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山马坊牛王会

常启惠

<p class="ql-block">  牛是旧时农耕的主要役力,它与农民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牛王、牛神在全国各地民间均有供奉,但它们的出处均都有所不同。华严寺供奉的牛王菩萨,它既不是魔,也不是道,是华严寺儒教思想体系的唯一代表“冉耕”,它的出处可追溯到春秋时代。</p><p class="ql-block"> 冉耕,字伯牛,春秋时鲁国人,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为人质朴,以德著称,患“恶疾”而死。冉耕生前又爱好农耕,所以取名字中有“耕”、“伯牛”字样,他处世接物以仁德行事,被人们神化奉为牛王。有一天他在过河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少女掉到河里,他冒着生命危险就把这少女救上来。后来,这孩子的父母为了感谢冉耕的救命之恩,就送给他一头牛,冉耕正好渴求有一头牛,既能耕地又作座骑,就欣然收下了。事后人们就说冉耕怎么这么没有风度呢,救了人还要收东西。冉耕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就去找自己的老师寻求帮助。孔子说:你收的好,如果你不收的话,估计以后就没有冒着生命危险帮助别人,也就没有见义勇为的人了。冉耕的自我修养,生命与德行不得不令人感叹,死后被玉皇大帝得知,封为牛神牛王,专司人间饲牛耕作事宜。伯牛忠厚诚实,温顺善良,犹如菩萨,故称牛王菩萨。</p><p class="ql-block"> 马坊华严寺牛王菩萨大殿始建于大宋真宗天禧至宋仁宗皇祜年间。是陕北地区把布衣造型塑入庙堂的唯一范例,实属少见。同时又展示出了无定河南北岸农耕文化及草原文化的这一活的化石。</p> <p class="ql-block">  迎请牛王菩萨出府</p> <p class="ql-block">  横山牛王会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它是一个水陆祭祀法会。一年一度的牛王会从正月初八开始到正月十六结束。正月十五既是上元节,又是牛王菩萨的诞辰日。横山牛王会它既留存了历史宗教的文化信仰,又见证了儒家文化的经典,象征着人间劳动人民的精、气、神,也是中华民族整体风貌的精神体现。</p> <p class="ql-block">  牛王菩萨</p> <p class="ql-block">  抬楼子</p> <p class="ql-block">  出幡</p> <p class="ql-block">  横山牛王会的主要活动包括迎请牛王菩萨出府、迎贡上供、升大塔、转九曲、秧歌拜社、腰鼓表演、唱大戏、跑马放赦、推幡、銮驾回府等一系列民俗活动。</p> <p class="ql-block">  升大塔</p> <p class="ql-block">  迎贡上供</p> <p class="ql-block">  转九曲</p> <p class="ql-block">  会前正月初八,主办村全体村民开始忌口(不食荤腥)、忌葱姜蒜、鸡蛋,直到正月十六会期结束。社主则要忌口一年,女性不进佛堂。</p> <p class="ql-block">  围幡</p> <p class="ql-block">  马坊村近4000村民,参加这次办会的工作人员有500人,分工明确、细致、周到,各负其责,有条不紊,团结协作,齐心协力,充分体现了马坊村民的精神状态和意志,使牛王会这一非遗活动办的红火热闹,圆满成功。</p> <p class="ql-block">  十三支秧歌队助兴</p> <p class="ql-block">  来自英国的摄影师祭拜并连续几天跟拍了这一活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