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晨早早起来赶车回老家陪妈妈过元宵节。</p> <p class="ql-block">从外出读书到现在,每一年的元宵节我都在赶车,不是回家看母亲就是出差途中。</p> <p class="ql-block">透过车窗,看着一排排落光树叶或未落叶的树木向后倒去,远处墨黑色的山峰逐渐转成微微黄,突然想起上月读书笔记还没做。</p> <p class="ql-block">哈,我被大风吹倒了!</p> <p class="ql-block">借着车的颠簸,我开始弥补逝去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一、《不被大风吹倒》这部书的主题核心是对抗困境的坚韧与希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莫言以“不被大风吹倒”为书名,隐喻人生中无法回避的逆境与挑战。书中最具象征意义的故事,是莫言回忆童年与爷爷遭遇黑色龙卷风的经历:狂风肆虐中,爷爷紧握推车把手,弓背对抗风暴,用身体的力量诠释了“不被吹倒”的生存哲学。这种具象化的场景,展现了人在自然与命运面前的渺小,却也凸显了精神力量的伟大。 </p> <p class="ql-block">正如书中所言:“风越来越大,他却纹丝不动、紧攥车把,哪怕双腿在颤抖,哪怕褂子被撕破。”这种直面困境的姿态,不仅是个体的坚持,更是一种代际传承的智慧,呼应了海明威笔下“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精神内核。</p> <p class="ql-block">二、《不被大风吹倒》也是平凡生活的诗意与力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书中另一个主题是对平凡生活的深刻诠释。莫言通过描写农村的日常劳作、传统年俗(如腊八粥、祭灶仪式)以及普通人的情感羁绊,揭示平凡中蕴含的坚韧与温情。例如,在《过去的年》一章中,作者对比了物质匮乏时代与当下“年味渐淡”的差异,指出真正的幸福源于对生活的珍视而非物质的丰裕。</p> <p class="ql-block">这种对平凡的尊重,也体现在莫言对“躺平”与“奋斗”的辩证思考中。他认为,无论选择何种生活态度,关键在于保持内心的稳定与自我认同:“不被大风吹倒,不是必须逆风飞翔,而是无论躺平还是站立,都要守住灵魂的根基”。</p> <p class="ql-block">三、《不被大风吹倒》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本关于生存哲学的指南。</p> <p class="ql-block">它告诉我们: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征服风暴,而在于与风暴共存的过程中,始终保有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我的忠诚。正如莫言所言:“活着的本身就是一场美丽的旅程”。在不确定的时代,这本书如同一盏明灯,指引我在风中站稳脚跟,以坚韧与希望迎接生命的每一次洗礼。</p> <p class="ql-block">生命的韧性是一场永恒的修行。</p> <p class="ql-block"> 执笔于楚大高速公路上</p><p class="ql-block"> 2025年2月12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