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战友我的团”126期缪根山《他从硝烟中走来》

缪根山

编者按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今年2月17日,是我军对越自卫反击战胜利46周年纪念日,我们向为国牺牲的烈士和参战老兵学习致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46年前,无数风华正茂的热血青年,为了国家的领土完整和边境安宁,牺牲了个人和家庭利益,离开了亲人,离开了亲爱的战友,用血肉之躯对袭扰我西南边疆的敌人进行了自卫还击,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这是一座永恒的丰碑,是新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强大推动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据统计,仅如东县袁庄镇孙庄村就有5名热血青年参加了当年的自卫反击作战。本专栏104期曾编发过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原南京军区某部文书、孙庄村青年孙维正的事迹,在读者中引起了很大反响。本期编发专访《他从硝烟中走来》,介绍的是孙庄青年冒福祥参战和伤残后的事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孙维正、冒福祥是许许多多新时期最可爱的人的缩影,当年他们与参战部队勇于担当,英勇顽强,并肩作战,捍卫了祖国的尊严,他们的事迹值得我们崇尚和尊重,他们是永远立于共和国精神高地的英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要永远记住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记住血与火的战斗岁月,记住同生死共患难的广大战友,记住共和国的旗帜上有他们血染的风采。</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的战友我的团”编辑部</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5年2月17日 </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他从硝烟中走来</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记对越自卫反击战伤残军人冒福祥</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文:缪根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冒福祥,一个令人学习崇拜的英雄名字,在如东县袁庄镇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功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最早见到冒福祥还是入伍前在袁庄上中学的时候,那时,从初中到高中,我每天步行去学校都要从他家门口路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五十多年后的2024年9月10日,我与他约见,看他虽然已年近七十,但依然精神矍铄,充满了活力和热情。岁月的痕迹在他的脸上留下了沧桑的皱纹,但他的双眸却依旧炯炯有神,仿佛在诉说着青春岁月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交谈中他告诉我,他出生于1955年7月,因家中弟兄多,他在贫困中度过了童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长大后想要参军报国的愿望得到实现,于1976年3月光荣入伍,成为南京军区83123部队的一名高炮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当时的越南当局在东南亚地区称王称霸,驱赶在越华侨,在我国云南广西边境地区频繁进行军事挑衅活动,无故枪杀我国平民,掠夺我边民财物,故意制造中越边境地区紧张局面,不断挑起流血事件。在边境地区大量集结军队,仅在广西边境就部署了4个步兵师、1个工兵师、9个独立团、13个独立营及若干个公安屯。在我领土上埋地雷、设路障、挖堑壕、修暗堡,派兵强占我浦念岭、浦汤岛、庭毫山、溥蓄丁等地区,疯狂进行武装挑衅。至1979年2月,越军共向我境内开枪开炮300多起,打死打伤我边防军民300余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为了维护中越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对越军的种种挑衅,我国一直采取克制的态度,不进行还击,并多次派出政府高级代表团赴越进行规劝和说服,可越南当局把我们的克制和忍让当作软弱可欺,不仅不听规劝,反而狂言要与中国打一场大规模的战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79年1月,中央军委发出了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的号令,要求南京军区选调一批骨干战士充实到广西云南的边防部队。军人就是担当,是保卫祖国的盾牌,祖国在召唤,我要挺身而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于是,冒福祥向连队上交了去南疆参战的血书,于1979年1月15日随南京军区选调的一批骨干战士,充实到了广西边防独立一师三团一连一班,由高炮兵转行成为一名步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79年2月17日凌晨,中越边境群山中万炮齐呜,地动山摇。