各殿及其南侧的所有祠堂和园林都是灯火辉煌,唯其北侧的寄畅园却大门紧闭也没有灯光。后来才知道,那是寄畅园在为央视元宵晚会做准备呢。 <font color="#b06fbb">愚公谷庭院内的魔术表演</font> 我们对魔术兴趣不大,而想看舞龙舞狮。看到很多游客匆匆往景区门口走去,也就跟着过去,果真隔着景区的栏杆看到了舞龙表演。这里是惠山古镇的直街与横街交汇处,应该叫做绣嶂广场,是游客进入古镇各景区的必经之路。我把手机举得高高的,这才拍摄到一些舞龙画面。 <font color="#b06fbb">绣嶂广场的舞龙表演</font> 眼看着一队“宫女”和一支舞龙队伍进了惠山寺山门,但随后却远远看见舞龙队转弯往南边去了。我分身无术,只能就近跟着“宫女”们兜来兜去,一直来到天下第二泉。 <font color="#b06fbb">行走在惠山寺轴道的“宫女”们</font> <p class="ql-block">明亮灯饰下的天下第二泉非常漂亮,一个多月前我来这里时,根本想不到有一天会夜游二泉。</p> <font color="#b06fbb">夜色里的天下第二泉</font> “宫女”们进入二泉前的漪澜堂,似乎在等待着演出时间。北侧的“天下第二泉”石刻前放着编钟和桌凳,也就是说这里将举行古典音乐演出,那些“宫女”可能都是演员。后来看到一段视频,才知道这里举办了“古韵追风”演奏会,乐器有古筝、笙、编钟、琵琶等。 <font color="#b06fbb">“天下第二泉”石刻前的古乐舞台</font> 我们还是惦记着刚才看到的舞龙队,不知他们游龙何方。如果等看完这里的古乐演出,那可能就没时间看舞龙了。于是我们就跟随一些也想看舞龙的游客,去到处寻觅那支神出鬼没的舞龙队。 <font color="#b06fbb">锡惠公园的赤膊火龙队</font> 赶来赶去就进入了锡惠公园,这里的游客更多,大家都匆匆往一个方向疾步行走。那一刻,我忽然觉得我们自己也就是一条龙灯,舞龙者就是潮水般涌来涌去的人群。 <font color="#b06fbb">锡惠公园映山湖畔的春晚舞台</font> 由于舞台设在湖边,观众们只能隔着映山湖欣赏演出,长长的湖岸线布满了人群。虽然没有座椅,也没见有人引导,大家或席地而坐,或站立观看,秩序相当良好。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111, 187);">舞影灵动</span></p> 露天舞台的设施并不简陋,飞天仙子居然可以凌空而下,在空中展演各种曼妙的舞姿。我觉得她可能不是舞蹈演员而是杂技演员了,同时也觉得自己能用手机隔湖拍出清晰的夜空飞人,值得小自豪半分钟。 <font color="#b06fbb">曼妙奔放的飞天仙子</font> <p class="ql-block">打铁花流传于豫晋地区,这项民间艺术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场设有熔炉,表演者轮番将千余度高温的铁汁击打抛洒,形成漂亮的铁花。铁花又点燃烟花鞭炮,再配上“龙穿花”的表演,场景既喜庆热闹又惊险刺激。打花艺人在千余度的铁花中赤膊上阵而能进退自如,其勇气和技能令人叹为观止。</p> <font color="#b06fbb">映山湖畔打铁花</font>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小视频-锡惠公园的火龙铁花</span></p> <p class="ql-block">据媒体报道,2025年春节期间,无锡市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其中惠山古镇景区举行舞龙舞狮、赏璀璨花灯,醒狮、长龙、财神、琼仙等各路人马齐聚;无锡灵山景区上演无人机烟火秀、千米巡游迎梵宫揖礼蛇、春晚同款舞龙嘘花、非遗盒子灯璀璨新春等活动;</p> <font color="#b06fbb">惠山之麓的大舞台</font> <p class="ql-block">无锡拈花湾景区举办百米火龙花火秀、千架无人机财神送福、大型璀璨花灯展、新春烟火味拈花市集等活动;无锡梅园景区有非遗北狮表演、非遗打铁花、风火轮等活动;雅达阳羡溪山举行新春烟花秀、江南造物新春市集等活动。</p> <font color="#b06fbb">福满映山湖</font> 演出结束了,我们本只想看看舞龙,没承想还看到了整台演出,看到了无比精彩的打铁花。或问:你们晚上跟着春晚看无锡,那白天玩啥呢?