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于受万先生的《吉祥仙聚图》是一幅集传统神话、吉祥寓意和艺术美感于一体的巨作。画面内容丰富,人物众多,场景宏大,展现了画家深厚的艺术功力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以下从画面内容、艺术特点、文化内涵和吉祥寓意等方面对这幅作品进行详细分析:</p><p class="ql-block">1. 画面内容介绍</p><p class="ql-block">《吉祥仙聚图》以中国传统神话中的众多神仙为主体,画面中央是福禄寿三星、武财神关公以及手擎寿桃的王母娘娘,他们欢聚一堂,象征着福气、财富、长寿和权力的汇聚。画面左侧是八仙,他们各显神通,快乐祝福;右侧是七仙女,翩翩起舞,展现出优雅与灵动。画面中还穿插着牡丹、祥云、太湖石等元素,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吉祥氛围。在太湖石的映衬下,太上老君、文昌帝君、孔圣、姜太公、华佗、钟馗等诸神手持华杯金爵,融融欢畅,象征着智慧、健康、正义和功名的护佑。</p><p class="ql-block">2. 艺术呈现特点</p><p class="ql-block">请看构图宏大而有序:画面人物众多,但布局井然有序。中央的福禄寿三星和关公、王母娘娘是画面的核心,左右两侧的八仙和七仙女形成对称,背景中的诸神和祥云、牡丹等元素则起到了衬托和连接的作用。整个画面层次分明,主次有序,既有宏大的气势,又不失细节的精致。</p><p class="ql-block">艺术技法精湛巧:于受万在人物刻画上运用了工笔技法,尤其是面部表情和衣纹的描绘非常细腻,展现了人物的神态与性格。祥云、牡丹和太湖石则以写意技法为主,虚实结合,增强了画面的空间感和灵动感。</p><p class="ql-block">此国画画面色彩和谐:画面以暖色调为主,红色、金色、绿色等色彩交织,既突出了吉祥喜庆的氛围,又保持了整体的和谐统一。牡丹的艳丽、祥云的轻盈、太湖石的坚韌通透,都在色彩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p><p class="ql-block">3. 所揭示的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吉祥仙聚图》不仅是一幅艺术作品,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p><p class="ql-block">首先是神话与历史的融合:画面中的神仙人物涵盖了道教、儒家、民间信仰等多个文化体系,如福禄寿三星、关公、王母娘娘、八仙、七仙女、太上老君、文昌帝君、孔圣、姜太公、华佗、钟馗等,他们各自代表着不同的文化符号和精神内涵。</p><p class="ql-block">其次是吉祥文化的体现:福禄寿三星象征着幸福、财富和长寿,关公代表着忠义与财富,王母娘娘则是长生不老的象征。八仙和七仙女则增添了画面的灵动与欢乐,牡丹象征富贵,祥云象征吉祥,太湖石象征坚韌与通透。整幅画面充满了吉祥的寓意,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p><p class="ql-block"> 4. 画中有无尽的吉祥寓意</p><p class="ql-block">《吉祥仙聚图》的核心主题是“天神护佑,福寿吉祥,元亨利贞,前途康庄”。</p><p class="ql-block">天神护佑:画面中的众多神仙象征着天神的庇佑,表达了人们对神灵护佑的信仰与祈求。</p><p class="ql-block">福寿吉祥:福禄寿三星、王母娘娘、八仙等元素共同构成了福寿吉祥的主题,寓意着幸福、长寿和好运。</p><p class="ql-block">元亨利贞:这是《易经》中的四德,象征着天道的运行规律和人生的美好境界。画面中诸神的欢聚与融融气氛,正是对这一主题的生动诠释。</p><p class="ql-block">前途康庄:整幅画面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气息,象征着前途光明、事业顺利、生活美满。</p><p class="ql-block"> 5. 深远的艺术价值</p><p class="ql-block">《吉祥仙聚图》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很强的文化意义。</p><p class="ql-block">首先此画有传统与创新的结合 </p><p class="ql-block">于受万在继承传统绘画技法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艺术的元素,使得画面既有传统的韵味,又有现代的美感。</p><p class="ql-block">其次呈现出文化传承的典范 </p><p class="ql-block">这幅作品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不仅展现了神话传说中的神仙人物,还体现了吉祥文化的深刻内涵。</p><p class="ql-block">最后带来了视觉冲击和精神碰撞</p><p class="ql-block">画面宏大而精致,色彩和谐而艳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画面中蕴含的吉祥寓意和文化内涵,又给人以精神上的陶冶与启迪。</p><p class="ql-block"> 总之于受万先生的《吉祥仙聚图》是一幅集艺术性、文化性和吉祥寓意于一体的杰作。它通过宏大的构图、精湛的技法、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吉祥寓意,展现了画家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创新表达。这幅作品不仅是对中国传统神话和吉祥文化的生动诠释,也是对美好生活的热情讴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p> <p class="ql-block">于受万,1943年生于山东牟平,深造于中国美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中国画学会顾问,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人物画艺委会顾问,文化部东方文化艺术院国画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教师书画院副院长,山东理工大学兼职教授,淄博市美协顾问,淄博书画院名誉院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