一发发复仇的炮弹呼啸而出,撕裂长空,一齐射向越军阵地,骤然响起的枪炮声震动了整个世界。中国军队自卫还击作战拉开序幕。战争分别由云南和广西两个作战方向,分为三个阶段进行。我军投入约30多万兵力,在约500公里的战线上对越南发起了突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冒福祥所在的广西独立一师三团担负攻打越南广宁省边境之敌,负责歼灭保肯、横模、高巴岭地区的守敌,全力支援广州军区主力的作战行动。冒福祥所在一连为团预备队。在主力部队攻下保肯主阵地后,残余敌人逃向斗梅山,还以82迫击炮打击我方阵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午3时,一连奉命投入战斗搜索斗梅山之敌,上阵地后一天一夜他们都没能喝上一口水。在快接近山顶时发现了敌炮阵地,二排长张深远带领四、五班向敌阵地冲上去,六班等紧随其后,战士黄炳生和张德禄冲在前面。敌人发现他们后,就用手榴弹投了过来。当时排长张深远和战士黄炳生受伤,战士张德禄不幸牺牲。后来四〇火箭筒手刘柳华连续向敌阵地发射了多枚40火箭弹,才把敌人的嚣张气焰打了下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经过激烈战斗,一连一举攻占了敌人的炮阵地,胜利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战斗任务,并缴获82迫击炮一门,炮弹数十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1979年2月27日至3月5日的第二阶段战斗中,三团担负攻打广西防城峒中方向越南横模的战斗任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冒福祥所在一连担任进攻横模3号高地的任务,战斗打得非常艰苦,一直僵持不下。在这次战斗中,一连在3月1号攻打3号高地时,因敌一发炮弹刚好落在六班的战斗队形中间,班长马建宏、副班长钱拱瑞、战士祝光明、余文国等五名战友壮烈牺牲。战后,部队党委给他们追记三等功,国家民政部批准他们为革命烈士,他们的生命永远定格在20岁左右,永远留在了广西城北烈士陵园和广西防城县那良公社那楼大队那六岭烈士公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这次战斗中,广西军区独立师担负的牵制广宁省边境之敌的独立作战方向取得胜利,先后在保肯、横模、高巴岭打了三场硬仗,场场是攻坚,歼敌不少,伤亡也大,战例都很典型,仅一连就牺牲了14名战友,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尊严,捍卫了和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由于我独立师的有力攻击,吓得先安地区的越军325B师主力急保芒街、海防,不敢乱动,无法协同亭立地区的越军338师西援禄平,从而有力地支援了我主力部队的作战行动。在这次战斗中,冒福祥所在的一连一班担负尖刀班的任务,他英勇杀敌,在极度的艰难困苦环境中和越军进行了激烈残酷的撕杀搏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次,他们轻装上阵,爬上山顶,在穿越百余米的开阔地时,他几次遭遇敌人的子弹从头顶和裤裆中穿过的险境,后又遭遇到敌人的暗枪,造成他右锁骨附近的贯通伤,距离颈动脉仅一线之差。虽保住了生命,但因伤情严重,被同班战友们救回到国内,到后方医院抢救和住院治疗共计13个月之久,现在的后背上还有一个很大的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战后,部队为他荣记三等功一次,被评定为二等甲级伤残。1980年7月,冒福祥同志从广西边防独立一师三团一连光荣退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生命里有了当兵特别是参战的历史,就永远有了军人的使命和担当。</span></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他从硝烟中走来,他脱下军装后,仍然珍视军人荣誉、赓续军人使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回乡后,冒福祥先后在双甸粮管所和袁庄粮站工作。虽然他的右手不能正常活动,生活和工作主要靠左手,但他仍然乐观面对。他说,我的这点伤比起那些牺牲的烈士来说根本就算不了什么。人生经历过战争的洗礼,饱受苦、累、难、险等,是一生最好的磨难和历练,对和平时期的工作生活和发展进步,都有很大的帮助意义。一次参战,终身光荣,终生受益。今天的我们,正处于最好的时代。未来的部队,会越来越强大,强军的步伐,也会在创新发展中越来越铿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纷飞战火与浓浓硝烟在中国土地上弥漫时,有着这样一批穿军装的勇士,他们将注定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他们冲在杀敌的前方,他们不顾生命的危险,坚决把一切侵略者赶出中国,成为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为保家卫国、振兴中华立下了不朽的功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冒福祥,他从硝烟中走来,又在奋进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创造了新的辉煌,他是袁庄镇和孙庄村的骄傲,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span></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