答曰:白天除了去梅园探梅以外,还参观游览了崇安寺和小娄巷,以及一些商业楼宇。 <font color="#b06fbb">崇安寺的古老与现代</font> 对于一些老无锡来说,钟楼图书馆是他们心中永远的经典,它是我国最早创建的公立图书馆之一。它也是当年无锡市地理的零坐标,所有测绘数据皆以它为基准。每到整点或半点,楼顶悠扬的钟声几乎响彻全城。 <font color="#b06fbb">钟楼图书馆仍然开放的阅览室</font> 这座昔日的无锡县图书馆位于市中心的崇安寺地区,底层为展览厅,二楼为阅览室,钟室楼之上还有一个观光台。无锡百年钟楼不仅是无锡人心中的标志性建筑,更是这座城市的文脉和骄傲。 <font color="#b06fbb">钟楼图书馆与阿炳塑像</font> 阿炳故居位于钟楼图书馆之东南侧的原雷尊殿道馆,阿炳生于此亦逝于此。晚年的阿炳屈居于道馆东侧约20平米的小平房内,现仍保持着原状。雷尊殿现存的另八间辟为阿炳生涯和音乐成就展览馆,包括生平厅、民乐厅、起居室、音乐赏析厅和文创厅。故居西侧广场被命名为二泉音乐广场,居中有阿炳铜像,一侧有《二泉映月》的乐谱浮雕。 <font color="#b06fbb">阿炳(华彦钧)故居实景</font> <font color="#b06fbb">阿炳故居的音乐赏析厅,游客可用耳机欣赏《二泉映月》《听松》《昭君出塞》等作品。</font> 无锡的城中公园建于1905年,在城中心原有的几个私家小花园基础上改建而成,又称“公花园”,它被园林界公认为是我国最早的公园,堪称华夏第一公园。 <font color="#b06fbb">公花园-华夏第一公园</font> 公花园有方塘书院、池上草堂、绣衣拜石、草堂话旧、兰移听琴、樱丛鸟语等24景,目前尚存文物古迹和重要纪念建筑物22处,包括宋代石质饮马槽、明代绣衣峰、怀素《四十二章经》碑刻等。 <font color="#b06fbb">城中公园一景</font> 我不太清楚三阳广场、崇安寺和城中公园的关系。大致可认为三阳广场是无锡的市中心地标,侧重于商业繁华和交通便捷,也是外地游客体验无锡的首选之地。三阳广场地铁站共有27个出入口,被誉为“城市之心”和“超级迷宫”。<br> <font color="#b06fbb">公园小广场的白鸽与儿童</font> 崇安寺原来是清净的佛教古寺,于公元977年得名,后来有名无寺,发展成商业繁华区,成为无锡市中心的代名词。崇安寺景区与上海城隍庙、南京夫子庙和苏州玄妙观齐名,成为江南四大特色街区。昔日的寺庙殿堂逐渐成为小学、图书馆、县参议会、总工会、老干部活动室、超市,再后来建成了繁华的中心商务区。而公花园则与崇安寺步行街区一起组成了崇安寺景区。<br> <font color="#b06fbb">公花园的湖面结着薄冰,音乐喷泉照开不误。</font> 听说锡笼记排名无锡小笼包第一位,又其中以小娄巷店为最佳,我们就慕名前往品尝,果然名不虚传,还有好吃的砂锅小馄饨。 <font color="#b06fbb">刚出笼的无锡小笼包</font> <font color="#b06fbb">好吃的砂锅馄饨</font> 无锡小笼包又称小笼馒头,已有百年历史。它选用上等面粉制作,选料精细,小笼蒸煮,地道的南方口味。具有夹起不破皮,翻身不漏底,一吮满口卤,味鲜不油腻等特色。无锡小笼的皮子不发酵,因此蒸熟后皮薄而不破,很有嚼劲。秋冬时,馅心加入熬熟的蟹黄油,即为“蟹粉小笼”,更加鲜美。 <font color="#b06fbb">锡笼记小娄巷店</font> 没想到还顺带参观了无锡四大历史文化街区(清名桥、惠山古镇、荣巷、小娄巷)之一的小娄巷历史文化街区。小娄巷是无锡谈氏和秦氏等望族的世居之地,宋代以来曾有1位状元、13位进士、15位举人及近80名秀才均出自此处,当代这里亦频出两院院士和高校校长。 <font color="#b06fbb">小娄巷口</font> 位于无锡市崇安区的小娄巷始建于宋朝,盛于明、清朝,其中25个门牌号范围内的古建筑被列入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小娄巷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font color="#b06fbb">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小娄巷建筑群</font> <font color="#b06fbb">古色古香的小娄巷</font> 宋建炎元年(1127年),无锡谈氏始祖谈信为翰林院博士,随宋高宗赵构扈驾南渡,从开封落籍无锡,赐建宅第于鸣珂里即小娄巷,宋绍兴八年(1138年)御赐“溯派汴梁”匾额。 <font color="#b06fbb">小巷与高楼</font> <font color="#b06fbb">一家成弄</font> 秦焕故居福寿堂位于小娄巷50号。福寿堂面阔三间门面,自小娄巷向北直达福田巷,深达百余米,为无锡城中仅存少数备弄之一。福寿堂西园有百年牡丹,为市内古树名木,有140余年历史。 <font color="#b06fbb">白壁繁花</font> <font color="#b06fbb">摩天大楼与小巷古民居</font> <div>小娄巷建筑群主要包括福寿堂、谈氏宗祠、佚园和来鹤楼等,它们见证了谈、秦、孙等名门望族的荣辱兴衰和无锡城市的发展。</div> <font color="#b06fbb">大宅的天井</font> <font color="#b06fbb">屋檐之间</font> 谈氏宗祠始建于明中叶,当时族中连中三名进士,先后赐谈氏建造七座牌坊,为纪念先祖恩德而建造了谈氏宗祠。宗祠大门前有象鼻斗拱、棋盘石、荷瓣棋杆夹石等明代遗物,门外有宋代遗物上马石。天井内有百年古桂和古井。祠内山墙有邵宝、董其昌等所撰碑刻数方,据碑文所记谈氏宗祠重修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 <font color="#b06fbb">小巷牌坊</font> <font color="#b06fbb">高楼与祠堂</font> 整个小娄巷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两条直弄,一条横弄,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走遍了。小巷的民居中开设了一些精致而温馨的店铺,小巷外面就是热闹的苏宁商场。小娄巷离崇安寺景区很近,可能也就是同一个景区。 <font color="#b06fbb">小娄巷对面的苏宁广场和凯悦酒店</font> 在参观游览的间隙,我们在玻璃圆球的心语心愿广场和对面的T12时尚购物中心上上下下,见识到年轻人喜欢的休闲娱乐方式。 <font color="#b06fbb">心语心愿广场</font> <font color="#b06fbb">T12时尚购物中心</font> 三天两晚的无锡之行结束了,我们坐高铁回到上海。在无锡站的候车大厅,看到检票口上方的电子屏高铁班次密集,间隔频率甚至超过某些公交车。看看南长街和惠山古镇的春晚后劲,再看看繁华的城市面貌和快捷的城际交通,觉得我们国家的发展确实很快。 <font color="#b06fbb">无锡,一座让人沉思和成事的城市!</font> (End) 澄江海锋感谢您的阅读!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8zt5wdb"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惠山古镇:无锡的根脉和灵气</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8h6ggon"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秋赏秋英</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8655ntz"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杭州三日</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801domv"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摩洛哥,魔力歌</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672r3tp" target="_bla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盛夏圆梦黑龙江</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